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5665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149363.1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IPC: G06F18/22 , G06F18/24 , G06F18/23213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小麦产量预估的多模型融合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每块地的当前环境特征序列、当前生物量序列、历史环境特征序列、历史生物量序列;获取每种当前环境特征序列对应的时变重要性因子;利用时变重要性因子对当前环境特征序列进行优化,获得优化环境特征序列;获取优化环境特征序列中每段数据对应的环境敏感度因子;利用环境敏感度因子对优化环境特征序列进行优化,获取第一优化环境特征序列;将每块地的各种第一优化环境特征序列和当前生物量序列进行组合,并依据组合结果对各块地进行分类;获取每个种类的地的产量预测模型,进行小麦产量的预测。本发明能够提高小麦产量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3359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763567.X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IPC: G01D21/02 , G06F18/2433 , G06F18/15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数字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多传感器数据的自动化设备监测系统,包括:通过对自动化农机设备在多个运行周期下采集的多维数据即压力数据和振动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压力数据和振动数据中异常点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时间约束,并根据关联程度和时间约束获得了振动异常点相对于压力异常点的可信度,利用可信度完成对自动化农机设备的异常监测。本发明通过结合多维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实现对自动化农机设备进行运行异常监测,提高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并提高了监测预警信息的可信性,大大降低了对自动化农机设备的管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65665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149363.1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IPC: G06F18/22 , G06F18/24 , G06F18/23213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小麦产量预估的多模型融合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每块地的当前环境特征序列、当前生物量序列、历史环境特征序列、历史生物量序列;获取每种当前环境特征序列对应的时变重要性因子;利用时变重要性因子对当前环境特征序列进行优化,获得优化环境特征序列;获取优化环境特征序列中每段数据对应的环境敏感度因子;利用环境敏感度因子对优化环境特征序列进行优化,获取第一优化环境特征序列;将每块地的各种第一优化环境特征序列和当前生物量序列进行组合,并依据组合结果对各块地进行分类;获取每个种类的地的产量预测模型,进行小麦产量的预测。本发明能够提高小麦产量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580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42597.1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IPC: G06Q10/063 , G06Q50/02 , G06F18/243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小麦育种管理系统的育种材料优化评估方法;根据小麦的育种指标数据进行决策树模型的预构建,获得不同的子节点;在散点图中根据育种指标数据之间的距离特征获取同类变化特征值和第一分类效果因子。根据子节点中育种指标数据之间的数量差异特征获得育种指标数据的区间插值量和育种数据曲线;根据育种数据曲线与育种数据整体曲线的趋势关联特征获得第二分类效果因子。本发明根据第一分类效果因子和第二分类效果因子对基尼系数进行加权获得加权基尼系数和最优决策树模型;根据最优决策树模型对小麦育种进行分类,提高决策树模型的分类以及小麦种子选取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342597.1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IPC: G06Q10/063 , G06Q50/02 , G06F18/243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小麦育种管理系统的育种材料优化评估方法;根据小麦的育种指标数据进行决策树模型的预构建,获得不同的子节点;在散点图中根据育种指标数据之间的距离特征获取同类变化特征值和第一分类效果因子。根据子节点中育种指标数据之间的数量差异特征获得育种指标数据的区间插值量和育种数据曲线;根据育种数据曲线与育种数据整体曲线的趋势关联特征获得第二分类效果因子。本发明根据第一分类效果因子和第二分类效果因子对基尼系数进行加权获得加权基尼系数和最优决策树模型;根据最优决策树模型对小麦育种进行分类,提高决策树模型的分类以及小麦种子选取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3359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763567.X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IPC: G01D21/02 , G06F18/2433 , G06F18/15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数字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多传感器数据的自动化设备监测系统,包括:通过对自动化农机设备在多个运行周期下采集的多维数据即压力数据和振动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压力数据和振动数据中异常点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时间约束,并根据关联程度和时间约束获得了振动异常点相对于压力异常点的可信度,利用可信度完成对自动化农机设备的异常监测。本发明通过结合多维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实现对自动化农机设备进行运行异常监测,提高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并提高了监测预警信息的可信性,大大降低了对自动化农机设备的管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22442612U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21284093.0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田信息化节水灌溉装置,涉及灌溉技术领域,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部靠近后侧的位置设置有灌溉机构,所述灌溉机构包括水箱和水泵,所述水箱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主机,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外部配套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启动电动推杆推动土壤探测仪向下移动,土壤探测仪与土壤的蓬松层进行接触,并收集土壤的湿度数据,之后,数据反馈到控制主机中,控制主机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灌溉过程中,控制主机根据土壤时实际湿度状况控制流量控制阀的流量,从而可以有效根据不同湿度自动调节灌溉流量,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并且提高土壤湿度的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221468400U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20059560.3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IPC: A01D46/247 , A01D46/22 , G01N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产品检测样品采集装置,涉及农产品检测样品采集技术领域,包括采集杆主体,所述采集杆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滑动杆和插孔,所述滑动杆插接在采集杆主体的内部,所述滑动杆的底部纵列开设有插孔。本实用新型中在需要对采集杆主体整体长度进行调节时,可以向下拉动拉手,使得推杆的顶端从当前位置的插孔中抽出,之后再将滑动杆在采集杆主体的内部进行滑动调节,当调节到所需要的长度时,松开拉手,使得推杆通过弹簧的推动插入当前位置的插孔内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对采集杆主体整体长度的调节固定,避免了现有的调节方式需要同螺栓进行固定,使用时较为不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6792761U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22190317.4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IPC: G05D23/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棚补温技术领域,具体为冷棚补温控制系统,包括:温度获取单元,用于采集并发送冷棚内部温度数据;补温单元,用于对冷棚进行补温;智能网关,分别与温度获取单元和补温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温度获取单元的采集数据并发送至服务器,以及接收服务器的控制数据并发送至补温单元;服务器,与智能网关连接,用于数据的接收、存储、计算以及发送;移动终端,与服务器连接,用于控制补温单元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棚温度补温作业不能实现远程或者自动补温,导致人工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增加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9806593U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822088320.3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作物生长综合试验棚,包括棚体,棚体的地面部分包括种植区和试验观察区,试验观察区上方设有天车,试验观察区上设有供天车滑动的滑道,试验观察区下方为中空的地下室,地下室内设有供平行试验用的若干种植管、重力水收集系统和结合水抽取系统,所有的种植管对应穿过设置在试验观察区上的预留孔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可以进行作物根系的平行试验,以及重力水和结合水的水肥运移规律研究,便于对作物根系进行不同方法的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