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线束防护固定组件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55197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293589.4

    申请日:2020-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线束防护固定组件,包括电池包和电池包线束,所述电池包通过螺栓连接在箱体横梁内侧,所述箱体横梁中间位置上的通过螺栓连接有防护固定件,所述防护固定件端部一侧开设有连接槽,本发明防护防护固定件采用绝缘材料,固定件端部设计有连接的连接槽和卡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长度不同可将多个防护固定件串接使用,并通过推钉卡扣固定;固定件外部的外弹性件为后装件或双色注塑TPU等弹性材料,具有一定的压缩性能,可卡在模组间隙中,通过调整弹性件的尺寸和物理性能,可以适合不同间隙值的装配。防护固定件可保护线束不出现磨蹭损伤,控制线束走向,防止空间狭窄处线束悬空。

    一种双层模组固定用栓接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03652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93927.4

    申请日:2020-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模组固定用栓接结构,包括电池模组、下层模组固定螺杆和上层模组固定螺杆,所述电池模组下端通过定位销插接在底座上,所述电池模组侧壁开设有台阶孔,本发明电池模组采用12个方形VDA标准模组固定,具有典型VDA模组的结构尺寸,设计为上下两层,每层各6个模组,24颗下层模组固定螺杆,24颗上层模组固定螺杆,下层电池模组安装完成后,其上表面略高出下层模组上表面,其上表面与上层电池模组下表面接触,用于支撑上层电池模组。模组固定结构标准化,简化了双层模组的设计,提高电池包内空间利用率,从而提升系统能量密度,栓接结构简单,宜于产线化生产。

    一种模组铜排固定支架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41987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93282.4

    申请日:2020-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组铜排固定支架结构,包括钣金模组支架和铜排固定支架,所述钣金模组支架所包括上模组支架和下底板支架,所述上模组支架和下底板支架为一体成型结构,本发明增加带有型腔的铜排固定支架用于安装固定铜排,装入铜排后,将盖板插接在铜排固定支架上,能够将铜排保护起来,维持铜排位置的稳定,避让槽用于配合铜排引出,与设备电源部件连接,由一体成型的上模组支架和下底板支架组成的钣金模组支架,上模组支架端部焊接钣金卡扣用于配合固定铜排固定支架,维持铜排固定支架位置的稳定,行驶过程中铜排随着整车的震动而上下晃动,降低与钣金模组支架进行上下摩擦发生短路、着火的现象。

    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塑件模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582761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937117.5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塑件模组结构,包括导热铝板,所述导热铝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板,所述导热铝板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定位板,所述导热铝板的一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与第一定位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导热铝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塑胶件,所述塑胶件与第二定位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塑胶件的中间位置一体成型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两侧和塑胶件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本发明通过设置铜铝接头,能够对电池极耳进行保护,降低了电池极耳受力损伤的危害,另外通过设置塑胶件,电芯极耳在受到上层电池方向受力时,机械力由塑胶件承担,增加了电池的安全性。

    一种高效率节能液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7149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32483.1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率节能液冷系统,包括双向水泵,进水系统,液冷板系统以及出水系统,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进水接头、进水母管、三组第一进水支管和两组第二进水支管,所述液冷板系统包括三组第一液冷板和两组第二液冷板,所述出水系统包括出水接头、出水母管、三组第一出水支管和两组第二出水支管。本发明采用双向水泵,双向水泵反转时,液冷系统的进液管和出液管转换,将原有的进液端变为出液端,原有的出液端变为进液端,保证散热的均衡,消除了电池温度分布的固定性,降低电池差异性扩大的速度,增加电池系统的性能和寿命。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9582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541404.5

    申请日:2017-0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94 H01M2/10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中的多个软包电池和设置于相邻两个软包电池之间的绝缘吸液垫片,软包电池包括热封膜和封装在热封膜中的单体电芯。本发明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既能满足电池极片的体积变化需求,又能像硬壳电池一样方便进行模块组装,既有软包电池长寿命的特性,又有硬壳电池组装模组容易的优点,安全性高;而且软包电芯配组后装入外壳,大大提高动力电池的一致性;绝缘吸液垫里吸收的液体可选范围广,对于电池管理的设计有利。

    隔板及具有其的软包动力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7170943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541458.1

    申请日:2017-0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4 H01M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板,包括用于设置于软包动力电池的相邻两个单体电芯的电芯主体之间的隔板本体和与隔板本体连接且用于嵌入电芯主体与汇流排之间的空隙中的填充部。本发明的隔板,通过设置可嵌入电芯主体与汇流排之间的空隙中的填充部,电芯在受到平行于极耳方向的机械作用力时,机械作用力可由隔板承担,从而消除了极耳因受到机械作用力而损坏的隐患,增加了电池的安全性,而且隔板大大增大了提高热传导效率的途径,提高了电池的热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软包动力电池。

    一种双层模组固定用栓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1957730U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20581936.9

    申请日:2020-04-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模组固定用栓接结构,包括电池模组、下层模组固定螺杆和上层模组固定螺杆,所述电池模组下端通过定位销插接在底座上,所述电池模组侧壁开设有台阶孔,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采用12个方形VDA标准模组固定,具有典型VDA模组的结构尺寸,设计为上下两层,每层各6个模组,24颗下层模组固定螺杆,24颗上层模组固定螺杆,下层电池模组安装完成后,其上表面略高出下层模组上表面,其上表面与上层电池模组下表面接触,用于支撑上层电池模组。模组固定结构标准化,简化了双层模组的设计,提高电池包内空间利用率,从而提升系统能量密度,栓接结构简单,宜于产线化生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塑件模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224158U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21626175.8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塑件模组结构,包括导热铝板,所述导热铝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板,所述导热铝板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定位板,所述导热铝板的一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与第一定位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导热铝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塑胶件,所述塑胶件与第二定位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塑胶件的中间位置一体成型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两侧和塑胶件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铜铝接头,能够对电池极耳进行保护,降低了电池极耳受力损伤的危害,另外通过设置塑胶件,电芯极耳在受到上层电池方向受力时,机械力由塑胶件承担,增加了电池的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隔板的及具有其的软包动力电池

    公开(公告)号:CN206947425U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20804712.8

    申请日:2017-07-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板,包括用于设置于软包动力电池的相邻两个单体电芯的电芯主体之间的隔板本体和与隔板本体连接且用于嵌入电芯主体与汇流排之间的空隙中的填充部。本实用新型的隔板,通过设置可嵌入电芯主体与汇流排之间的空隙中的填充部,电芯在受到平行于极耳方向的机械作用力时,机械作用力可由隔板承担,从而消除了极耳因受到机械作用力而损坏的隐患,增加了电池的安全性,而且隔板大大增大了提高热传导效率的途径,提高了电池的热性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软包动力电池。(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