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监控气力输送中管道内物料沉积的远程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90239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63849.X

    申请日:2019-11-25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智能监控气力输送中管道内物料沉积的远程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云服务器、沉积检测终端、手机客户端;沉积检测终端铺设在双套管底部的下管壁上,与主控制器连接;所述主控制器与云服务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现通讯;所述沉积检测终端包括电容天线、绝缘片及测量单元;所述电容天线输出的信号源入射功率与反射功率之比S11与管内沉积层厚度成正相关,所述绝缘片紧贴在管道底部,绝缘片上固定电容天线,电容天线的接地端直接固定在管道底部,管道底部接地;电容天线的馈电端通过导线引出管壁连接测量单元内的芯片引脚,测量单元再通过SPI接口连接主控制器。该系统能实时检测出双套管单位面积上的沉积量。

    一种提高开槽孔下游横向气膜冷却效率的盖式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240055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06141.X

    申请日:2015-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开槽孔下游横向气膜冷却效率的盖式结构,包括气膜孔、横向开槽、壁面、凸起和封顶,壁面上游区域设有气膜孔,横向开槽开设在气膜孔出气口处,凸起在壁面的下游区域;凸起以过气膜孔出气口中心的壁面中心线为轴对称分布;凸起迎着气膜孔出气口的为凸起进气口,相反方向为凸起出气口,凸起进气口的长度与气膜孔的孔径的比值为2.0-5.0,凸起进气口的长度是凸起出气口长度的1.5-5.0倍;凸起进气口到气膜孔出气口中心的距离是气膜孔的孔径的10-30倍;所述凸起的高度与气膜孔的孔径的比为0.25-3.0;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封顶,封顶覆盖在凸起上,所述封顶的两侧分别与凸起的顶部固定连接,封顶的厚度不大于1/5的气膜孔的孔径。

    一种相变辅助加热的槽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33243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1810223825.8

    申请日:2018-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变辅助加热的槽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系统,该系统包括辅助集热装置和主集热装置,所述辅助集热装置将收集的太阳能经相变工质传递到主集热装置;所述辅助集热装置包括辅助集热槽、辅助集热管、相变工质储蓄箱、立管外层、立管内层、节流阀和连接体,所述辅助集热管内充装相变工质,辅助集热管水平置于辅助集热槽的焦线处,辅助集热管两端封闭,相变工质储蓄箱与辅助集热管连接,辅助集热管顶部在与外层玻璃管底侧开口相对应的位置上开有若干连接口。该系统结构简单,能增大太阳能利用效率,提高加热速度和工质加热的温度上限,同时能够将温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一种测量物料沉积的检测终端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2024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1164242.3

    申请日:2019-11-25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测量物料沉积的检测终端及检测方法,所述检测终端包括电容天线、绝缘片及电容测量单元;所述电容天线输出的信号源入射功率与反射功率之比S11和管内沉积层厚度成正相关;所述绝缘片紧贴在双套管底部,绝缘片上固定电容天线,电容天线的接地端直接固定在管道底部,管道底部接地;电容天线的馈电端通过导线引出管壁连接电容测量单元内的芯片引脚,电容测量单元再通过SPI接口连接外部数据采集监测部分。该检测终端基于电容效应,并能检测出双套管单位面积上的沉积量,适用于长距离、大出力的管道。

    一种提高组件外部冷却效果的上游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401983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993385.0

    申请日:2015-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组件外部冷却效果的上游结构,包括气膜孔、凸起和壁面,气膜孔位于壁面的上游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设置在气膜孔的上游,凸起由两个形状结构完全相同的长条状部分组成,两个长条状部分以过气膜孔出口的中心且平行于主流来流方向的线为轴对称布置,两个长条状部分之间的最短距离是气膜孔孔径的0.5‑2倍,每个长条状部分靠近气膜孔出口的一端设有倾斜面,倾斜面与壁面的夹角为15‑75°;凸起迎着主流来流方向的一侧为迎风面,背对着主流来流方向的一侧为背压面,凸起的背压面到气膜孔出口中心位置的距离是气膜孔孔径的1‑4倍,所述凸起高度与气膜孔孔径的比值为0.1‑3。

    添加MOF@Ag的石墨烯复合涂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2000542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31034.5

    申请日:2025-01-09

    Abstract: 本发明为添加MOF@Ag的石墨烯复合涂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涂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80~100份水性石墨烯、10~30份水性树脂、40~60份去离子水、10~18份生物硅藻土、8~10份磷酸锌、4~20份云母粉、5~30份ZIF‑8@Ag、2~4份固化促进剂、10~20份增稠防沉剂。所述石墨烯复合涂料用在纳米微通道包覆上,在纳米微通道采用超声波辅助喷涂形成涂层。涂层的抗菌性达到99%以上,同时抗腐蚀性达到1级。本发明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抗菌效果及防腐性能,使得二者同时达到最优。

    一种测量物料沉积的检测终端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2024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1911164242.3

    申请日:2019-11-25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测量物料沉积的检测终端及检测方法,所述检测终端包括电容天线、绝缘片及电容测量单元;所述电容天线输出的信号源入射功率与反射功率之比S11和管内沉积层厚度成正相关;所述绝缘片紧贴在双套管底部,绝缘片上固定电容天线,电容天线的接地端直接固定在管道底部,管道底部接地;电容天线的馈电端通过导线引出管壁连接电容测量单元内的芯片引脚,电容测量单元再通过SPI接口连接外部数据采集监测部分。该检测终端基于电容效应,并能检测出双套管单位面积上的沉积量,适用于长距离、大出力的管道。

    一种智能监控气力输送中管道内物料沉积的远程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90239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1911163849.X

    申请日:2019-11-25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智能监控气力输送中管道内物料沉积的远程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云服务器、沉积检测终端、手机客户端;沉积检测终端铺设在双套管底部的下管壁上,与主控制器连接;所述主控制器与云服务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现通讯;所述沉积检测终端包括电容天线、绝缘片及测量单元;所述电容天线输出的信号源入射功率与反射功率之比S11与管内沉积层厚度成正相关,所述绝缘片紧贴在管道底部,绝缘片上固定电容天线,电容天线的接地端直接固定在管道底部,管道底部接地;电容天线的馈电端通过导线引出管壁连接测量单元内的芯片引脚,测量单元再通过SPI接口连接主控制器。该系统能实时检测出双套管单位面积上的沉积量。

    一种基于磁性纳米流体的节能型电磁加热采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80028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445149.9

    申请日:2018-0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3/04 F24D2200/08 F24D2220/20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性纳米流体的节能型电磁加热采暖装置,该装置包括螺旋形肋片加热体、半圆环形折流板、磁性纳米流体补充器和密封胶塞;所述进水管上设置磁性纳米流体补充器,并在磁性纳米流体补充器下方设置水泵;所述螺旋形肋片加热体设置在水箱内部,贯通整个水箱且与水箱同轴,螺旋形肋片加热体为外侧具有螺旋形肋片的空腔圆柱体,在所述螺旋形肋片加热体内部,布置与螺旋形肋片加热体同轴的电磁感应线圈;螺旋形肋片加热体的两端设置密封胶塞;在水箱和螺旋形肋片加热体之间设置至少两个半圆环形折流板。该装置除了通过螺旋形肋片和折流板加强扰动外,还能够利用磁性纳米流体增强对流换热的效果,使加热过程更加均匀。

    一种新型气膜冷却开槽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822355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228725.5

    申请日:2016-0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5/1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气膜冷却开槽结构,包括气膜孔、横向开槽和壁面,气膜孔设在壁面的上游区域,横向开槽开设在气膜孔的出口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在横向开槽的下游槽壁上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顺流阶梯,在顺流阶梯的两侧对称布置导流面,所述顺流阶梯迎着来流方向的平面垂直于壁面,顺流阶梯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分别与横向开槽的底面和下游壁面平齐,顺流阶梯以过气膜孔出气孔中心且平行于壁面的中心线为轴对称布置;所述导流面为与壁面呈15°?75°夹角的斜坡,所述顺流阶梯的一个阶梯在沿壁面展向方向的最大投影纵向长度与气膜孔孔径的比值为0.25?1.0,顺流阶梯在沿壁面横向方向的最大投影长度与气膜孔孔径的比值为1.0?4.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