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86865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039411.7
申请日:2013-01-29
IPC: C07C51/04 , C07C51/42 , C07C17/395 , C07C17/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氟烷基酰氟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往全氟烷基酰氟废弃物中加入碱溶液进行反应,调节pH值至7~8,静置,分离得到水相和油相;再从水相中分离纯化得到全氟羧酸盐;最后从油相中分离纯化得到惰性氟碳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加入碱溶液,将全氟烷基酰氟废弃物分离成水相及油相,并对水相及油相分别进行分离纯化,水相经分离纯化后得到高纯度的全氟羧酸盐,油相经分离纯化后得到高纯度的惰性氟碳化合物,实现了全氟烷基酰氟废弃物的分级利用,处理条件温和,处理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440045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010310841.8
申请日:2020-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五烯烃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所述碳五烯烃混合物含有异戊二烯;所述分离方法以具有柔性功能的含氟阴离子杂化多孔材料为分离吸附剂,将所述碳五烯烃混合物与所述分离吸附剂接触吸附,实现异戊二烯与其它碳五烯烃的分离;所述含氟阴离子杂化多孔材料具有两重穿插结构,结构通式为A‑(C12H8N2)‑M,其中:M为金属离子,选自Cu2+、Zn2+、Co2+或Ni2+;A为无机含氟阴离子,选自SiF62‑、TiF62‑、GeF62‑或NbOF52‑;C12H8N2为有机配体1,2‑二吡啶乙炔。
-
公开(公告)号:CN11160685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010513278.4
申请日:2020-06-08
IPC: C07D233/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肌肽和组氨酸的分离方法,将含肌肽和组氨酸的混合物加入双水相体系中进行萃取,实现肌肽和组氨酸的分离;双水相体系包括作为萃取剂的重相和作为洗涤剂的轻相,重相由无机盐和水组成,轻相由聚合物和水或有机溶剂和水组成;无机盐为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氯化物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有机溶剂为碳数为1~5的低碳醇、丙酮、乙腈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以双水相体系为分离介质,实现肌肽和组氨酸的高效分离,操作过程简单,易于放大。
-
公开(公告)号:CN11160685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513278.4
申请日:2020-06-08
IPC: C07D233/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肌肽和组氨酸的分离方法,将含肌肽和组氨酸的混合物加入双水相体系中进行萃取,实现肌肽和组氨酸的分离;双水相体系包括作为萃取剂的重相和作为洗涤剂的轻相,重相由无机盐和水组成,轻相由聚合物和水或有机溶剂和水组成;无机盐为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氯化物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有机溶剂为碳数为1~5的低碳醇、丙酮、乙腈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以双水相体系为分离介质,实现肌肽和组氨酸的高效分离,操作过程简单,易于放大。
-
公开(公告)号:CN111440045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10841.8
申请日:2020-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五烯烃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所述碳五烯烃混合物含有异戊二烯;所述分离方法以具有柔性功能的含氟阴离子杂化多孔材料为分离吸附剂,将所述碳五烯烃混合物与所述分离吸附剂接触吸附,实现异戊二烯与其它碳五烯烃的分离;所述含氟阴离子杂化多孔材料具有两重穿插结构,结构通式为A-(C12H8N2)-M,其中:M为金属离子,选自Cu2+、Zn2+、Co2+或Ni2+;A为无机含氟阴离子,选自SiF62-、TiF62-、GeF62-或NbOF52-;C12H8N2为有机配体1,2-二吡啶乙炔。
-
公开(公告)号:CN1195700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27293.3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无机含氟阴离子功能化微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二氧化碳吸附与选择性吸附分离烯烃/烷烃中的应用。该微孔材料是由金属离子M、无机含氟阴离子A与氮唑类有机配体L通过溶剂热反应配位形成的聚合物,溶剂热反应采用旋转烘箱或微波反应。金属离子M选自Zn2+、Ni2+、Cu2+中的至少一种。无机含氟阴离子A选自SiF62‑、GeF62‑、TiF62‑、NbOF52‑、SnF62‑、ZrF62‑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微孔材料具有合适的孔径尺寸#imgabs0#丰富的含氟阴离子与氮唑吸附位点,以其为吸附剂,可实现乙烯/乙烷的选择性吸附分离,在低压条件下优先吸附烷烃,并对二氧化碳实现一定的捕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43302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111611802.2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工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分离正构异构烃混合物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吸附分离正构异构烃混合物的方法,所述吸附剂为磺酸阴离子杂化多孔材料;所述磺酸阴离子杂化多孔材料的化学式为[MSL2]n,其中,S表示磺酸阴离子、L表示含氮有机二配体以及M表示金属阳离子,n为正整数。本发明提供的吸附剂,通过精准调控磺酸阴离子杂化多孔材料的孔径和构建富含电负性作用位点的笼状吸附位点,在排阻异构烃的同时实现正构烃的强力吸附,实现正构烃和异构烃超高选择性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765932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68690.6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缺陷可控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烷烃烯烃分离应用。缺陷可控多孔材料为由活性甲基单体1与过量醛基活性单体2缩聚生成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或者,为由过量活性甲基单体1与醛基活性单体2缩聚生成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其孔内暴露未反应的醛基或甲基功能化位点。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活性甲基单体1、醛基活性单体2与极性催化剂3置于容器中,真空处理后密封;2)在微波辅助条件下,温度120‑250℃下进行聚合与结晶反应30分钟至3小时;3)取出产物,在微波条件下,温度50‑150℃使用溶剂对材料洗涤30分钟至1小时;4)洗涤所得固体沉淀物在50‑150℃下真空干燥6‑12小时,得到共价有机框架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173746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658601.2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IPC: B01D69/10 , B01D61/14 , B01D69/00 , B01D53/22 , C07C7/144 , C07C11/04 , C07C11/24 , C07C11/06 , C07C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阴离子柱撑超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低碳烃分离中的应用。该超微孔膜性质稳定并呈现出优异的分离选择性和渗透通量。制备方法:将具有氢键基团的聚合物旋涂于基底层,干燥成膜,修饰基底层,再在基底层表面原位生长无机阴离子柱撑超微孔材料层,得到该超微孔膜。无机阴离子柱撑超微孔材料层的材料由金属离子、无机阴离子和柔性配体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金属离子为Cu2+、Zn2+中的至少一种;无机阴离子为SiF62‑、GeF62‑中的至少一种;柔性配体为4,4’‑联吡啶硫醚、4,4’‑联吡啶硫醚亚砜中的至少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17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1647602.2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纯烯烃纯化方法,按以下步骤顺序之一进行操作,提纯烯烃混合物原料,得到超高纯的目标烯烃:步骤A‑步骤B‑步骤C;步骤A‑步骤C‑步骤B;步骤B‑步骤A‑步骤C;步骤A包括:通过精馏和/或吸附除去烯烃混合物中的非烷烃重组分杂质和与目标烯烃碳原子数不同的烷烃重组分杂质;步骤B包括:通过精馏和/或吸附除去烯烃混合物中的非烷烃轻组分杂质和与目标烯烃碳原子数不同的烷烃轻组分杂质;步骤C包括:利用烷烃优先吸附剂吸附烯烃混合物中与目标烯烃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杂质。本发明可实现不同痕量杂质的超深度脱除,降低杂质精馏/吸附难度和分离过程能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