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5568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1070867.5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IPC: G06F30/20 , G06Q10/047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多载运工具的通勤交通碳排放空间分布估算方法,包括获取城市通勤交通多源运输数据;构建燃料驱动类载运工具的碳排放计算模型;构建电力驱动类载运工具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基于改进时间阻抗的交通流量K短路分配方法;搭建碳排放空间分布评估算法框架并进行测定。本发明针对现有城市通勤交通碳排放计算模型存在的个体出行轨迹数据难以获取、拟合数值过于宏观以及较少考虑电力驱动载运工具等问题,以城市用地、路网和交通需求数据为基础,依托载运工具的能源驱动类型、技术经济特征和运行服务参数构建城市通勤交通碳排放测算体系,掌握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助力低碳城市交通系统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537470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91014.9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通勤交通选择行为效用参数动态标定模型方法,包括获取城市社会经济及交通数据资料;构建非线性城市通勤出行效用函数;构建运输方式效用关键指标测算公式;构建出行选择效用项参数寻优标定模型,模型优化目标为通过校验各个小区每种方式的出行分担率和城市全局方式占比之间的偏差;搭建参数动态标定算法框架并进行求解。本发明在不借助个体问卷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一种非线性通勤方式选择效用函数,细分各方式指标特征和测算方法,并基于此针对效用项参数设计一种高效可靠的动态标定算法,以提升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出行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1765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72520.1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共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可达性和节点重要度的轨道交通网络优化方法,包括获取AFC刷卡数据、车站的站间OD客流量、站点就业和居住人口总数、站点周边公交站台的数量以及公交站台运营线路数、客流量和城市居民出行方式分担率数据;建立Space L模型,节点代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边代表与车站连接的区间线路;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可达性计算模型;构建节点重要度计算模型;对可达性进行目标函数优化;对节点重要度进行目标函数优化,并构建综合优化模型;确定网络优化策略。本发明从站点可达性和节点重要度两个维度建立轨道交通网络优化模型,为交通网络结构优化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46163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19373.1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IPC: B62J9/23 , A61L2/22 , A61L2/26 , A61L2/24 , G01D21/02 , G08B21/02 , G08B21/24 , A42B3/04 , B62J9/30 , B62J9/27 , B62J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共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享电单车用智能头盔系统,包括头盔篮、锁具、固定滑轨和消毒装置,头盔篮安装共享电单车的后车座位置,用于存放头盔;锁具包括锁头和锁扣,锁头安装在头盔篮篮体上,锁扣安装在头盔篮封盖上,通过锁具的锁头和锁扣连接,使头盔篮处于上锁状态;固定滑轨安装在头盔篮内部底面,使头盔固定在头盔篮内;消毒装置安装在头盔篮内,用于头盔的消毒。本发明应用于头盔的日常存放、实现头盔消毒杀菌、约束乘客正确佩戴头盔、夜间安全警示、超速报警和摔倒报警功能,以提高共享电单车出行比例和出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8512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26895.3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共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与公交、共享非机动车智能接驳信息显示系统,公交车载模块用于统计公交车的位置信息和车内乘客人数;公交站台模块接收数据并筛选集成后传输给信息显示模块;共享非机动车模块主要是统计站点的可借用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车数量;信息显示模块将接收到的信息集成并与显示屏对应,通过显示屏显示地铁站周围公交车、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车接驳换乘信息。本发明实时为出站乘客显示周围公交车到站信息和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的停放位置信息和可借用车辆数信息,以提高地铁与公交、共享非机动车接驳出行比例,从而达到缓解城市交通问题、降低交通系统碳排放量、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545568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70867.5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多载运工具的通勤交通碳排放空间分布估算方法,包括获取城市通勤交通多源运输数据;构建燃料驱动类载运工具的碳排放计算模型;构建电力驱动类载运工具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基于改进时间阻抗的交通流量K短路分配方法;搭建碳排放空间分布评估算法框架并进行测定。本发明针对现有城市通勤交通碳排放计算模型存在的个体出行轨迹数据难以获取、拟合数值过于宏观以及较少考虑电力驱动载运工具等问题,以城市用地、路网和交通需求数据为基础,依托载运工具的能源驱动类型、技术经济特征和运行服务参数构建城市通勤交通碳排放测算体系,掌握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助力低碳城市交通系统建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