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5085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844072.3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管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金属管件冲孔机,机架具有工作台,限位组件安装于工作台并适于限定方管,第一直线驱动装置设于工作台且输出端设有冲头,第二直线驱动装置设于工作台的上方且输出端设有推杆,推杆设有导向板,导向板设有倾斜的导向槽,限位板和推杆限位滑动连接,限位板设有可滑动的压柱,压柱设有滑动穿设于导向槽的导向杆,压柱设有凹槽,限位组件具有限位块,推杆在第一移动状态,推杆带动限位板向下移动,在第二移动状态,冲头穿设于所冲压的孔内,限位板止抵于限位块,冲头配合于凹槽。本发明的金属管件冲孔机实现了毛刺去除和冲头回位的同步,省时省力,提升了除毛刺时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08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57447.4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3/1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温度与机械载荷协同作用的PE失效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基于不同温度下、不同应变速率的PE管材拉伸性能试验,获得相应温度下、相应应变率的PE管材工程应力‑应变数据,进一步获得其真实应力‑应变数据。针对现有聚乙烯材料失效判据未虑及服役温度情况,改进Suleiman提出的双曲线本构模型,推导出环境温度‑外载荷协同作用的聚乙烯失效本构模型。本发明可以用于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速率下的聚乙烯力学性能预测,有效降低测试和试验成本;在工程实践中,对于不同服役环境下的聚乙烯埋地管道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70687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110183.2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的服役管道无损检测工艺验证模拟器,属于管道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上表壁固定有两个立板,两个立板对称设置;两个立板上共同开设有多个插槽,多个插槽沿X方向设置,两个立板的对称轴平行于X方向;还包括形状相同的插板A和插板B,插板A和插板B均能分别插设在其中一个插槽中;插板A和插板B的壁厚和材质有多种;设插板A、插板B、两个立板和底板围成的腔为Z;Z中设有介质填充袋,介质填充袋能充气膨胀并贴合腔Z的内壁,插板A或者插板B上设有缺陷。该装置利用插板A和插板B分别插于不同的插槽中,从而改变插板A和插板B之间的间距,用间距视为现场管道的内径。可以模拟出多种现场管道内径,避免了实验室中原先繁多的管道。
-
公开(公告)号:CN11364030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10886618.2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种设备的螺栓检测方法,通过历史检验数据和事故案例数据分析,得出不同种特种设备所对应的最有可能出现螺栓故障的关键连接部位;然后根据待检测设备的工作环境、使用工况、工作等级、历史检验和故障数据评估该设备的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的高低对关键连接部位的螺栓是否存在缺陷进行无损检测。本发明中,先找关键部位,然后结合工作环境、使用年限等状况评估风险等级,再根据风险等级的高低选择具体采用那些无损检测手段,大大检测提高效率,缩短检测时间,且根据前期的分析重点针对关键部位,能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快速、准确的检测到存在缺陷的螺栓。(56)对比文件邱巧.阵列涡流与超声相控阵技术在飞机铝合金蒙皮检测中的试验分析《.无损探伤》.2020,第44卷(第3期),15-20.赵扬.在役钢轨无损检测技术与系统的应用与发展《.无损检测》.第36卷(第3期),58-64.Park, JH.Vision-based technique for bolt-loosening detection in wind turbinetower《.WIND AND STRUCTURES》.2015,第21卷(第6期),709-726.王韦强;马官兵;王彬;汤建帮;曾晨明;许俊龙.核电厂围板螺栓超声检测技术研究.核动力工程.(第02期),1-4.王璋奇.螺栓应力测量的超声波法综述《.电力情报》.1994,第21-25页.
-
公开(公告)号:CN11479203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293149.8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7/1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熔合面缺陷聚乙烯管热熔接头安全评定方法,基于GB/T27512和聚乙烯管材特性,对热熔焊接过程出现熔合面未焊透缺陷进行安全评定;首先对聚乙烯管焊接缺陷进行缺陷表征,规则化处理;借助有限元软件模拟计算含缺陷接头极限载荷,依据极限载荷回归模型拟合得到极限载荷计算公式,用于计算在不同缺陷尺寸下的极限内压和极限弯矩,进而确立该缺陷下的安全评定曲线;在工程实践中,对评定含缺陷聚乙管熔接头地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79203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293149.8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7/1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熔合面缺陷聚乙烯管热熔接头安全评定方法,基于GB/T27512和聚乙烯管材特性,对热熔焊接过程出现熔合面未焊透缺陷进行安全评定;首先对聚乙烯管焊接缺陷进行缺陷表征,规则化处理;借助有限元软件模拟计算含缺陷接头极限载荷,依据极限载荷回归模型拟合得到极限载荷计算公式,用于计算在不同缺陷尺寸下的极限内压和极限弯矩,进而确立该缺陷下的安全评定曲线;在工程实践中,对评定含缺陷聚乙管熔接头地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85848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110220709.2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IPC: G01N29/265 , G01N2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储气瓶检测用的轨道及高压储气瓶检测装置,该高压储气瓶检测用的轨道用于在检测高压储气瓶时与检测装置上的第一滚轮相配合使检测装置沿待检测高压储气瓶运动一圈,该高压储气瓶检测用的轨道包括两个以上弧形的轨道单元,轨道单元首尾相接成圆环形,用于在使用时套设于高压储气瓶上,相邻两个轨道单元的连接处可拆卸的设置有连接件,用于连接两个轨道单元,轨道单元上开设有轨道槽单元,所有轨道单元上的轨道槽单元连接形成圆环形的轨道槽,用于在检测高压储气瓶时与检测装置上的第一滚轮相配合使检测装置上的第一滚轮在轨道槽内滚动。本发明提高了高压储气瓶检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20503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1158562.0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气井检测系统电缆自动收放卷排线防偏方法,包括步骤一、搭建电缆自动收放卷排线装置,步骤二、收放卷过程中自动纠偏。本申请中,通过设置摆动臂、两个霍尔接近开关,以及设置在摆动臂上的磁铁,形成第二电机转速闭环调节系统,控制器根据两个霍尔接近开关的信息实时调节第二电机转速,从而使卷筒转动速度与水平移动速度相匹配,实现正常收放卷线缆。
-
公开(公告)号:CN11285848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20709.2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IPC: G01N29/265 , G01N2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储气瓶检测用的轨道及高压储气瓶检测装置,该高压储气瓶检测用的轨道用于在检测高压储气瓶时与检测装置上的第一滚轮相配合使检测装置沿待检测高压储气瓶运动一圈,该高压储气瓶检测用的轨道包括两个以上弧形的轨道单元,轨道单元首尾相接成圆环形,用于在使用时套设于高压储气瓶上,相邻两个轨道单元的连接处可拆卸的设置有连接件,用于连接两个轨道单元,轨道单元上开设有轨道槽单元,所有轨道单元上的轨道槽单元连接形成圆环形的轨道槽,用于在检测高压储气瓶时与检测装置上的第一滚轮相配合使检测装置上的第一滚轮在轨道槽内滚动。本发明提高了高压储气瓶检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40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577648.5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T17/10 , G06F119/14 , G06F113/14 , G06F11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LM的压力管道元件支撑设计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三维制图软件绘制压力管道元件的三维结构图;步骤S2:在压力管道元件的弯曲部位设计实体结构做为实体支撑,然后在实体结构上设计块状支撑,保证压力管道元件悬垂面成形;在压力管道元件水平段的管路口部设计圆板实体结构;步骤S3:对设计的压力管道元件、实体结构和块状支撑进行工艺性检测,满足要求后进行排包、打印。本发明利用实体结构与块状支撑结合,降低了块状支撑的高度,提高变形控制效果,达到抑制压力管道元件变形的目的;同时,在提高支撑控制能力的同时,保留了块状支撑易去除、支撑性良好的优点,不增加后期支撑移除的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