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51378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410721901.X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Abstract: 一种磁性能优良的取向硅钢,其组分及wt%为:C:0.015~0.075%,Si:2.80~3.50%,Mn:0.06~1.80%,Als:0.010~0.020%,N:0.0050~0.0090%,S≤0.0030%,不超过0.20%的P、Cu、Mo、Sb、Cr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生产步骤:冶炼、连铸成坯;对铸坯加热;热轧;卷取;常化;经常规酸洗后冷轧至产品厚度;在常规保护气氛下进行脱碳退火并涂布常规隔离剂;常规高温退火及进行后工序。本发明不仅铸坯加热温度不超过1280℃,常化温度在750~1050℃,且无需进行渗氮,并采用一次冷轧法生产出磁性能为B800≥1.91T,P17/50≤1.14W/kg的取向硅钢成品。
-
公开(公告)号:CN104404396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410678222.9
申请日:2014-11-24
Applicant: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Abstract: 一种无需常化的高磁感无取向硅钢,其组分及wt%为:C≤0.0030%,Si:0.1~1.0%,Mn:0.1~0.5%,S≤0.0050%,P:0.01~0.15%,Al≤0.030%,N≤0.0050%,Sn+Sb:0.01~0.15%;生产步骤:冶炼并连铸成坯;对铸坯加热;经常规轧制后进行卷取;经常规酸洗后冷轧;连续退火;常规涂绝缘涂层。本发明通过成分的及工艺的优选设计,即通过Sn及Sb的复合加入,铸坯加热温度的降低,钢卷卷取温度的优选选择,及钢卷冷却速度严格控制在≤20℃/h,不仅使产品厚度为0.50mm的无取向硅钢的B50≥1.78T,P1.5/50≤5.0W/kg,也有利于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438328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94842.1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Abstract: 一种能提高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热轧方法:冶炼、连铸成坯;对铸坯分两段加热,其中:自铸坯进入加热炉至升温至950~1050℃的升温时间占常规加热总时间的80~90%,再继续升温至1100~1150℃所用时间为常规加热总时间的10~20%;热轧;常规进行后工序。本发明利用现有设备,通过控制对铸坯的加热温度不超过1280℃下,又能使钢板的B5000≥1.7T,P1.5/50≤2.3W/kg。
-
公开(公告)号:CN105239005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840666.2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磁导率无取向硅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03%,Si:0.1~1.8%,Al≤0.99%,Mn:0.1~0.5%,Sn 0.005~0.08%,Cu≤0.005%,S≤0.005%;生产步骤:炼钢后并真空处理;铸坯后对铸坯加热;热轧后常化;经酸洗后冷轧;成品退火;涂布涂层。本发明在满足磁性能的前提下,由于通过真空处理对S及Cu的控制,以满足Cu+S≤0.006%,Cu/S=0.5-1.7;再通过热轧+常化及特定的成品退火工艺,获得较为粗大的球形MnS-Cu2S复合夹杂物,使MnS、Cu2S等硫化物得以降低,同时减少冷却应力对磁畴的影响,获得了较多的180℃磁畴或相近磁畴,且占体积比例可达60%以上,从而提高了磁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667879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610055.X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Abstract: 磁性能和机械性能优良的无取向电工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03%,Si:0.5~1.5%,Als:0.1~0.85%,Mn:0.1~0.9%,S≤0.003%,N≤0.003%,加入量≤0.15%的Sn或Nb或其两者的混合,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并限定Si+Als+Mn在1.5~2.2%,(Als+Mn)/Si在0.8~1.4要同时满足;生产步骤:对连铸坯加热;控制热轧终轧温度在750~850℃;卷取;进行;酸洗后冷轧至成品厚度;再结晶退火;消除应力退火。本发明通过对成分的精确控制,及低温热轧和常化后获得晶粒粗大、均匀的热轧板组织,再经酸洗、冷轧、再结晶退火得到硬度为110~140HV的冷轧板,经过最终的去应力退火,铁损P1.5/50≤2.50W/kg,磁感B50≥1.75T,加工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441638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869510.7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C7/10 , C21C7/0006 , C21C7/06 , C21C7/068 , C22C33/04
Abstract: 在RH炉进行合金化的取向硅钢的冶炼方法:转炉冶炼并出钢;转炉出钢结束时采取挡渣;进行RH精炼:在进行循环脱碳3~5min后加入铝丸及铝矾土进行脱氧和造渣,在铝丸及铝矾土加入结束后再循环2~3min,再进行合金化;铸浇成坯并进行后工序。本发明一方面由于RH精炼时,利用钢水中的残余碳脱氧后再进行合金化,既能减少生成氧化物夹杂数量,使钢中全氧含量保持在15ppm以下,又降低了合金氧化损耗,且钢中残余有害元素Nb、V、Ti含量均在20ppm以下,磁性能优良。另外由于可在RH脱碳,不需要转炉低碳高氧出钢,可明显减轻吹氧对转炉炉衬的侵蚀。
-
公开(公告)号:CN10443832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694842.1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Abstract: 一种能提高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热轧方法:冶炼、连铸成坯;对铸坯分两段加热,其中:自铸坯进入加热炉至升温至950~1050℃的升温时间占常规加热总时间的80~90%,再继续升温至1100~1150℃所用时间为常规加热总时间的10~20%;热轧;常规进行后工序。本发明利用现有设备,通过控制对铸坯的加热温度不超过1280℃下,又能使钢板的B5000≥1.7T,P1.5/50≤2.3W/kg。
-
公开(公告)号:CN10525622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805455.5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铁损冷轧无取向硅钢,其组分及wt%为:Si:3.0~3.7%,Als≤0.15%,C≤0.004%,Mn:0.15~0.80%,P≤0.02%,S≤0.005%,N≤0.002%。生产步骤:炼钢并铸坯;对铸坯加热;热轧;常化;经常规酸洗后冷轧;第一次成品退火;最终成品退火;冷却、涂层及精整。本发明通过降低Als的含量,使铁损进一步降低;再通过采取两次成品退火,可以生产出厚度为0.35mm,铁损P1.5/50≤2.0W/kg,磁感B5000≥1.67T冷轧无取向硅钢,且成材率高,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404396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78222.9
申请日:2014-11-24
Applicant: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60 , C21D8/0205 , C22C38/00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Abstract: 一种无需常化的高磁感无取向硅钢,其组分及wt%为:C≤0.0030%,Si:0.1~1.0%,Mn:0.1~0.5%,S≤0.0050%,P:0.01~0.15%,Al≤0.030%,N≤0.0050%,Sn+Sb:0.01~0.15%;生产步骤:冶炼并连铸成坯;对铸坯加热;经常规轧制后进行卷取;经常规酸洗后冷轧;连续退火;常规涂绝缘涂层。本发明通过成分的及工艺的优选设计,即通过Sn及Sb的复合加入,铸坯加热温度的降低,钢卷卷取温度的优选选择,及钢卷冷却速度严格控制在≤20℃/h,不仅使产品厚度为0.50mm的无取向硅钢的B50≥1.78T,P1.5/50≤5.0W/kg,也有利于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418034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415947.5
申请日:2011-12-14
Applicant: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其步骤:按照洁净钢工艺冶炼并连铸成坯;对连铸成坯加热;热轧;卷取;自然冷却至室温;进行常化;常规酸洗;第一次冷轧;在全氢或氢与氮混合气氛中进行中间退火;第二次冷轧;进行最终退火;常规冷却、涂层、精整,并待用。本发明通过在采用较低的过程热处理温度,能得到成品晶粒粗大、织构良好的成品硅钢,而较低的常化温度和中间退火温度可以使得钢的脆性降低,提高钢板的冷轧性能,较低的成品退火温度可以有效减轻钢板表面氧化、炉底辊结瘤等问题,最终即能稳定的生产出更低铁损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