-
公开(公告)号:CN1198695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08636.6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孔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以及乙醇制高级醇的方法。所述大孔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包含氧化铜、氧化镧和氧化铝。所述的大孔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是通过共沉淀法制得,并在制备过程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扩孔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乙醇制高级醇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的反应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主反应器和副反应器,所述主反应器中装填第一方面所述的大孔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所述副反应器中装填用于醛酯类加氢的Cu‑Zn‑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该方法提高了乙醇转化率和C6以上高碳脂肪醇的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4552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11688236.4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7C29/34 , C07C31/12 , C07C31/125 , C07C29/141 , C07C29/149 , B01J37/03 , B01J37/08 , B01J23/00 , B01J23/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乙醇连续催化转化合成高级醇的方法,本发明的醛酯类化合物加氢催化剂活性组分高度分散且紧密接触,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重复性好,加氢活性高,用作乙醇制高级醇副反应器催化剂,能大幅度降低物料中醛酯类副产物的含量,从而显著提高产品高级醇的收率。本发明采用两段式固定床反应工艺,主反应器装填铜基乙醇制高级醇多功能催化剂Ⅰ,副反应器装填醛酯类化合物催化加氢催化剂Ⅱ。乙醇通过催化剂Ⅰ转化为高级醇以及醛酯类副产物,醛酯类副产物再经催化剂Ⅱ转化为醇类产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高级醇的收率同时降低了后续产品分离的复杂性,最终实现乙醇向高级醇的连续高效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97618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111209230.5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肥城金塔酒精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IPC: B01J37/16 , B01J23/83 , C07C29/34 , C07C31/12 , C07C3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氧化物‑稀土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还原方法。所述的还原方法为乙醇原料原位还原法,与采用传统方法还原的铜氧化物‑稀土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相比,经过乙醇原料原位还原的铜氧化物‑稀土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活性及目标产物选择性:在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乙醇转化率及高级醇收率分别高达55.0%和36.8%,并且没有小分子裂解产物产生。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还原过程易于控制、还原效果好,并且因为还原温度较低,可以降低对反应器材质的要求和节约能耗;同时不需要额外配制氢气及附属设施,安全性大大提高,因而更加有利于乙醇制丁醇的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0649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535520.3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7C213/02 , C07C217/08 , B01J23/63 , B01J35/00 , B01J35/02 , B01J23/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M/CeO2催化剂催化N‑烷基化合成含醚芳胺衍生物的方法,述方法为:将芳胺衍生物与醇醚类化合物混合,在负载型M/CeO2催化剂存在下和惰性气氛中升温反应,反应物直接一步脱水生成含醚芳胺衍生物;所述醇醚类化合物选自下列之一:乙二醇单正丙醚、二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乙醚异丙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单丁醚;所述负载型M/CeO2催化剂是以纳米CeO2为载体,活性组分M负载在载体上,所述M为铂、镍或铬。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单、收率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32989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110593459.7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山东金塔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氧化铝负载型铜‑稀土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氧化铝负载型铜‑稀土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包括载体氧化铝和负载在载体氧化铝表面的铜活性组分和稀土金属氧化物活性组分MOx,所述催化剂中各组分的含量以质量百分数表示如下:载体氧化铝65%~98.9%,铜活性组分0.1%~15%,稀土金属氧化物活性组分MOx 1%~20%;其中M代表稀土金属,x=1、1.5或2,铜活性组分由Cu0和Cu+组成,并且催化剂中Cu0和Cu+的摩尔比满足以下条件:Cu0/Cu+=1:13.1~1:4。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氧化铝负载型铜‑稀土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乙醇脱氢缩合制取高级醇的反应中的应用,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高级醇的选择性,并且没有小分子裂解产物产生;而且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3039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209238.1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肥城金塔酒精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有序介孔铜‑稀土金属‑铝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具有高度有序的介孔结构以及较高的比表面积,铜和稀土金属氧化物和氧化铝载体相互作用紧密,且高度均匀分散。高度分散的Cu活性组分提供了大量的乙醇脱氢活性或巴豆醛加氢中心,高度分散的稀土金属氧化物协同氧化铝载体提供了大量的促进乙醛羟醛缩合的酸碱活性中心,从而最终实现了乙醇向高级醇的高效转化。同时铜、稀土金属和铝的氧化物之间的相互掺杂以及强相互作用限制了Cu和稀土金属氧化物的烧结和长大,从而使催化剂在500h长时间评价中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03225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0907314.3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离子液体促进的钌催化剂,按如下方法制备:将配置好的含钌溶液、离子液体混合得到混合液;在20~60℃时,在超声波作用下将所述的混合液滴加到多孔固体载体上,并在超声波作用下浸渍0.5~6小时;再在20~60℃时,在超声波作用下往浸渍混合液后的多孔固体载体滴加无机盐溶液,并在超声波作用下浸渍1~20小时;然后在60~120℃真空干燥6~30小时,既得所述负载型离子液体促进的钌催化剂。该催化剂在乙炔氢氯化合成氯乙烯反应中具有负载量低、活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495409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56951.5
申请日:2013-09-2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1,1,2,2-四氯乙烷催化脱氯化氢合成1,1,2-三氯乙烯的炭-蜂窝陶瓷整体式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催化剂按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预先经过酸化处理的堇青石蜂窝陶瓷浸没于树脂中,取出后吹去多余的树脂,加热50~200℃进行固化处理,最后在氩气气氛下,400~600℃温度下进行炭化处理,制得所述炭-蜂窝陶瓷整体式催化剂。本发明提供的炭-蜂窝陶瓷(C-HC)整体式催化剂,在1,1,2,2-四氯乙烷催化脱氯化氢合成1,1,2-三氯乙烯反应中,与常规活性炭催化剂相比,单位炭质量的炭-蜂窝陶瓷(C-HC)整体式催化剂活性更高;产物1,1,2-三氯乙烯的选择性更高;催化剂使用寿命更长,回收再利用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898263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366356.8
申请日:2012-09-2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7B43/04 , C07C209/36 , C07C211/52 , C07C213/02 , C07C217/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卤代硝基苯催化加氢制备卤代芳胺的方法,所述的方法为:式(I)所示的卤代硝基苯在经过硫化处理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经液相催化加氢反应制备得到式(II)所示的卤代芳胺;式(I)或式(II)中,-R1、-R2、-R3、-R4、-R5中的一个或多个独立选自下列基团之一:-F、-Cl、-Br,所余其他基团分别独立选自下列基团之一:-H、-CH3、-CH2CH3、-OH、-NH2、-OCH3、-COOCH3、-NHCH2CH3、N(CH3)2。本发明方法在不加入脱卤抑制剂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抑制加氢脱卤副反应,产物选择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7987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08550.6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J7/044 , B29C64/118 , B29C64/314 , B33Y10/00 , B33Y40/00 , B33Y40/10 , B33Y80/00 , G01B7/16 , C09D175/04 , C09D5/24 , C08L75/04 , B33Y7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隔离结构柔性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该柔性应变传感器由表面沉积有导电填料的柔性聚合物丝材通过3D打印制备得到;柔性聚合物丝材为被刻蚀的聚氨酯丝材;导电填料为碳纳米材料;所述的3D打印隔离结构柔性应变传感器中,导电填料构建形成导电网络且导电填料的分布被柔性聚合物分隔开,形成若干个隔离结构,所述的隔离结构为菱形或正方形。本发明的3D打印隔离结构柔性应变传感器具有可定制性、高弹性、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等优点,且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设备要求低,可以被应用于电子皮肤、人体运动监测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