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值模拟辅助优化焊接顺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2273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99380.4

    申请日:2023-05-25

    Abstract: 一种数值模拟辅助优化焊接顺序的方法,包括:S1、建立有限元模型以及焊接仿真模型;S2、将焊接仿真模型导入大数据神经元焊接顺序优化软件中,生成初定的焊接顺序;S3、在虚拟仿真软件中按照焊接顺序进行模拟焊接;S4、在焊接第i条焊缝前,先判定已焊接的第i‑1条焊缝的质量,i≥2;若第i‑1条焊缝的质量不达标,则以还未焊接第i条焊缝的工件有限元模型作为焊接仿真模型的工件模型返回步骤S2重新计算剩余焊缝的最优焊接顺序;若第i‑1条焊缝的质量达标,则返回步骤S3继续焊接第i条焊缝,直到所有焊缝均满足要求,输出最终的焊接顺序。本发明可以实现全自动焊接顺序优化,省去人工大量重复工作,实现边焊接边检测,实时动态调整焊接顺序。

    一种用于热电复合场下电迁移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389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1710227049.4

    申请日:2017-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电复合场下电迁移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底部的底座、壳体一侧的测试孔和壳体另一侧的散热孔,还包括用于热循环中进行加热的升温控制系统、用于热循环中进行低温的降温控制系统、用于电迁移的导电系统和用于湿度控制对比的湿度控制系统;本发明可以使得试样在热电复合场下进行电迁移成为了现实,克服了电迁移只能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微米量级的对接实验的局限;保证了在热电复合场进行电迁移中将焊点受到的外界干扰降低到最低,提高了焊点剪切强度,为今后研究区分焦耳热与电迁移分别对焊点的影响在装置和方法上提供了保障,应用前景广泛。

    C/C或C/SiC复合材料与金属连接用片状复合钎料、制备方法及钎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78109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41019.0

    申请日:2022-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C/C或C/SiC复合材料与金属连接用片状复合钎料、制备方法及钎焊工艺,属于异种材料连接领域,片状复合钎料按质量百分比由4~8%的Si粉、3~16%的Ti粉和余量的Cu粉制成,其钎焊方法为:将一定比例的Cu、Si和Ti单质在真空电弧熔炼炉里熔炼形成Ti5Si3相增强的Cu基复合钎料锭子,将复合钎料锭子切成片状,并打磨清洗,得到片状复合钎料;将复合材料、钎料和金属装配成“三明治”状,并进行真空钎焊处理。采用本发明的片状复合钎料进行C/C或C/SiC复合材料与金属的连接,具有增强相与基体相容性高,抗氧化能力强,塑性好的特点,所获得的接头应力低,强度高。

    一种方便装卸测试式样的导电装置及恒温电迁移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06457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1710227016.X

    申请日:2017-0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装卸测试式样的导电装置及恒温电迁移实验装置,恒温电迁移实验装置包括:电源装置、导电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导电装置包括放置台、两个导体台、设置在导体台上的上导线压紧丝和下导线压紧丝以及用于卡紧测试式样的卡紧器,放置台上设有卡槽,两个导体台滑动安装在卡槽内,导体台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对导线和导体台进行固定的上导线压紧丝和下导线压紧丝,在导体台上的卡紧器内安装有可拆卸的式样;导体台上设有接线孔,卡紧器与接线孔通过氮化硅陶瓷片固定在导体台上;导体台顶部设有凹槽,凹槽处设有与接线孔相对应的固定导线的卡子;该装置克服了电迁移实验装置式样装卡困难的问题,能够解决对式样进行自由更换和拆卸的问题。

    一种焊点热迁移试验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8778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217426.7

    申请日:2022-03-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焊点迁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点热迁移试验方法。为了更加接近焊点热迁移真实的动态温变条件,控制试样的热端和冷端均采用阶梯方式升温和/或降温,在热端达到设定热端试验时长、且冷端达到设定冷端试验时长后,检测该试样的焊点迁移情况数据;针对其他试样,改变试样的试验条件,试验条件包括热端的阶梯方式中阶梯的长度、热端的阶梯方式中相邻阶梯的高度差、冷端的阶梯方式中阶梯的长度、冷端的阶梯方式中相邻阶梯的高度差、设定热端试验时长、以及设定冷端试验时长,试验结束后同样检测试样的焊点迁移情况数据,以进行分析比对,为今后的电、热复合迁移的对照试验研究,为电、热迁移研究提供装置与研究手段的支持。

    一种钎料中纳米氧化锆增强相表面镀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8971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111015.X

    申请日:2022-01-2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钎料中纳米氧化锆增强相表面镀镍的方法,首先基于对经过预处理后的氧化锆粉末进行酸化处理、分散剂、超声和干燥处理、分段分解反应、冷却等一系列工艺对纳米氧化锆表面进行化学镀镍处理,然后将制备的镀镍氧化锆粉末应用于钎焊搭接工艺中。通过本方法制备的镀镍氧化锆粉末,其密度和钎料相近,颗粒稳定性高,将其应用在钎焊过程中时不会发生反应,力学性能优良,且成本较高级纳米颗粒低。本申请钎焊搭接工艺中在焊接后剪切强度提高,润湿性也有改善,熔点变化不大,略微升高,但不影响整体使用性能。

    一种基于干法的石墨烯表面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29949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10227076.1

    申请日:2017-04-10

    Abstract: 一种基于干法的石墨烯表面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氧化石墨烯加入浓硝酸溶液中,超声分散、过滤,滤饼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中性,得粗化处理后的氧化石墨烯;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粗化处理后的氧化石墨烯置于球磨机中球磨,然后将醋酸银倒入球磨机中与氧化石墨烯混合后再次球磨,得到氧化石墨烯/醋酸银的混合物;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氧化石墨烯/醋酸银的混合物置于马弗炉中加热,并通以氮气气氛,得到负载有Ag粒子的氧化石墨烯;步骤四、将步骤三中负载有Ag粒子的氧化石墨烯超声处理后加入水合肼还原,制备得粒径为30~100nm的Ag粒子均匀地分散在石墨烯表面。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可规模化生产,且没有重金属污染。

    用于热型连铸的金属液位检测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93330B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11059410.9

    申请日:2016-11-25

    Abstract: 种用于热型连铸的金属液位检测控制装置,包括探测极板、信号处理模块、显示装置、信号调节器、伺服机构和执行装置。所述探测极板位于金属液面上方,与金属液面平行构成可变式电容,探测极板和金属液导电连接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信号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信号调节器和显示装置导电连接;所述信号调节器的输出端与伺服机构的信号输入端导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接收到可变式电容C值变化的信号后进行处理并将输出信号输入到所述信号调节器,信号调节器进行处理后输出指令驱动伺服机构。本发明避免了金属液膜或金属氧化膜与探测电极的粘连,提高了检测和控制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增加了金属液位高度实时检测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