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扭转度叶片的成形方法及成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015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63222.9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扭转度叶片的成形方法及成形装置,属于管材加工技术领域。成形方法包括先在管状毛坯中填充低熔点金属,形成实心管材,然后通过预成形装置将实心管材挤压成具有两侧弧面的预成形叶片,预成形叶片的各处横截面在纵向上的投影重合,然后采用扭转成形装置分别夹持预成形叶片的纵向两端并使纵向两端发生相对转动进而使叶片产生扭曲变形,然后采用校形装置对扭转后的叶片进行校形,最后将低熔点金属熔化掉,得到高扭转度叶片。本发明相比现有成形工艺,整体变形的过程仅包括挤压、扭转和校形,成形过程简化,可提高加工效率,且从一开始就将低熔点金属与管状毛坯复合,避免后续成形过程中的材料屈曲问题。

    一种利用点阵软模的异形管材成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69672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43525.7

    申请日:2024-0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材非切割的成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点阵软模的异形管材成形装置。利用点阵软模的异形管材成形装置,包括内型模和外型模,内型模和外型模中的一个为点阵软模,另一个为刚性模,刚性模上设置有与成形后的异形管材贴合的成形结构,点阵软模包括至少两处具有不同点阵结构的特征区域以对应管坯上不同的成形区域。在成形的过程中,由点阵软模推动管坯向刚性模贴合已进行管坯的成形,由于具有不同点阵结构的特征区域可以对需要不同变形程度的管坯进行区别化的加载和变形,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管材成形中使用均布载荷,当所成形的管材具有多处不同变形程度的变形区域时,部分变形区域受力过大而部分变形区域无法有效填充的问题。

    一种板材磁流变软模差压成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4789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910918776.4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材磁流变软模差压成形装置及方法,属于板材成形领域。该装置包括容框(4)、线圈(5)和介质仓(9),容框(4)和介质仓(9)上、下对应设置,容框(4)和介质仓(9)外侧布置有线圈(5),介质仓(9)底部设置有溢流口,溢流口连接有容积可变的溢流腔;介质仓(9)的内腔填充有Ⅰ型磁流变粘塑性材料,容框(4)的内腔填充有磁流变弹性材料或Ⅱ型磁流变粘塑性材料,Ⅰ型磁流变粘塑性材料在外加磁场下的流动应力提升幅度大于Ⅱ型磁流变粘塑性材料。该装置能在成形薄壁、局部小曲率半径零件时,有效避免局部壁厚过度减薄或破裂。

    一种变径管件磁流变弹性材料软模成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4789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1910919956.4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径管件磁流变弹性材料软模成形装置及方法,属于管材成形领域。该装置包括上模(3)、线圈(4)、下模(7)和柱塞(8);上模(3)和下模(7)外侧布置有线圈(4),上模(3)和下模(7)之间形成型腔,型腔内用于放置管坯(2),管坯(2)内填充有非均质磁流变软模,非均质磁流变软模分为上部分、中间部分和下部分,中间部分对应管坯(2)的变径部分,上部分和下部分由Ⅰ型磁流变弹性材料(5)构成,中间部分由Ⅱ型磁流变弹性材料(6)构成,在外加磁场下Ⅰ型磁流变弹性材料(5)的流动应力小于Ⅱ型磁流变弹性材料(6)。本发明解决了成形变径管件时,管坯变径区顶点位置壁厚减薄过大,变径程度受限的问题。

    一种板材磁流变软模差压成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47897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0918776.4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材磁流变软模差压成形装置及方法,属于板材成形领域。该装置包括容框(4)、线圈(5)和介质仓(9),容框(4)和介质仓(9)上、下对应设置,容框(4)和介质仓(9)外侧布置有线圈(5),介质仓(9)底部设置有溢流口,溢流口连接有容积可变的溢流腔;介质仓(9)的内腔填充有Ⅰ型磁流变粘塑性材料,容框(4)的内腔填充有磁流变弹性材料或Ⅱ型磁流变粘塑性材料,Ⅰ型磁流变粘塑性材料在外加磁场下的流动应力提升幅度大于Ⅱ型磁流变粘塑性材料。该装置能在成形薄壁、局部小曲率半径零件时,有效避免局部壁厚过度减薄或破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