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12061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611070501.2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动汽车可调度能力的日内优先调度方法,本发明在可调度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单辆EV的事件驱动型日内优先调度方法。该方法综合车辆历史充电行为和当前入网信息,建立EV可调度能力分析模型;结合EV用户用车习惯、以配网总负荷峰谷差最小为指标,确定EV可调度能力最优阈值;最后根据新入网EV可调度能力评估结果与最优阈值的数值关系,判断电动汽车有无优先调度权,从而确定各入网EV的充放电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6712061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070501.2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 Y02T10/7005 , Y04S40/22 , H02J3/32 , B60L11/184 , B60L11/1842 , G06F17/5009 , H02J3/008 , H02J2003/007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动汽车可调度能力的日内优先调度方法,本发明在可调度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单辆EV的事件驱动型日内优先调度方法。该方法综合车辆历史充电行为和当前入网信息,建立EV可调度能力分析模型;结合EV用户用车习惯、以配网总负荷峰谷差最小为指标,确定EV可调度能力最优阈值;最后根据新入网EV可调度能力评估结果与最优阈值的数值关系,判断电动汽车有无优先调度权,从而确定各入网EV的充放电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6410861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610974400.1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H02J3/46
Abstract: 一种基于可调度能力的微电网优化运行实时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一天的时间进行离散化处理,设置多个采样点;结合前一日采样点RES出力或负荷需求的实际值和预测值,在动态优化时域的后续时段对RES出力情况以及常规负荷需求做短期预测;经过预测模型计算、修正后续时段RES出力和负荷需求,制定优化时域内最小综合运行成本下的最优调度方案;按最优调度方案,在采样周期内设置更短的采样周期,制定功率分配准则,使各响应主体快速响应系统能量补偿需求;AMI收集系统运行最新数据信息,微电网能量管理中心据此更新预测模型信息;重复上述步骤,直至优化区间结束。本发明有效改善系统的负荷特性,同时提高供需两侧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77991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610303635.8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25 , Y02E70/30 , Y04S20/222 , Y04S20/224
Abstract: 一种考虑价格型需求响应的独立型微网优化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一天连续24h的时间进行离散化处理,均分为T个时段,对于任意第t时段,第t时段的时长为Δt,绘制微网内常规负荷曲线;S2:绘制短期新能源发电功率曲线,根据新能源发电功率曲线和常规负荷曲线,制定面向微网用户的实时电价,当新能源发电功率曲线大于常规负荷曲线的时段为低电价,当新能源发电功率曲线小于常规负荷曲线的时段为高电价;S3:建立需求响应优化模型,引导用户的用电行为;S4:确定风光柴储等微电源发电模型,以微网全寿命周期等年值成本为目标建立微网优化配置模型;S5:求解建立的微网优化配置模型,得到优化配置方案。本发明经济效益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024432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510458366.8
申请日:2015-07-3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虚拟电价的电动汽车充放电优化调度方法,包括:电能公共服务平台预测、采样优化时段内目标区域的基本日负荷信息;当有新的EV接入目标区域内的充电桩时,读取其入网信息;用户输入车辆的充电信息;构建EV充放电功率模型;计算虚拟电价信息,间接反映目标区域的负荷水平;构建以充放电功率为优化变量的调度模型;综合小波分析预处理和模糊聚类方法确定用于用户成本计算的动态分时电价;用户的自主响应决策;根据用户决策对EV实施充放电操作,并上传计划。本发明能够在满足用户充电需求及配电变压器容量限制的基础上,实现EV集群负荷的削峰填谷,并降低用户充放电成本。在EV集群规模较大时,本发明仍能满足电网侧期望。
-
公开(公告)号:CN106228258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51482.9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计及需求侧管理的家庭能源局域网能量优化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输入用户用电状态和需求信息;S2:可再生能源出力预测;S3:记录RELN中的储能系统状态信息;S4:RELN能量动态优化;S5:在当前时段,各家庭电器、PEV和储能系统根据步骤S4得出的用电方案进行具体用电、闲置或放电操作,并采用AMI传输调度信息;S6:RELN能量管理中心通过AMI接收并更新居民负荷的运行时间与能耗以及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信息;S7:重复步骤S1~S6,直至优化区间结束。本发明以RELN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对RELN内各居民电器、电动汽车以及储能系统进行调度决策,实现RELN的能量优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024432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58366.8
申请日:2015-07-3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虚拟电价的电动汽车充放电优化调度方法,包括:电能公共服务平台预测、采样优化时段内目标区域的基本日负荷信息;当有新的EV接入目标区域内的充电桩时,读取其入网信息;用户输入车辆的充电信息;构建EV充放电功率模型;计算虚拟电价信息,间接反映目标区域的负荷水平;构建以充放电功率为优化变量的调度模型;综合小波分析预处理和模糊聚类方法确定用于用户成本计算的动态分时电价;用户的自主响应决策;根据用户决策对EV实施充放电操作,并上传计划。本发明能够在满足用户充电需求及配电变压器容量限制的基础上,实现EV集群负荷的削峰填谷,并降低用户充放电成本。在EV集群规模较大时,本发明仍能满足电网侧期望。
-
公开(公告)号:CN104504280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52765.8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考虑规划需求的电动汽车充电桩集群管理系统通信方式的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考虑经济性、技术性、适用性构建充电桩集群管理系统通信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云模型表征定性评语,体现评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并综合多组评价意见计算综合云模型,基于最大云相似度原则实现定性指标的定量转换;为使综合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对各指标引入充电站的规划需求因素;最后,采用考虑规划需求的灰色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本发明对不同的集群环境有很好的适应性,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对充电桩集群管理系统的通信网络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230020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658639.8
申请日:2016-08-1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T10/7005 , H02J3/383 , B60L11/1809 , H02J3/008
Abstract: 一种微电网下考虑分布式电源消纳的电动汽车互动响应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一天连续24h的时间进行离散化处理;S2:由充放电设施记录新入网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和客户充电需求信息,并令初始时段为接入时段;S3:读入当前时刻负荷信息;S4:光伏出力预测;S5:基于光伏出力与负荷供需情况、结合实时电价与倾斜阻塞率发展虚拟电价机制;S6:在虚拟电价的引导下转换最大化光电消纳目标,求解目标函数,制定时长T内电动汽车充放电计划;S7:当前时段下各电动汽车根据控制策略进行用电、闲置或放电操作,更新预测模型信息并将控制信息上传;S8:重复S3~S7直至车辆离开充电设施。本发明光电消纳水平较高、控制效果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600729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407390.4
申请日:2014-08-1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H02J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2 , H02J2003/007
Abstract: 基于V2G技术的电动汽车参与经济调度优化控制方法提出了一个多目标优化模型,将电动汽车车主成本和经济调度成本作为多目标模型的两个目标函数,并让电动汽车通过有序充放电的方式来作为经济调度时的备用容量。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II)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选择合适的pareto解集中的值,电动汽车采用V2G技术参与经济调度后可以节省车主成本和经济调度的成本,并且可以实现对负荷削峰填谷的功能。与不含电动汽车的经济调度有所区别,本发明充分考虑了电动汽车车主的充电成本和电动汽车集群的负荷特性,能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