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45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84052.2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IPC: F17C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液氢罐防晃装置,包括车载液氢罐和位于其内的防晃隔板固定导轨,所述防晃隔板固定导轨连接在车载液氢罐的内壁,且防晃隔板固定导轨与车载液氢罐的竖直中心面重合,防晃隔板固定导轨上滑动连接有防晃隔板,且防晃隔板可随车载液氢罐内液体的液位上下浮动,防晃隔板上下均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安装在防晃隔板固定导轨上。本发明利用防晃隔板固定导轨,使得车载液氢罐在液氢充注过程或者使用过程中,随着液氢储量的变化,防晃隔板可实现上下浮动,能够满足车载液氢罐不同液氢储量下的防晃需求;同时无需依靠其他内置部件,即可实现车载液氢罐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晃动时依靠液氢晃动的倾覆力达到防晃隔板的自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4930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94086.6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甲烷制氢的工艺,为了解决现有的天然气制氢的工艺存在成品液氢不易制备、保存、运输和制备成本高,且制备过程中产生的高纯度二氧化碳没有被利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天然气制氢的制备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脱硫反应器、蒸汽转化炉、中变反应器和分离塔,经分离塔分离后的氢气进入依次连接的变压吸附器、合成塔和冷却器,经分离塔分离后的二氧化碳注入注入井,二氧化碳与原油互溶后将地层原油驱替到生产井,蒸汽转化炉上具有用于向蒸汽转化炉内增补水蒸气的管道,合成塔上具有用于向合成塔内增补氮气的管道,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生产成本低、制备效率高、碳排放低和经济性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5943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34650.1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积绝热液氢球罐,包括液氢球罐和安装在其底部的支架,所述液氢球罐包括液氢球罐外壁和液氢球罐内壁。本发明设置纵向分隔板和横向多孔分隔板,有效解决膨胀珍珠岩填料在小幅度收缩时的空洞问题,同时增加整体结构强度,解决膨胀珍珠岩填料升温膨胀时的压力上升问题。在纵向分隔区顶部设置填料补充腔,同时由于膨胀珍珠岩填料能够通过横向多孔分隔板,所以在膨胀珍珠岩填料在大幅度收缩时,填料补充腔内部的填料将进行补充,防止在液氢储罐顶部产生明显空洞漏热点。设置气体冷冻器和内冷式吸附器,利用低温氢气的冷量梯度驱动气体冷冻器冻结和内冷式吸附器吸附影响绝热性能的气体,延长液氢球罐内部的真空度维持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0222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433695.2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IPC: F17C6/00 , F17C5/06 , F17C13/00 , F17C13/02 , F17C13/04 , F17D1/00 , F17D1/07 , F17D1/20 , F16L9/19 , F16L59/065 , F16L5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氢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液氢站BOG回收利用系统及方法,液氢站BOG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液氢槽车、液氢储罐、氢液化装置及氢气回收装置,液氢槽车通过液氢气液双相装卸管路与液氢储罐的出液口相连,液氢储罐的出气口通过BOG气相回收管路分别与氢液化装置及氢气回收装置相连,氢液化装置的出液口与液氢储罐的进液口相连。本发明合理回收液氢加注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BOG气体,实现了BOG氢气的完全回收和高效存储,且该系统及控制方案自动化程度较高,适用性较好,减少了运营人员现场的操作时间,减少了液氢槽车运输途中BOG等危险气体的超压排放或直接放散。
-
公开(公告)号:CN11872914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50676.3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碳纤维层包覆的储氢气瓶,属于储氢气瓶领域,包括储氢气瓶本体和包裹在储氢气瓶本体外壁的碳纤维层,所述储氢气瓶本体的外壁与碳纤维层之间设有光纤,光纤铺在储氢气瓶本体的外壁上;光纤与储氢气瓶本体的圆周外壁贴合;沿储氢气瓶本体的轴线方向观察,每条光纤呈非圆环形;光纤的端口能从储氢气瓶本体的轴线方向的一侧穿出碳纤维层。本碳纤维层包覆的储氢气瓶能够避免光纤因为“自紧”而被断裂。
-
公开(公告)号:CN1186004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33564.5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富氧燃烧发电的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系统,包括电解水制氢单元、富氧燃烧单元和燃煤锅炉;所述的电解水制氢单元包括发电系统、电解装置、氢气纯化装置、氢气储罐;所述的富氧燃烧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氧气纯化装置、富氧燃烧装置和二氧化碳捕集装置;本发明的富氧燃烧单元产生的电能与所述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同时并入电网给所述电解装置稳定供电,解决了单靠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因输出电能的波动导致的产氢量波动和电解槽系统寿命缩短问题。本发明在实现稳定能源供给制氢的同时,降低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并且充分利用高价值副产物,实现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同时,严控化石能源燃烧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4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13484.3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氦温区设备材料拉伸性能高效节能测试平台,包括依次连接的氦循环回收系统、氦气储罐、I级高纯氦供应系统、II级高纯氦供应系统、液氦供应系统、拉伸试验杜瓦、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所述的拉伸试验杜瓦为圆筒形结构,包括真空夹套绝热的容器,所述的容器内底部设置有液氦储存凹腔,所述的液氦储存凹腔内设置有拉伸试样装载台,所述的拉伸试样装载台通过反向支撑结构连接至外部动力机构,所述的容器的顶部设置有法兰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液氦浸泡式的超低温拉伸试验系统装置,不仅对气化的氦气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而且拉伸完成后,可以高效对拉伸杜瓦进行复温并短时间内即可更换试样进行下一样品的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82495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66201.5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IPC: G01M3/28 , G01M13/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阀门测试与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状态液氢阀门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其包括氦增压管路、高压氦气瓶、氦气开关阀、第一氦气减压阀、第一氦气截止阀、第一压力传感器。本发明中,通过对流经测试阀门前后液氢介质温度和压力参数的调控,除常规饱和态外,还可实现超临界氢、过冷态氢、跨临界氢等多种复杂工况的测试;通过对流经测试阀门前后液氢流量的调节,可以实现稳定流动和波动流动两种工况的测试;同时通过设置的氦质谱仪、流量计等装置,可以有效实现阀门内漏、外漏等测试内容。综合而言,本装置不但可以实现液氢阀门的常规测试,还可以实现多种复杂内容测试,同时具备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等优点,有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62475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99256.5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蒸发率的液氢储供系统,包括第一发电型氢换热器、第二发电型氢换热器和液氢储罐,所述液氢储罐上安装有氢气液化单元和液氢增压单元。本发明利用常规废弃的高品质氢冷量进行温差发电,具有无噪声、高可靠、长寿命等优点,并将产生的电能用于减少液氢蒸发损耗,大幅延长液氢介质的存储时间,提升系统整体经济性。设计了新型的发电型氢换热器,实现仲正氢转化、冷热源换热、温差发电等多种过程的高效集成,简化系统结构,具有显著的轻量化特征,此外,特定温度的冷热源还可维持温差发电片的效率稳定。根据氢储供系统的运行特性及温差发电的差异,设计多种运行模式,综合提升电能利用率,降低系统的整体蒸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2474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98932.7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储热型固态储氢装置,包括储氢腔和循环腔,所述储氢腔内部分别设有高导热密封壳体和加热结构,高导热密封壳体内设有储氢合金,储氢合金的前端连接有氢管路,氢管路上安装有氢气阀。本发明在氢气充注阶段,利用外部空气对储氢合金进行强制对流冷却,大幅提升储氢合金的储氢量。在氢气释放阶段,利用具有恒温放热特征的相变储热模块对储氢合金进行加热,顺利实现氢气释放,消除电加热方式等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并大幅提升固态储氢装置的安全性及储重比参数。设置了具有气体开关功能的防辐射板及循环泵,可实现不同加热功率的大范围调节,进行释氢速率的精确控制,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的特征,提升固态储氢装置的适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