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冷却系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4063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26910.1

    申请日:2024-0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水冷却系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通过设置加长部和连接组件,在进行海水冷却系统的密性试验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泵压组件,可完成对短接管和第一道阀的密性试验。在进行坞内系泊试验需要将江水送入海水冷却系统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江水泵入组件,可完成坞内系泊试验。在试验完成后,可以通过将加长部连同连接组件一起从短接管上切割下来,并移出海水阀箱。综上所述,在进行系泊试验时,可以实现在坞内将江水引入船舶海水冷却系统。同时,在进行密性试验时,无需额外制作罩壳,并且加长部的体积较小,在切割时更加方便,进而节省了试验时间,减轻了试验工作量。

    一种船用主机滑油泵的模拟工装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70649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0867376.7

    申请日:2022-07-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船用主机滑油泵的模拟工装及其安装方法。所述模拟工装包括:底板;第一管体,其通过连接板连接在底板上;连接板、第一管体、盖板和底板的中心线重合,且高度之和为主机滑油泵的高度;第一套环,套设在第一管体上并能够在第一管体的轴心方向上进行位置调节;第二管体,安装于第一套环上,其轴心与第一管体轴心垂直;第二套环,包括套入端和自由端;套入端自第二管体套入并能够使第二套环在第二管体的轴心方向上进行位置调节,自由端安装有能够封堵第二套环的固定板;模拟法兰,安装在固定板上,模拟法兰在第一管体径向方向的外端面与第一管体轴心的距离为主机滑油泵中泵出口法兰与主机滑油泵轴心的距离相等。

    一种码头堤坝的防汛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1900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37440.5

    申请日:2022-08-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码头堤坝的防汛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防汛门、多个连接架及地面固定机构。防汛门连接于相邻两个防汛墙之间。多个连接架沿防汛门的长度方向布置,设于防汛门两端的连接架将防汛墙与两个防汛门固定连接,设于防汛门中部的连接架将两个防汛门固定连接。地面固定机构固定于码头的地面上,地面固定机构通过第一紧固绳索与第一耳板固定连接。本申请通过防汛门和多个连接架的设置,能够有效延长防汛墙的寿命,保证防汛装置的稳定性和强度。固定于码头底面的地面固定机构能够增加码头堤坝的防汛装置的抗潮水冲击能力。因此,本申请能起到良好的防汛作用,延长防汛墙的使用寿命,结构固定牢靠,抗潮水冲击能力突出,利于推广使用。

    一种高弹性联轴器的安装调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771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200204.X

    申请日:2024-08-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弹性联轴器的安装调试方法,包括:船舶轴系,船舶轴系包括依次连接的螺旋桨轴、中间轴模块、推进电机的输出轴,方法包括:对螺旋桨轴和中间轴进行对中校正,使得螺旋桨轴和中间轴位于同一水平线;将调试轴体安装于中间轴和推进电机的输出轴之间;对调试轴体与中间轴和推进电机的输出轴进行对中校正,使得调试轴体与中间轴和推进电机的输出轴均位于同一水平线;将调试轴体从中间轴和推进电机的输出轴之间取出,并将高弹性联轴器安装于中间轴和推进电机的输出轴之间。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在进行轴系对中时,使得各向对中偏差在允差值范围内,提高了轴系对中效率,解决船舶电力推进装置高弹性联轴器的安装过程中对中困难问题。

    一种船舶一体化擦窗平台、建造方法及船舶

    公开(公告)号:CN11796306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91421.8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船舶一体化擦窗平台、建造方法及船舶,一体化擦窗平台包括平台基座框架、栏杆框架、电气设备支架、电气设备、翻盖检修门、线缆绑扎件和线缆。电气设备支架、电气设备、线缆绑扎件和线缆等都集成于平台基座框架及栏杆框架上,形成一体化擦窗平台,后续直接将一体化擦窗平台吊装至驾驶室的前壁即可,无需再搭脚手架安装电气设备支架和电气设备。一体化擦窗平台上已经完成了初步线缆敷设,平台吊装后,也无需假设脚手架,工作人员只需站在平台基座框架上,将翻盖检修门打开,将翻盖检修门下方线缆绑扎件上的线缆解开进行线缆敷设即可。综上,本申请将擦窗平台的设备安装和线缆敷设工作简化,节省成本,缩短周期,提高安全性。

    一种码头堤坝的防汛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1900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1037440.5

    申请日:2022-08-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码头堤坝的防汛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防汛门、多个连接架及地面固定机构。防汛门连接于相邻两个防汛墙之间。多个连接架沿防汛门的长度方向布置,设于防汛门两端的连接架将防汛墙与两个防汛门固定连接,设于防汛门中部的连接架将两个防汛门固定连接。地面固定机构固定于码头的地面上,地面固定机构通过第一紧固绳索与第一耳板固定连接。本申请通过防汛门和多个连接架的设置,能够有效延长防汛墙的寿命,保证防汛装置的稳定性和强度。固定于码头底面的地面固定机构能够增加码头堤坝的防汛装置的抗潮水冲击能力。因此,本申请能起到良好的防汛作用,延长防汛墙的使用寿命,结构固定牢靠,抗潮水冲击能力突出,利于推广使用。

    一种设备转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882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72107.2

    申请日:2023-0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转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设备转运装置包括登船梯、升降梯、工艺孔平台和登船通道,通过将升降梯与登船梯组合使用,节省了现场设备吊运空间以及吊车资源;在船舶大舱的侧壁上设置工艺孔平台,工艺孔平台与登船梯之间设置有登船通道,能够将设备直接运送至船舶大舱内,节省了转运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用于运送设备的轿厢的顶部能够防雨,减少了设备转运时被淋湿的风险,使雨雪天气转运货物更加便利;升降梯和登船梯的高度可调节,从而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船舶大舱;此外,登船梯底部放置有压铁,升降梯底部设置有弹簧和保护围栏,工艺孔平台中设置有卷帘门和防护围栏,从而保证了该设备转运装置的安全稳定性。

    一种船用主机投油工装管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0632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45453.5

    申请日:2023-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用主机投油工装管及使用方法,该投油工装管可用于油位测量或投油,包括回油接管及测量管,回油接管连通至滑油循环舱。当进行油位测量时,测量油尺穿过测量管及回油接管进入滑油循环舱,通过油尺读数测量油位;当进行投油时,将测量管卸下,将临时回油管连接至回油接管的上端,滑油循环舱的油在油泵的带动下进入待清洗管路,清洗后的油经过临时滤器、临时回油管及回油接管直接回到滑油循环舱,形成循环。整个投油系统不经过主机,不与主机发生关联,从而使主机的安装和主滑油管系投油工作同时施工,相互间没有了制约,从而缩短对主机投油周期。同时,也不会对主机内部造成污染,保持内部构件清洁。

    一种登船梯与升降梯一体化吊运的组装结构及吊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9717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03574.2

    申请日:2025-0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登船梯与升降梯一体化吊运的组装结构及吊运方法,该组装结构包括共用基座、并排固定于共用基座上的登船梯及升降梯,升降梯与登船梯之间通过水平拉杆和斜拉杆固定连接,从而调整升降梯与登船梯的距离,以保证升降梯的垂直度。登船梯还装有主承重吊马,四只主承重吊马位于同一水平面,用以布置吊车的主钩。登船梯的顶部设置调平吊马,调平吊马烧焊在登船梯主钢管结构的外延管上,用以布置吊车的辅钩,调平吊马与主承重吊马吊装时共同使用,以保证登船梯与升降梯一体化吊运。本发明通过升降梯与登船梯一体化组装,避免了拆除后、移位再组装的弊端,减少了拆装总组费用的同时也节省了再组装周期上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

    集装箱船机舱棚分段建造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5493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24816.3

    申请日:2024-03-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集装箱船机舱棚分段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集装箱船机舱棚分段内的平台层、穿过平台层的第一舾装件以及与穿过平台层的第一舾装件相连接的第二舾装件;以第一舾装件和第二舾装件为组合确定舾装件组合单元,并建造舾装件组合单元;以第一舾装件和第二舾装件所占据区域划分舾装件组合单元分段和非舾装件组合单元分段;将舾装件组合单元安装于舾装件组合单元分段;将舾装件组合单元分段与非舾装件组合单元分段合拢得到集装箱船机舱棚分段。采用穿过平台层的第一舾装件及与穿过平台层的第一舾装件相连接的第二舾装件作为舾装件组合单元,减少总组阶段需要对各分段的第一舾装件进行合拢焊接的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