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高氯酸盐的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8243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051988.9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鼠高氯酸盐的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构建方法,属于食品安全和环境科学领域,具体涉及动物或人群暴露于高氯酸盐的健康风险评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鼠高氯酸盐的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高氯酸盐在大鼠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力学过程;确立高氯酸盐在大鼠体内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以及房室组成结构;建立大鼠体内高氯酸盐含量微分方程;收集模型参数:大鼠生理学参数、高氯酸盐生化参数以及高氯酸盐毒代动力学参数;大鼠高氯酸盐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模拟及参数优化;建立高氯酸盐日暴露量响应关系模型。

    竹叶提取物作为热加工食品中丙烯酰胺抑制剂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313036C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510049402.1

    申请日:2005-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叶提取物的新用途,即作为热加工食品中丙烯酰胺抑制剂的应用。具体为:在每千克食品原料中添加0.001~5克竹叶提取物;或在每千克包裹料中添加0.001~5克竹叶提取物制成混合料,再用混合料均匀包裹食品原料;或在每升水溶液或低醇溶液中添加0.001~5克竹叶提取物制成浸泡液,再用浸泡液浸泡食品原料;或在每升水溶液或低醇溶液中添加0.001~10克竹叶提取物制成喷洒液,再用喷洒液均匀喷洒食品原料的表面。本发明的竹叶提取物作为丙烯酰胺抑制剂在上述食品体系中使用时,其对丙烯酰胺的抑制率可达20~98%。

    评价多种热加工污染物暴露的尿液生物标志物同步检测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6712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18107.6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多种热加工污染物暴露的尿液生物标志物同步检测方法及应用,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热加工污染物包括丙烯酰胺、糠醛、糠醇、5‑HMF和3‑MCPD,方法包括:取尿液样品,加入各热加工污染物对应的尿液生物标志物内标,再加入甲酸和甲酸铵,涡旋离心取上清液过活化平衡后的固相萃取柱,再经淋洗和洗脱得到洗脱液,洗脱液经处理后得到待测样品溶液;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待测样品溶液中各尿液生物标志物。该方法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检测精度高,能实现AAMA、GAMA、iso‑GAMA、AAMA‑sul、HMFA、HMFG、N2FG和DHPMA共8种尿液生物标志物的同步定量分析。

    大鼠经口暴露于3-MCPD的生理毒物代谢动力学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6705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047730.1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安全领域,具体涉及化学品风险评估及提内外暴露关联,尤其涉及一种大鼠经口暴露于3‑MCPD的生理毒物代谢动力学模型构建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鼠3‑MCPD的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经口摄入的3‑MCPD在大鼠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力学过程;确定大鼠经口暴露于3‑MCPD的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确立模型的房室组成结构;建立数学模型,编写微分方程;收集大鼠生理学参数、3‑MCPD生化参数以及3‑MCPD毒代动力学参数;得到大鼠3‑MCPD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模拟及参数优化;建立了3‑MCPD日暴露量响应关系模型。

    一种植物多酚排铅功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78827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333166.0

    申请日:2013-08-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章宇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保健品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植物多酚排铅功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植物多酚、杭白菊提取液、枸杞汁、维生素C、蔗糖以及柠檬酸配制而成,各成分按重量计的配比如下:植物多酚0.0001%~0.025%,杭白菊提取液0.1%~10%,枸杞汁0.1%~5%,维生素C0.001%~0.1%,蔗糖1%~7%,柠檬酸0.05%~0.3%,纯净水77.575%~98.748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达到排铅目的的同时,不影响机体对于其他必需元素钙、铁、锌的吸收;该饮料感官品质优秀,色泽清澈透明,清香纯正,具有杭白菊所独有的清香;成分中包含植物多酚和维生素等,不含对人体存在副作用的物质。

    一种食用油脂过氧化值测定组合试剂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45660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66213.7

    申请日:2013-05-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过氧化值的测定,尤其涉及一种食用油脂过氧化值测定组合试剂及检测方法,包括:极性有机溶剂、还原剂、显色试剂、显色稳定剂;所述极性有机溶剂按质量百分比记,包括乙醇的质量浓度为237~710g/L;所述还原剂按重量百分比记,包括硫酸亚铁的质量浓度为1~20g/L;所述显色试剂为磺基水杨酸溶液,质量浓度为300~1000g/L;所述显色稳定剂为盐酸吡哆胺溶液,质量浓度为20~800g/L。本发明采用比色分析的方法,操作迅速简便,减少了加热对检测结果的干扰;所用检测试剂种类较少,便于装配携带;可同时对多个油脂样本进行显色和检测,显色均匀;所用检测试剂均低毒甚至无毒,安全环保。

    应用竹叶提取物作为热加工食品中丙烯酰胺抑制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84349C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510049401.7

    申请日:2005-03-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竹叶提取物作为热加工食品中丙烯酰胺抑制剂的方法,在竹叶提取物中添加银杏提取物、茶叶提取物、迷迭香提取物、苹果多酚提取物、山楂提取物、洋葱提取物、甘草提取物、葛根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和牛蛭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制成复配物,竹叶提取物占复配物总重的34~95%。本发明的竹叶提取物作为丙烯酰胺抑制剂在上述食品体系中使用时,其对丙烯酰胺的抑制率达15~98%。

    大鼠高氯酸盐的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82430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0051988.9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鼠高氯酸盐的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构建方法,属于食品安全和环境科学领域,具体涉及动物或人群暴露于高氯酸盐的健康风险评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鼠高氯酸盐的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高氯酸盐在大鼠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力学过程;确立高氯酸盐在大鼠体内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以及房室组成结构;建立大鼠体内高氯酸盐含量微分方程;收集模型参数:大鼠生理学参数、高氯酸盐生化参数以及高氯酸盐毒代动力学参数;大鼠高氯酸盐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模拟及参数优化;建立高氯酸盐日暴露量响应关系模型。

    评价缩水甘油及其酯体内暴露的血红蛋白加合物检测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308218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472401.X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章宇 贾伟 陈信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缩水甘油及其酯体内暴露的血红蛋白加合物检测方法,包括制备血红蛋白干粉,将血红蛋白粉进行衍生及净化;设定色谱条件进行等度洗脱;设定质谱条件进行质谱定量检测;利用上述液相‑质谱联用方法,通过标准曲线法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本发明采用了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对缩水甘油的血红蛋白加合物进行定量,分析时间大大缩短,同时使得Gly‑Val‑PTH空间异构体得到较好的分离,实现同步检测,这能够更加全面的对缩水甘油的内暴露量进行评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