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馈式EAP驱动系统及其反馈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961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810702294.0

    申请日:2018-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反馈式EAP驱动系统及其反馈控制方法,系统包括被控EAP作动器、状态传感器模块、高压生成模块和系统控制器;状态传感器模块包括形变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检测EAP作动器的形变信号、温度信号和湿度信号,传输至系统控制器;系统控制器根据形变期望值数据,以及状态传感器模块检测到的EAP状态信号,确定EAP作动器的驱动电压初始值,进而根据驱动电压初始值控制高压生成模块生成相应的初始驱动电压信号,输出至EAP作动器的驱动控制端;在EAP作动器的动作过程中,系统控制器根据状态传感器模块实时检测到的形变信号与形变期望值数据的差值,控制高压生成模块对输出的驱动控制信号中的驱动电压进行调节,以使得实际形变数据趋近于形变期望值数据。

    一种紧凑型发热模组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02448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711458960.2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发热模组及系统,包括多个热源、挡板组件和鼓风件;多个热源错层排列,形成多层结构,相邻层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位于同一层中的相邻热源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挡板组件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错层排列,二者分别设于多层结构中的不同的第一间隙内,且位于对应的第二间隙的上方或者下方;第三挡板设于多层结构的外侧,且与第一挡板平行;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与多层结构中对应的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共同构成多个风道;鼓风件设于多层结构的下方或者上方,且朝着多层结构中最底层或者最顶层的第二间隙。本发明利用发热点的相对位置自然形成风道,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一种电池断线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493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257095.4

    申请日:2019-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断线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所述多个电流补偿电阻相串联,第一个电流补偿电阻前端与均衡电路串联后接地,从第二个电流补偿电阻到最后一个电流补偿电阻,每个电流补偿电阻均并联有均衡电路与分压检测电路的串联支路,串联支路输出端接地,每一个均衡电路的输入端均与下一个均衡电路与分压检测电路的公共端相连接。本发明不仅可以快速判断电池组断线点,还可以均衡测量点的电压值。

    采用微气室阵列分时联用技术的气体分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26801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110089586.X

    申请日:2011-04-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微气室阵列分时联用技术的气体分析装置,它包括:微气室分时选择盘、气室上盖、毛细管分离柱、吸附管、载气瓶、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单片机;所述微气室分时选择盘在气室上盖内、微气室分时选择盘通过连接轴与第一步进电机相连、气室上盖通过连接轴与第二步进电机相连、气室上盖通过管路与毛细管分离柱相连、毛细管分离柱通过管路与吸附管相连、吸附管通过管路与载气瓶相连、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通过电路与单片机相连;本发明实现了气体样本中各种目标成分的高灵敏度检测。

    一种多电池充放电控制装置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99474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77335.4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电池充放电控制装置和系统,被控电池组包括2个以上并联的电池单元;多电池充放电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和通断控制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包括多个连接在各电池输出端与主控单元之间的电压检测支路,通断控制单元包括多个通断控制支路,各电池单元与电源外接端之间分别通过一通断控制支路连接;各通断控制支路上分别设有可控开关,各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主控单元的通断控制信号输出端。应用于锂电池组时,本发明的多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能够综合锂电池组的保护板或电池管理系统进行电池管理与充放电控制的综合协调,控制电路成本较低,控制效率能够得到提升,控制成本则降低。

    同时检测人体呼出气体中EBCs和VOCs的一体化分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68233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080067946.X

    申请日:2010-12-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082 A61B5/097 G01N33/0047 G01N33/4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人体呼出气体中EBCs和VOCs的一体化分析装置,它包括:检测物采集分离富集模块、EBCs检测模块和组合式VOCs检测模块;所述检测物采集分离富集模块通过进样注射泵与EBCs检测模块相连,检测物采集分离富集模块通过毛细管分离柱与组合式VOCs检测模块相连;本发明实现人体呼出气体中EBCs和VOCs的同时采集、分离及富集,收集的呼出气体冷凝物EBCs采用LAPS对其中的重金属离子、细胞因子等物质进行测定,经过富集的VOCs可以通过组合式VOCs检测模块实现高灵敏度的定量检测,组合式VOCs检测模块中分离式出口加热块的设计可方便更换加热棒和铂电阻。

    采用微气室阵列分时联用技术的气体分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26801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089586.X

    申请日:2011-04-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微气室阵列分时联用技术的气体分析装置,它包括:微气室分时选择盘、气室上盖、毛细管分离柱、吸附管、载气瓶、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单片机;所述微气室分时选择盘在气室上盖内、微气室分时选择盘通过连接轴与第一步进电机相连、气室上盖通过连接轴与第二步进电机相连、气室上盖通过管路与毛细管分离柱相连、毛细管分离柱通过管路与吸附管相连、吸附管通过管路与载气瓶相连、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通过电路与单片机相连;本发明实现了气体样本中各种目标成分的高灵敏度检测。

    小型节能风冷绝热吸收燃气空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300524C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410025649.5

    申请日:2004-06-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陈光明 王林 王勤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节能风冷绝热吸收燃气空调装置。它具有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高温换热器、低温换热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风冷却器、溶液泵和循环泵等。低压发生器换热器出口饱和冷剂水余热在低温换热器中被回收利用。冷剂冷凝器和吸收器溶液冷却器为风冷方式。吸收器内无换热器,吸收器内布置填料。采用风冷绝热吸收将吸收器中传热传质分阶段进行,使传热传质过程得以有效强化,缩小吸收器面积,有效解决风冷管内降膜吸收所存在问题,保证系统运行可靠性,降低能耗,节能效果好。它还避免电驱动空调装置冷媒对环境潜在危害,减轻夏季电力峰谷差,解决水冷燃气空调装置所固有缺陷,安全卫生,控制管理方便,适用范围广。

    一种分体式热泵空调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54905A

    公开(公告)日:2004-12-15

    申请号:CN200310122908.1

    申请日:2003-12-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陈光明 王林 王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热泵空调系统。它是以制冷剂为冷媒通过换热器直接加热或冷却室内空气,将压缩机安装在室内并使压缩机台数与室内换热器台数相匹配,每台室内机均装有油分离器。它消除了各房间冷量或热量分配不当问题,实现各用户按需供冷供热,避免压缩机布置在建筑外墙上所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在一个室内机故障时也不影响其它房间供冷供热。在一房间要求供冷而另一房间要求供热条件下,二者可构成一个自封闭循环,能量在系统内部转移,运行费用少,节能效果特别明显。部分负荷时室外换热器换热面积得到有效利用,减少压缩机输入功。压缩机和室内换热器一一匹配,使得各室内机运行相对独立,不仅避免压缩机回油不均问题,还解决了住宅小区供冷供热分户计量的难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