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86865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039411.7
申请日:2013-01-29
IPC: C07C51/04 , C07C51/42 , C07C17/395 , C07C17/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氟烷基酰氟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往全氟烷基酰氟废弃物中加入碱溶液进行反应,调节pH值至7~8,静置,分离得到水相和油相;再从水相中分离纯化得到全氟羧酸盐;最后从油相中分离纯化得到惰性氟碳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加入碱溶液,将全氟烷基酰氟废弃物分离成水相及油相,并对水相及油相分别进行分离纯化,水相经分离纯化后得到高纯度的全氟羧酸盐,油相经分离纯化后得到高纯度的惰性氟碳化合物,实现了全氟烷基酰氟废弃物的分级利用,处理条件温和,处理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90257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266717.1
申请日:2022-10-17
IPC: C01B32/318 , B01J20/20 , C07C21/18 , C07C17/3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孔碳材料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多级孔碳材料包括将ZIF基碳材料经热处理得到的ZIF基衍生多级孔碳材料,所述ZIF基衍生多级孔碳材料具有孔径为0.5‑2nm的微孔。本发明提供的ZIF基衍生多级孔碳材料的稳定性好、孔隙结构发达,应用在吸附分离六氟丙烯和八氟丙烷上具有吸附容量高、吸附分离选择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74572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143995.8
申请日:2022-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苯、环己烷和环己烯混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含有苯、环己烷和/或环己烯的混合物用吸附剂进行吸附分离,所述吸附剂包含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中,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包括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所述有机配体包括2,5‑二羟基‑1,4‑苯醌。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分离苯‑环己烷‑环己烯混合物,分离效率高,能耗低,且本发明所用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所用的有机配体和金属盐均廉价易得,稳定性好,易大规模制备,吸附分离选择性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318126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01873.7
申请日:2020-0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除含硫酸性气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吸附剂,选择性吸附混合气中的含硫酸性气体,得到纯化后的气体;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结构通式为M(C7O5H4)·2H2O,式中M为金属离子,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由过渡金属离子或碱土金属离子与没食子酸通过配位键或者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所述含硫酸性气体选自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或硫化氢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所涉及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结构稳定,性能稳定,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含硫酸性气体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在极低浓度时,仍能实现含硫酸性气体的高效脱除。
-
公开(公告)号:CN115745728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211143995.8
申请日:2022-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苯、环己烷和环己烯混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含有苯、环己烷和/或环己烯的混合物用吸附剂进行吸附分离,所述吸附剂包含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中,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包括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所述有机配体包括2,5‑二羟基‑1,4‑苯醌。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分离苯‑环己烷‑环己烯混合物,分离效率高,能耗低,且本发明所用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所用的有机配体和金属盐均廉价易得,稳定性好,易大规模制备,吸附分离选择性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9873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39626.0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锌基催化剂催化异戊醇无氧脱氢制备异戊醛的方法,包括:利用氧化锌基催化剂在惰性氛围中催化异戊醇发生无氧脱氢反应,生成异戊醛;氧化锌基催化剂包括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氧化锌;载体为羟基磷灰石。本发明采用氧化锌基催化剂,异戊醇无氧脱氢制备异戊醛的过程中催化剂活性组分保持稳定,不易烧结、还原、流失。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经济效益好。催化剂绿色高效,用于异戊醇无氧脱氢,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90881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34454.1
申请日:2021-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素衍生物‑硅基杂化微球的制备方法:首先对纤维素上的羟基进行衍生化反应,得到纤维素‑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硅烷单体,再将其与硅烷偶联剂发生交联反应,并结合微流控技术制备得到颗粒均匀的纤维素衍生物‑硅基杂化微球。该方法在溶胶‑凝胶法的基础上,应用液滴微流控技术制备得到的杂化微球粒径分布均匀,通过调节两相流速大小和固化时间可实现微球粒径的精准可控;且原料利用率高,制备得到的纤维素衍生物‑硅基杂化微球比表面积大,可达780m2/g。本发明制备的纤维素衍生物‑硅基杂化微球在具备高手性识别性能的同时,还兼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溶剂耐受性,适合用作制备色谱的手性分离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950545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0313036.X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浙江恒逸石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B01J31/02 , C07D263/32 , C07C45/72 , C07C49/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学品合成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乙醛偶姻缩合反应的噁唑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噁唑盐催化剂以噁唑环为母核结构,在催化乙醛偶姻缩合反应的过程中,具有热稳定性好、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的优点,有利于提高乙醛偶姻缩合反应制备乙偶姻的反应速率以及产物纯度;并且,本发明的噁唑盐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在工业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05954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34412.2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附分离技术领域,提供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1,3‑丁二烯吸附剂的应用以及一种吸附分离碳四烃混合物的方法。本发明所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式I所示结构,其可基于碳四烃分子的三维尺寸差异和表面静电势差异实现分子辨识分离,特异性捕获1,3‑丁二烯,且吸附容量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好;在该类材料中,1,3‑丁二烯的扩散速率明显高于其他碳四烃组分,能够实现碳四烃混合物中1,3‑丁二烯的高效脱除,且经过脱附后能够得到纯度大于99.5%的1,3‑丁二烯产品。本发明提供分离方法与传统溶剂吸收、萃取精馏和低温精馏技术相比,具有能耗低、设备投资小、环境友好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5873300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57341.X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超/亚临界流体脱除海绵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处理的海绵块置于萃取釜中,向萃取釜中送入临界流介质,在该临界流介质的超临界条件或亚临界条件下进行萃取,萃取结束后泄压至常压,然后分离即得脱挥海绵。本发明采用的脱挥装置是超临界萃取装备,可采取静态萃取或动态萃取或两者相结合,即静态萃取时CO2与上述装置内待处理的海绵接触传质一定时间后在分离釜中释放压力,动态萃取脱挥时,即CO2以一定的流率通过脱挥装置或萃取装置,使海绵中挥发性有机物随着CO2带出脱挥装置。本发明采用超临界流体,以除去海绵中残留的挥发性有机物,得到质量达标的海绵,该方法具有绿色、高效、成本低、易于工业应用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