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2591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810648233.0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冷热电联供系统,包括缸套水余热回收子系统、双联合朗肯循环余热回收发电子系统、聚光分频光伏光热装置、热泵循环供热/供冷子系统、AC/DC逆变器、控制器、DC/AC逆变器、蓄电池,利用天然气在内燃机中燃烧产生电力,回收内燃机产生的高温烟气余热和高温缸套水余热用于发电;利用太阳光通过聚光和分频技术,将部分太阳光用于光伏电池发电,本发明具有能量利用效率高,能量利用方式合理;不受地区、气候、时间变化的影响,可实现稳定能量输出的同时又能根据用户需求实现个性化能量输出;结构紧凑、易于模块化安装;实现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结合,达到节能减排与保护环境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92838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42723.4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F24F5/00 , F24F12/00 , F24S20/00 , F24S10/40 , F24S10/70 , F24S23/70 , F24S70/225 , C02F1/14 , C02F1/08 , H02S40/4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制冷单元、太阳能集热-膜蒸馏一体化装置、海水供给系统、盐水存储箱、热水泵送系统、淡水存储箱和真空系统;所述冷凝器冷却水进口与海水供给系统连接,所述冷凝器冷却水出口与太阳能集热-膜蒸馏一体化装置,所述冷凝器释放出制冷剂的热量用于海水预热;所述太阳能集热-膜蒸馏一体化装置包括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和管壳式换热器;所述管壳式换热器与热水泵送系统闭环连接,所述冷凝器冷却水出口通过若干串联的所述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后与盐水存储箱连通。本发明能够利用太阳能建筑屋顶技术为居民提供淡水、生活热水和空调用电等的供应,解决传统能源为用户供能时带来的资源缺乏和环境污染问题等。
-
公开(公告)号:CN110374702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519370.9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水蓄能调控的生物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包括生物质直燃热水锅炉子系统、有机朗肯循环发电子系统和抽水蓄能调控子系统,生物质直燃热水锅炉子系统通过蒸发器与有机朗肯循环发电子系统耦合,有机朗肯循环发电子系统与抽水蓄能调控子系统耦合,将有机朗肯循环发电子系统产生的电能既能供给生活和工业用电,也能将多余的电量利用抽水蓄能。本发明所设计的系统在运用燃烧生物质进行取暖或集中供热过程中,通过增加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和抽水蓄能调控子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能源的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5953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51020.3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F01K23/00 , F01K23/10 , F01K27/02 , F01K25/10 , F02C3/28 , C10J3/20 , C10J3/84 , C10J3/72 , C10J3/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气化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包括气化发生装置、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和高温燃烧发电系统,气化发生装置的气体输出管路连接高温燃烧发电系统,为高温燃烧发电系统提供燃烧原料;在气体输出管路上设有余热回收发电系统,余热回收系统利用气化发生装置所产生的高温气体进行发电。本发明利用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对气化气体进行降温并利用该能量进行发电,在高温燃烧发电系统内分成两级发电系统,充分利用一级发电后剩余能量,实现能量的分级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368977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425569.7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泵联合污泥干化系统,包括太阳能供热子系统、干燥装置子系统、光伏供电子系统、太阳能热水热泵子系统和除湿热泵子系统,太阳能供热子系统分别为干燥装置子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热泵子系统提供高温的湿热空气;干燥装置子系统对湿污泥进行干燥,并且将排除的湿热空气输入到除湿热泵子系统,所述除湿热泵子系统对湿空气进行干燥后输入到太阳能供热子系统,循环利用余热;太阳能热水热泵子系统接收太阳能供热子系统输入的湿热空气,并将湿热空气转换为高温干热空气后输入到干燥装置子系统内;光伏供电子系统分别为太阳能热水热泵子系统和除湿热泵子系统供能,能够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率,降低污泥干化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425713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478247.2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气液分离与双级蒸发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包括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和气液分离器系统;所述气液分离器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冷凝器、第一泵、第二泵和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一泵通过管道依次与第一换热器、气液分离器、第二泵、第二换热器、一个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和冷凝器闭环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另一个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另一个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输出端与冷凝器连接;所述管道内填充混合有机工质。本发明可改变混合工质的混合浓度,即使其工质能在热源温度变化时也能得到与热源温度匹配的系统最佳的热效率,从而提高的能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826679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044784.0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预热的串联式双级蒸发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包括第一级蒸发系统和第二级蒸发系统,第一级蒸发系统包括工质泵A,工质泵A的出口连接蒸发器A的工质入口,蒸发器A的工质出口与膨胀机A的入口相连,膨胀机A与发动机A相连,带动发电机发电,膨胀机A的乏汽出口与膨胀机B的蒸汽入口相连;第二级蒸发系统包括工质泵B,工质泵B的出口连接回热器的工质入口,回热器的工质出口连接蒸发器B的工质入口,蒸发器B的工质出口与膨胀机B的蒸汽入口相连,膨胀机B与发电机B相连,膨胀机B的乏汽出口与回热器的乏汽入口相连,回热器的乏汽出口与冷凝器入口相连;冷凝器的出口分别连接工质泵A和工质泵B的入口,实现对余热的梯级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9780892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44868.4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温余热回收用有机朗肯循环套管式换热器,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置于外管内部,二者同轴设置,且内管和外管呈U型布置;外管与外U型连接管通过外管封头连接,内管与外管之间为冷却工质腔,外管的两端分别设置分进气连通管和分出气连通管,分别与主进气连通管、主出气连通管连通;内管采用外凸式非对称式波节管;本发明所提出的套管式换热器提高综合传热效率,同时降低波节管换热器在高危行业应用时在役检测的调试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31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361186.8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H01M8/04014 , H01M8/0408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22 , H01M8/040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焰辅助燃料电池发电与供热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预混燃装置、富燃燃烧装置和燃料电池发电装置,预混燃装置、富燃燃烧装置和燃料电池发电装置置于贫燃燃烧装置腔体内,在预混燃装置的端部设有混合气体输入管,且输入管穿过贫燃燃烧装置的一个侧端面,在该输入管上设有流量控制器B,在贫燃燃烧装置的外壳上设有径向延伸到富燃燃烧装置腔内的点火装置,在贫燃燃烧装置的外壳靠近点火装置处还均匀设置若干个进气口,进气口上设有流量控制器A;贫燃燃烧装置的另一个侧端面上设有传热管道;燃料电池发电装置连接用电器,本发明能够有效的解决燃料电池末端剩余燃料未充分利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083253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10335839.4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能源利用领域,提供一种农林废弃物与海藻分段共催化热解制油的装备和方法。以海藻粉和农林废弃物粉混合为原料,将HZSM‑5粉末浸渍在含镓的前驱体溶液中再浸渍在含镍或硅的前驱体盐溶液中得复合催化剂。载气首先从加热段一顶部进入;原料经过螺旋输送机送至加热段一,不凝气上升到加热段一的凸起段,其中催化剂置于凸起段催化剂垫层上,热解后插片隔板翻转180°从而使低温产物落到加热段二中,载气从加热段二底部进入。加热段二的出口处的凸起段内有自制复合催化剂的垫层。反应残留焦炭通过翻转不锈钢载物网收集在收集罐中,挥发分冷凝后收集在集液器中。利用该工艺生成低氧高品质生物油,可提高转化效率,并有效减缓分子筛的积炭失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