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46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73237.X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
IPC: H02J3/46 , C25B1/04 , C25B1/27 , C25B9/65 , C25B15/08 , H02J3/28 , H02J3/38 , H02J3/00 , H02J3/06 , C07C1/12 , C07C9/04 , C07C29/152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陆协同的多能耦合低碳新型能源系统及优化调度方法,属于低碳综合能源发电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设置于海洋及海岛上的低碳发电单元、绿色燃料合成单元、储能装置,设置于陆地上的绿色燃料综合利用单元、碳捕集装置,以及多能流耦合的海‑陆协同低碳智慧调控中心;该系统借助海洋及海岛丰富稳定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借助海水制备氢和氨,绿色燃料合成单元再用所得的氢与系统产生的二氧化碳重新制备绿色燃料,减少绿色燃料综合利用单元中煤和天然气的使用量,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又作为原料重新制备绿色燃料,减少有害气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通过海‑陆协同低碳智慧调控中心实现多时间尺度下的协同调度,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761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90830.4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G01N35/02 , G01N35/04 , G01N35/00 , G01N33/00 , G01N25/00 , G01N21/65 , G01N21/3504 , G01N30/02 , G01N27/62 , G01N11/00 , G01N9/00 , G16C6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污染物与CO2协同吸收材料高通量设计系统、装置及方法,涉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领域,包括吸收剂全自动高通量制备模块、吸收剂全自动动力学/热力学实验模块、气/液相表征模块、计算机集成控制系统,主要装置包括高精度六维中控机械臂、取料转运装置、加热搅拌制液装置、基础参数表征装置、吸收性能测试装置、解吸性能测试装置、稳定性能测试装置、废液收集装置。本发明通过数据驱动机器人科学家高通量合成吸收剂方法,实现材料理性设计和快速开发,可减小人力成本,提高实验效率,大大缩短吸收材料研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430743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021499.9
申请日:20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荷电强化过滤的船舶尾气黑碳深度脱除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相连通的高温脉冲反吹单元,壳体设有传感器及颗粒计数器采样口,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壳体内设有主通道和分通道,主通道内设有预荷电单元,分通道内设有过滤单元,分通道包括A通道和B通道,A通道、B通道为并联布置的交替运行通道。本发明通过切换通道实现过滤单元的交替运行,结合高温高压脉冲反吹清灰方式,可根据压差变化自动进行交替反吹清灰,实现系统运行的灵活智能调控,同时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并实现高含硫烟气复杂运行工况下船舶黑碳的长期高效稳定捕集。
-
公开(公告)号:CN11492488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706048.9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云边端协同的超低排放智能调控系统及方法,利用云计算、边缘计算、先进控制、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技术,克服当前超低排放系统运行优化面临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能力挑战与网络通讯能力挑战;本发明利用云计算层充分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满足先进控制模型训练需要的多源异构数据资源需求与算力需求,并在边缘计算层应用模型计算控制指令从而降低通讯延迟,建立网络通信架构在保障电力网络安全的同时实现了低延迟的数据采集与指令执行;本发明能有效降低超低排放系统的通讯延迟,为气态污染物浓度预测与先进控制方法等提供应用基础,从而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0743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21499.9
申请日:20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荷电强化过滤的船舶尾气黑碳深度脱除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相连通的高温脉冲反吹单元,壳体设有传感器及颗粒计数器采样口,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壳体内设有主通道和分通道,主通道内设有预荷电单元,分通道内设有过滤单元,分通道包括A通道和B通道,A通道、B通道为并联布置的交替运行通道。本发明通过切换通道实现过滤单元的交替运行,结合高温高压脉冲反吹清灰方式,可根据压差变化自动进行交替反吹清灰,实现系统运行的灵活智能调控,同时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并实现高含硫烟气复杂运行工况下船舶黑碳的长期高效稳定捕集。
-
公开(公告)号:CN118646086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0673237.X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
IPC: H02J3/46 , C25B1/04 , C25B1/27 , C25B9/65 , C25B15/08 , H02J3/28 , H02J3/38 , H02J3/00 , H02J3/06 , C07C1/12 , C07C9/04 , C07C29/152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陆协同的多能耦合低碳新型能源系统及优化调度方法,属于低碳综合能源发电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设置于海洋及海岛上的低碳发电单元、绿色燃料合成单元、储能装置,设置于陆地上的绿色燃料综合利用单元、碳捕集装置,以及多能流耦合的海‑陆协同低碳智慧调控中心;该系统借助海洋及海岛丰富稳定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借助海水制备氢和氨,绿色燃料合成单元再用所得的氢与系统产生的二氧化碳重新制备绿色燃料,减少绿色燃料综合利用单元中煤和天然气的使用量,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又作为原料重新制备绿色燃料,减少有害气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通过海‑陆协同低碳智慧调控中心实现多时间尺度下的协同调度,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58945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351238.2
申请日:2024-03-26
IPC: H02J3/00 , H02J3/46 , H02J3/32 , H02J3/28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6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目标约束的多能耦合低碳供能系统的配置方法,基于多目标约束的多能耦合低碳供能系统包括风力发电设备、光伏发电设备、燃煤发电设备、电储能设备、电解水制氢设备、氢储能设备和甲醇合成设备,包括:建立多能互补发电系统各设备对应的出力模型,出力模型包括风电出力模型、光伏出力模型、燃煤电厂出力模型、电储能模型、电解水制氢模型、氢储能模型、氢气与二氧化碳合成甲醇工艺模型;基于各设备对应的价格区间,构建对应的物理、经济参数数据库,并确定多能互补发电系统对应的约束条件;建立多能互补发电系统对应的优化模型,并以预设优化目标求解优化模型,以得到对应的配置优化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92488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706048.9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云边端协同的超低排放智能调控系统及方法,利用云计算、边缘计算、先进控制、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技术,克服当前超低排放系统运行优化面临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能力挑战与网络通讯能力挑战;本发明利用云计算层充分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满足先进控制模型训练需要的多源异构数据资源需求与算力需求,并在边缘计算层应用模型计算控制指令从而降低通讯延迟,建立网络通信架构在保障电力网络安全的同时实现了低延迟的数据采集与指令执行;本发明能有效降低超低排放系统的通讯延迟,为气态污染物浓度预测与先进控制方法等提供应用基础,从而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4424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011017610.4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段温度自适应精准调控强化SO2吸收‑氧化的船舶尾气净化装置及工艺,包括相连的船舶尾气净化系统和气液相温度调控系统,船舶尾气净化系统包括文丘里冷却塔、U型汽水分离装置、冷凝式除湿装置、烟气洗涤塔、液‑液换热器、循环罐、脱硫剂制备及储存系统、海水供应系统和洗涤水处理系统。本发明采用文丘里冷却塔耦合烟气洗涤塔的工艺,通过文丘里的湍流强化,实现快速降温,一方面实现SO2的快速洗涤脱除,另一方面提高SO3的凝结长大速率,提高SO3的脱除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为洗涤塔内的SO3的进一步脱除提供基础,同时还可以提高洗涤液滴和炭黑颗粒之间的热泳力,显著强化炭黑颗粒以及PAH的捕集,实现SO2、SO3、炭黑、PAH等协同脱除。
-
公开(公告)号:CN11645116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93075.X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18/2433 , G06F18/214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边协同场景下基于联邦终身学习的工业建模系统及方法。为实现工业过程在变工况场景下的终身学习与建模能力,本发明引入基于生成的重放策略,为每一工况设计专有的扩散模型,实现对数据的捕捉、填补和生成。扩散模型生成的伪数据与增量数据协同训练,实现对本地历史工况知识的巩固。考虑到工业数据缺失率高、质量差的特性,本方法提出自掩码技巧用于训练扩散模型,使其同时具备填补能力和生成能力。考虑到不同客户端工况的差异性与互补性,本发明设计联邦加权聚合策略,实现对其它工厂历史知识的融合。本发明在保护数据隐私的情况下,有效利用各客户端知识,下游任务模型在增量更新时不遗忘历史的数据分布,且对本地未见工况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