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长铜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62657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46038.4

    申请日:2014-07-2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长铜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首先将二价铜盐水溶液与作为结构导向剂的高分子长链有机胺混合,在25~100℃下搅拌形成均匀分散的铜离子络合物;然后加入还原糖作为还原剂,充分搅匀后转移至烧瓶内,于100~150℃下油浴加热3~6h;将反应后混合物趁热离心,依次用去离子水、盐酸溶液和无水乙醇离心洗涤,即得到直径为30~70nm、长度为10~150μm的超长铜纳米线。本发明得到的铜纳米线直径均匀,纯度高,长径比大,柔韧性好,在透明导电膜、可弯折电子器件中有潜在应用前景。

    一种纳米复合Ag/CNTs一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2388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64633.9

    申请日:2014-02-2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复合Ag/CNTs一维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将碳纳米管浸入乙醇或丙酮中,利用超声分散处理后,喷涂在基体上,60℃下干燥;然后将喷涂了碳纳米管的基体置于离子溅射仪中的样品台上,以Ag为靶溅射电极,在溅射真空度10-1~10-3Mpa、溅射电流为10~30mA的条件下,溅射10s~2min,得到纳米银和CNTs的质量比为0.1~4:1的纳米复合Ag/CNTs一维材料。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可控,成品速度快,成本低;能够得到分散性好且负载量大的纳米复合Ag/CNTs一维材料。

    复合Ni、Co的核壳结构Cu基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78384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73776.6

    申请日:2014-02-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Ni、Co的核壳结构Cu基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能够获得Ni或Co与Cu的摩尔比为1:0.1~1,具有核壳结构,直径为60~90nm,长度15~20μm,颜色为灰色的,具有软磁性的、复合Ni、Co的核壳结构Cu基纳米线。镍包覆层或钴包覆层能保护铜;能有效的避免铜纳米线的氧化,同时,软磁性镍、钴的引入可使铜纳米线具有磁性,方便在磁场下定向排布。所述方法过程简单,容易扩大化生产,成本低。

    一种基于DPoS高容错分层共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1027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1112959.3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DPoS高容错分层共识方法。通过分层逐层对故障节点进行筛选,第一层通过对网络所有节点进行分组,选出提名节点,对筛选出的恶意节点进行处罚,第二层是对选出所有组内决议节点进一步分组而构成议长组,选出提名节点,对筛选出的恶意节点进行处罚,完成共识,奖励除出块节点各个参与共识的节点。提高了当前共识的容错率,采用动态积分权重提名方法,按积分权重提名保证了节点按参与共识付出算力当选超级节点的可能性,在新一轮共识中,通过对上一轮出块节点积分重置使整个网络不会因积分出现两级分化而破坏系统的公平性。

    一种连续合成铜纳米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6268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362522.6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合成铜纳米线的方法。将氢氧化钠溶液、水合肼溶液、二价铜盐与乙二胺的混合水溶液连续通入到反应器中,随着反应器中反应液向上流动,还原出的铜纳米线边上浮边生长,最后停留在反应液上部,每隔6~12h捞出浮在上层的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即可得直径为80~120nm、长度为10~40μm铜纳米线。循环池中的氢氧化钠经在线检测调控其浓度后回流至反应器中循环利用。本发明工艺、设备简单,通过氢氧化钠的循环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可连续化生产,易规模化应用;所得铜纳米线形貌均匀,长径比大。

    一种连续合成铜纳米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62680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62522.6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合成铜纳米线的方法。将氢氧化钠溶液、水合肼溶液、二价铜盐与乙二胺的混合水溶液连续通入到反应器中,随着反应器中反应液向上流动,还原出的铜纳米线边上浮边生长,最后停留在反应液上部,每隔6~12h捞出浮在上层的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即可得直径为80~120nm、长度为10~40μm铜纳米线。循环池中的氢氧化钠经在线检测调控其浓度后回流至反应器中循环利用。本发明工艺、设备简单,通过氢氧化钠的循环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可连续化生产,易规模化应用;所得铜纳米线形貌均匀,长径比大。

    一种具有螺旋形加强热管的纳米流体集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0836542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0993606.2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螺旋形加强热管的纳米流体集热器,包括相变蓄热箱和集热单元,集热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真空导热管,真空导热管包括封闭式的热管,热管套有集热层的一端为热管蒸发端,另一端插入相变蓄热箱内为热管冷凝端;热管内设有螺旋强化冷凝器,且热管内填充有纳米流体作为导热工质,本发明以纳米流体为工作介质能够有效提高太阳能集热效率。

    一种具有螺旋形加强热管的纳米流体集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0836542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10993606.2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螺旋形加强热管的纳米流体集热器,包括相变蓄热箱和集热单元,集热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真空导热管,真空导热管包括封闭式的热管,热管套有集热层的一端为热管蒸发端,另一端插入相变蓄热箱内为热管冷凝端;热管内设有螺旋强化冷凝器,且热管内填充有纳米流体作为导热工质,本发明以纳米流体为工作介质能够有效提高太阳能集热效率。

    一种基于DPoS高容错分层共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1027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112959.3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DPoS高容错分层共识方法。通过分层逐层对故障节点进行筛选,第一层通过对网络所有节点进行分组,选出提名节点,对筛选出的恶意节点进行处罚,第二层是对选出所有组内决议节点进一步分组而构成议长组,选出提名节点,对筛选出的恶意节点进行处罚,完成共识,奖励除出块节点各个参与共识的节点。提高了当前共识的容错率,采用动态积分权重提名方法,按积分权重提名保证了节点按参与共识付出算力当选超级节点的可能性,在新一轮共识中,通过对上一轮出块节点积分重置使整个网络不会因积分出现两级分化而破坏系统的公平性。

    一种多功能靠背及集体宿舍用床

    公开(公告)号:CN210204080U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20790979.5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nventor: 董宇航 李政 李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靠背及集体宿舍用床,包括支架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支架装置包括底板、三角形圆管和横梁,所述底板两侧设有三角形圆管,所述底板两侧设有呈弧形向内翻起的侧边,所述侧边用于三角形圆管底部的定位,所述横梁两端分别通过螺栓挂钩与两个所述三角形圆管顶部连接;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帆布主体和支撑杆;所述帆布主体两侧设有单开口道,所述单开口道内插入支撑杆一端,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帆布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帆布主体两侧设有均匀分布的孔环;每个所述螺栓挂钩上安装大圆环,每个所述大圆环与一侧的孔环通过绳连接。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可方便进行调整、附带有置物的功能的床用靠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