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4357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1095205.2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1B21/32 , G06F30/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坝的变形辨识方法及装置,属于混凝土坝的变形监测技术领域,能够基于预测形变与稳健距离,辨识混凝土坝变形监测值是否为离群值。该方法通过设定残差阈值、稳健阈值对混凝土坝的变形监测中产生的离群值进行辨识,减少离群值错判、误判的情况,提高辨识变形离群值的准确度,在分析混凝土坝变形研究中较为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4357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95205.2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1B21/32 , G06F30/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坝的变形辨识方法及装置,属于混凝土坝的变形监测技术领域,能够基于预测形变与稳健距离,辨识混凝土坝变形监测值是否为离群值。该方法通过设定残差阈值、稳健阈值对混凝土坝的变形监测中产生的离群值进行辨识,减少离群值错判、误判的情况,提高辨识变形离群值的准确度,在分析混凝土坝变形研究中较为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98666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74783.5
申请日:2025-04-1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板堆石坝水下裂缝性态的识别方法,包括:获取原始监测数据和面板堆石坝竣工图,进行预处理;构建堆石体渗透‑力学耦合状态模型,得到状态场和不确定性场;基于状态场和竣工图,通过面板变形与应力分析,得到面板变形场和应力场;利用变形场、应力场和水下检测数据,通过裂缝特征提取与可视化,得到裂缝性态综合报告。本发明引入渗透‑力学耦合状态指标,实现堆石体状态空间分区,提高了变形场重构准确性,为大坝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55629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120512.X
申请日:2025-01-2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高坝水下缺陷测量方法,包括:获取水流速度数据、水压数据和水质浑浊度数据,采用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进行预处理,构建水动力场特征模型;然后基于水动力场特征模型和检测目标区域数据生成初始轨迹,结合动力学约束条件进行轨迹优化和稳定性评估;接着根据浑浊度影响和轨迹参数调整声呐参数进行数据采集;再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时空对齐,采用注意力机制进行特征融合和优化;最后进行多尺度一致性验证和精确定位映射,得到最终缺陷检测结果。本发明解决了复杂水下环境中缺陷检测精度和可靠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5024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70853.6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5 , G06F18/10 , G08B21/18 , G06F18/2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心墙堆石坝坝顶裂缝的早期识别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时空索引结构标记InSAR数据、无人机倾斜摄影数据和三维激光扫描数据,采用动态多维阈值系统进行异常值清洗,通过分段自适应标准化处理单元和时空配准单元处理得到配准数据集;利用概率张量分解提取局部特征,结合图谱熵计算构建全局特征矩阵,通过多维概率组合得到融合特征集;基于层次化稀疏表示构建多层级预警指标,采用概率迁移矩阵识别临界状态,通过自适应阈值网络和概率组合判别确定预警等级;采用组合验证矩阵进行多维验证,通过多目标优化网络和增量学习矩阵实现系统优化与更新。本方法提高了裂缝早期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4418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59509.X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1/88 , G01B21/00 , B08B1/20 , B08B1/12 , B02C13/14 , E02D15/02 , E02B1/00 , E02B3/16 , E02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区域水下混凝土面板裂缝分段检测填充方法及装置,包括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上设有图像采集系统、推进系统,以及检测作业系统,所述分段检测作业系统包括:吸附部;分段装配罩,设于机器人主体的一侧且通过伸缩设备一与机器人主体连接;装配部,所述装配部的外壁设有观通系统;以及,填充部,设于装配部的外壁。本发明通过分段检测作业系统中的吸附部配合分段装配罩使得机器人主体固定在混凝土面板上对混凝土面板进行分段,最后再通过驱动机构、装配部和观通系统实现对分段区域混凝土面板上的裂缝进行全面检测,该种方式具有检测精度更高,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可靠性高、劳动强度小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46566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0573370.4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D21/02 , G01D11/30 , G01D11/24 , G01D11/16 , G01D11/00 , G01S19/14 , G05D1/02 , B08B1/00 , H04N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远程水库水情监测预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动力装置为整体装置在水库中的移动提供动力,通过控制PC机控制集成监测预警装置的三维方向移动,同时通过GPS定位装置记录集成监测预警装置在水库中的地理坐标。集成监测预警装置包括浊度、电导率、流速及静水压力等四个监测模块。浊度监测模块利用感光传感器测量激光发射器产生的激光经过透镜后形成的散射光束在水中的散射程度获取水库水体浊度,电导率监测模块通过测量水库水体电阻获取水库水体电导率的监测信息,流速监测模块通过激光粒子成像技术观测水体中颗粒的位移实现对水库水体的流速监测,静水压力监测模块利用应力传感设备实现水库静水压力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46566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573370.4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D21/02 , G01D11/30 , G01D11/24 , G01D11/16 , G01D11/00 , G01S19/14 , G05D1/02 , B08B1/00 , H04N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远程水库水情监测预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动力装置为整体装置在水库中的移动提供动力,通过控制PC机控制集成监测预警装置的三维方向移动,同时通过GPS定位装置记录集成监测预警装置在水库中的地理坐标。集成监测预警装置包括浊度、电导率、流速及静水压力等四个监测模块。浊度监测模块利用感光传感器测量激光发射器产生的激光经过透镜后形成的散射光束在水中的散射程度获取水库水体浊度,电导率监测模块通过测量水库水体电阻获取水库水体电导率的监测信息,流速监测模块通过激光粒子成像技术观测水体中颗粒的位移实现对水库水体的流速监测,静水压力监测模块利用应力传感设备实现水库静水压力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90517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172431.6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寒区土石坝防冻胀结构,沿上游坝坡设有护坡结构和新型防冻胀结构,护坡结构分别为铺设在坝底和坝顶的现浇混凝土结构、砂砾石垫层和土工膜,新型防冻胀结构为钢化玻璃加热面板、光伏电池板、LED发光指示层、太阳能充电器、蓄电池、光控加热开关、基础地层、钢筋混凝土墙体和预埋钢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新型防冻胀结构加热和警示达到防冻胀效果,与常规土石坝防冻胀结构相比具有防冻胀效果好等特点。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寒区土石坝防冻胀结构的施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142914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564667.8
申请日:2017-07-12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河海大学
IPC: E02B1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漂浮物自动收集装置。该装置包括:外桶,为上端敞口的金属结构,其底部设有开口;网袋,其口部设置有连接机构,可通过该连接机构使网袋可拆卸地固定于外桶内;固定机构,用于将外桶固定于水中并使得外桶顶面略低于水面;水泵,其入水口通过水管与外桶底部的开口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水面漂浮物自动收集方法。本发明巧妙地利用水位差实现了漂浮物的自动收集,制造成本低,可大幅度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且清理操作方便,收集的垃圾集中处理即可。本发明可大量的运用于各类水域和海岸线附近,高效的清理水面漂浮物,提高水域水质,美化景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