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电机的退磁风险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6665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010335486.X

    申请日:2020-04-24

    Abstract: 永磁电机的退磁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建立永磁电机的电磁模型线;在电磁模型中通入额定电流计算获得电磁性能指标;建立退磁模型;选择一种短路类型作为当前的电路模型,选取n个转子位置,每个转子位置作为一次短路退磁计算的初始位置,确定计算时长,在退磁模型中计算获得短路退磁后的退磁曲线,更新退磁模型的当前退磁曲线;对更新后的退磁模型输入额定电流,计算当前退磁模型的电磁性能指标;判断当前计算是否达到结束计算的条件;判断退磁后电磁性能指标是否满足工况需要,若满足,则认为该电磁模型能用于电机制造;若不满足,则认为电磁模型无法满足工况下的退磁性能要求。本发明具有考虑了多次短路造成退磁,提升退磁评估准确性的优点。

    散热系统及包括其的风力发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1320270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480317.X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系统及包括其的风力发电机组,散热系统包括能够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散热模块,散热模块具有迎风面,至少一个散热模块的迎风面的宽度方向与外界空气流动方向在水平面上形成锐角和/或钝角。本发明能够在散热模块的迎风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单个散热模块的迎风面在风力发电机组的宽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在相同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宽度尺寸范围内,能够设置更多数量的散热模块或者将单个散热模块的迎风面的宽度尺寸设计成更大值,以增大多个散热模块总的迎风面积,从而增大整个散热组件的散热面积,增强散热效果。

    风力发电机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042998B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010001698.4

    申请日:2020-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包括轮毂、导流罩、发电机旋转部件、第一热交换装置和冷却回路,轮毂和导流罩之间形成有与外界连通的空间,第一热交换装置设于空间内的轮毂或导流罩上;冷却回路连接于第一热交换装置和风力发电机组的旋转部件之间,且冷却回路流经发电机旋转部件。冷却回路直接对发电机旋转部件进行冷却,大大提高了冷却效果。第一热交换装置和冷却回路均能跟随风力发电机组同步转动,且第一热交换装置和冷却回路之间保持相对静止,避免设置冷却滑环等用于连通冷却回路中运动部件和静止部件的装置,大大降低了冷却系统的复杂性和可靠性,且能够保证冷却液流动的稳定性。

    永磁电机的温度监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风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11987866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820663.3

    申请日:2020-08-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永磁电机的温度监测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风力发电机组。该永磁电机包括多组绕组和永磁体。多组绕组之间相互电隔离,每组绕组上至少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永磁体上不设有温度传感器。该方法包括:获取多组绕组上的温度传感器读数;根据多组绕组上的温度传感器读数判断永磁电机运行模式;根据永磁电机运行模式、多组绕组上的温度传感器读数、电机运行参数信息、电机冷却系统信息和外界环境信息,预测永磁体的温度;以及基于多组绕组上的温度传感器读数和永磁体的预测温度判断永磁电机是否具有过热风险。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及时监测永磁电机的温度,避免永磁电机出现过热。

    折流风冷式的发电机定子及具有高转矩密度的发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292883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19240.3

    申请日:2021-01-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折流风冷式的发电机定子及具有高转矩密度的发电机。发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多个定子绕组。定子铁芯包括多个叠片组,多个叠片组排列成中空柱状结构,且在靠近发电机转子侧形成有多个定子齿,定子铁芯包括位于中空处的空腔和冷却风道,至少一个叠片组包括沿厚度方向堆叠的多个相同叠片,以及设有冷却风道。多个定子绕组组装于各定子槽,定子绕组和与该定子绕组相邻的至少一个定子齿在齿宽方向形成有通风间隙,通风间隙沿定子齿延伸,冷却风道连通通风间隙与定子铁芯中空处的空腔。该方案实现了对发电机电磁性能及冷却效果的综合优化,有效提升了发电机的转矩密度上限,并且,定子铁芯采用相同叠片堆叠,不易造成物料混淆。

    风力发电机组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237140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0045212.7

    申请日:2020-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包括上游热交换器、下游热交换器和吸气装置,吸气装置设于上游热交换器和下游热交换器之间,用于吸收上游热交换器排出的热空气,以使得上游热交换器的背风端形成低气压区;外界空气能够流向低气压区并进而流向下游热交换器和/或外界空气能够由下游热交换器流向低气压区。由上游热交换器流出的大部分热空气被吸气装置吸收排出,大部分流入下游热交换器的外界空气未与上游热交换器进行换热,从而能够显著提升下游热交换器的散热能力。本发明通过设置吸气装置解决了上游热交换器和下游热交换器之间需要设置较长间距以避免上游热空气流经下游热交换器的缺陷,大大提升了热交换器的结构紧凑性和排布可行性。

    电机端板及包含其的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2350468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181823.0

    申请日:2020-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端板及包含其的电机,该电机端板用于固定电机铁芯的端部,所述电机端板包括端板本体和冷却管,所述端板本体具有朝向所述电机铁芯的所述端部的第一表面,以及背离所述电机铁芯的所述端部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的周向上开设有冷却槽,所述冷却管设于所述冷却槽内。本发明的电机端板通过贴合在端板本体上的冷却管,直接带走端板本体上因电机工作时涡流损耗产生的热量,进而降低电机内部的温度,从而提升电机的性能。

    一种双馈型电励磁同步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0071614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440736.3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馈型电励磁同步电机,包括均为凸极结构的初级和次级,所述初级包括初级铁芯和初级绕组,所述初级铁芯包括初级铁芯齿和初级铁芯轭,所述初级绕组设置在所述初级铁芯齿之间形成的初级铁芯槽中,所述初级绕组包括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所述次级包括次级铁芯,所述次级铁芯包括次级铁芯齿和次级铁芯轭,所述次级还包括次级绕组,所述次级绕组设置在次级铁芯齿之间形成的次级铁芯槽中,所述次级绕组包括次级电枢绕组。利用本发明,可以在不改变原有电机体积的基础上,通过励磁绕组产生励磁磁场,并充分利用电机的转子槽空间,安装次级绕组,使得电机具有初级和次级两套绕组,从而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密度和调控灵活性。

    磁极固定装置及其磁极模组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01398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0750152.6

    申请日:2019-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极固定装置及其磁极模组安装方法,磁极固定装置包括:周向限制组件,用于限制磁极模组沿转子的周向方向移动;以及多个径向限制组件,用于限制磁极模组沿转子的径向方向移动;径向限制组件包括第一榫组件和第二榫组件,第一榫组件和第二榫组件分别设于沿转子的周向方向相邻的两个磁极模组朝向彼此的侧面上,其中第一榫组件包括在转子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且至少部分在转子的径向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榫眼和至少一个第一榫头,第二榫组件包括在转子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且至少部分在转子的径向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榫眼和第二榫头。本发明限制了磁极模组在切向或者周向上的移动,大大提高了磁极固定装置的稳定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