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2257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77096.4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5/115 , G01N33/53 , G01N33/533 , G01N33/543 , G01N33/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截短适配体的双模式纳米传感器及其在检测辣椒素中的应用。本发明基于截短适配体Cap‑1‑2通过无酶等温双重扩增介导的动态DNA系统,首次构建双模信号的免疫层析适配体传感器,实现对CAP的灵敏检测。荧光探针嵌入G‑四链体表现出出色的荧光信号,可对高通量的食用油样品进行高效检测。胶体金连接Mg2+的三接头脱氧核酶裂解的生物素化DNA(DS‑B),并在侧流层析试纸条上表现出出色的比色信号。该比色法可在护理点实现即时检测(POCT)。且该双模式纳米传感器检测信号为0.054ng/mL,回收率为89.44%‑98.77%,可用于实际样品检测。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该双模式纳米传感器具有更高的通量、更好的便携性和更高的灵敏度,在食品领域的快速检测具有巨大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482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65594.6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H和ATP双重响应性纳米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pH和ATP双重响应性纳米抗菌剂包括MXene‑NH2纳米片基底和负载在所述MXene‑NH2纳米片基底上的ZIF‑90@ICG纳米颗粒。本发明提供的pH和ATP双重响应性纳米抗菌剂MXene/ZIF‑90@ICG能够响应细菌感染微环境中的pH和ATP进行自适应性释放抗菌因子MXene、ICG和Zn2+。在NIR激活下,可产生高水平的ROS和较好的热稳定性以实现PDT&PTT高效抗菌,同时加速ICG和Zn2+的释放联合金属离子抗菌模式进一步增强抗菌效果,有效避免了产生细菌耐药性和过高温度导致组织热损伤的问题,并且MXene的引入有效改善了制备的纳米抗菌剂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让其作为纳米喷雾成为可能。pH和ATP双重响应性纳米抗菌剂MXene/ZIF‑90@ICG在NIR辐照下实现自适应‑多模式PDT/PTT/Zn2+协同、广谱和高效的抗菌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102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29509.8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适配体基试纸条双模式检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方法。本发明将AuNRs/PDA与链霉亲和素溶液混合均匀,振荡孵育,加入生物素修饰的适配体Bio‑Apt再次孵育,获得AuNRs/PDA‑Apt信号探针;组装包含样品垫、硝酸纤维素膜、吸水垫和聚氯乙烯底板的试纸条;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预先包被牛血清蛋白‑靶标结合物和SA‑Bio‑cDNA,分别形成测试线T线和控制线C线;将含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溶液与Au NRs/PDA‑Apt信号探针混合孵育,滴于到试纸条的样品垫上反应,检测观察比色强度和光热强度,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本发明首次构建的Au NRs/PDA介导的双模式检测显著提高了抗生素分析的灵敏度和实用性,显著提升了侧流层析试纸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2428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10834.7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球的黄曲霉毒素M1适配体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本发明利用适配体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便携性的特点,采取适配体与AFM1同时竞争法,构建了一种基于AuNPs的黄曲霉毒素M1适配体横向流动试纸条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当中,在保证灵敏度的基础上,具有检测快速、批次稳定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80689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18395.8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粘附沉降作用的纳米抗菌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纳米抗菌材料包括ZIF‑90纳米骨架,负载于ZIF‑90纳米骨架内的光敏剂以及连接在ZIF‑90纳米骨架上的酯化香菇多糖。本发明的IR780@ZIF‑90‑AceLNT可以通过表面的AceLNT粘附细菌并在IR780@ZIF‑90纳米颗粒的重力作用下实现细菌聚沉;随后,通过对细菌聚集微环境中低pH和高ATP的自主响应,裂解ZIF‑90骨架释放Zn2+,同时IR780也从IR780@ZIF‑90‑AceLNT中释放,与Zn2+共同发挥抗菌作用,在NIR辐照作用下通过光动力/光热协同作用增强IR780@ZIF‑90‑AceLNT的抗菌性能。因此,本发明的纳米抗菌材料对细菌,特别是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良好的粘附‑沉降‑抗菌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06792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284668.4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溶性钙钛矿纳米晶的适配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花生过敏原检测中的应用,属于食品安全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适配体做为花生过敏原Arah1的识别分子,与传统的免疫分析方法中使用抗体作为识别分子相比,本发明使用的适配体稳定性高、制备成本低、易于标记,对花生过敏原Arah1蛋白具有高度亲和力和高度选择性。本发明中构建的Apt‑PNCs@cDNA‑MNPs传感器通过识别探针(Apt‑PNCs)和磁分离探针(cDNA‑MNPs)直接杂交而成,制备流程简单,且与待检测样品孵育后,经磁分离后即可测定上清液中荧光信号,可大大缩短检测时间,具有快速、经济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6090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538606.1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5/115 , C12Q1/6806 , C12Q1/68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特异性识别辣椒素的核酸适配体及其筛选方法的建立与鉴定,属于食品安全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公开了一种基于Capture‑SELEX特异性结合辣椒素的核酸适配体,具体筛选的方法为利用Capture‑SELEX技术对辣椒素适配体进行筛选,经过15轮筛选,通过高通量测序监测筛选进程,高通量测序分析得到两条适配体Cap‑1和Cap‑2,然后利用等温滴定量热技术(ITC)和荧光猝灭法对获得的两条适配体进行亲和力、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分析,最终获得一条能够以高亲和力和特异性识别辣椒素的核酸适配体Cap‑1。本发明制备的适配体在检测食品中辣椒素含量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