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1316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334477.2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管道内浆体流动特性的试验装置,其包括流体介质储存单元包括泥浆储存槽和清水储存槽;流体介质输送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泥浆泵、第一水平管道、弯管和第二水平管道,泥浆泵和第二水平管道均可通过管路与泥浆储存槽或清水储存槽连通;信息采集单元包括第一电磁流量计、第二电磁流量计和ERT传感器,所述第一电磁流量计和第二电磁流量计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水平管道和第二水平管道上,ERT传感器固定设置在第二水平管道上。第一电磁流量计和第二电磁流量计可以对浆体流量变化快速做出响应,ERT传感器可以测量固相浓度和流动状态,该方案通过将电磁流量计与ERT传感器结合,从而能够快速测量水平管道内浆体的固相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40150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49215.3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17/15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疏浚作业泄漏量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历史疏浚作业数据,对所述历史疏浚作业数据预处理得到疏浚作业数据集,疏浚作业数据集包括挖泥船的工况参数数据和泄漏量;创建初始泄漏量预测神经网络模型,以工况参数数据为输入,泄漏量为输出,迭代训练得到训练完备的泄漏量预测神经网络模型;获取挖泥船的实时工况参数数据,将实时工况参数数据输入训练完备的泄漏量预测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疏浚作业的泄漏量预测值。本发明通过创建泄漏量预测神经网络模型,并以疏浚作业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有高拟合度的神经网络模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理论计算模型误差较大、预测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6335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10334463.0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E02F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送装置,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输送装置包括管道组件和调节组件,管道组件包括相连通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第一输送管与第二输送管可相对转动。调节组件用于牵引第二输送管,以使第二输送管相对第一输送管转动,进而改变第一输送管的中心轴与第二输送管的中心轴形成的夹角角度。上述的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均可用于输送泥沙,当第二输送管出现泥沙堵塞时,可以控制调节组件牵引第二输送管,使得第二输送管相对第一输送管转动,进而改变第一输送管的中心轴与第二输送管的中心轴形成的夹角角度。通过持续改变两个输送管的夹角角度,有利于疏通第二输送管内的泥沙,尽可能地降低泥沙堵塞对工期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16335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334463.0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E02F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送装置,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输送装置包括管道组件和调节组件,管道组件包括相连通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第一输送管与第二输送管可相对转动。调节组件用于牵引第二输送管,以使第二输送管相对第一输送管转动,进而改变第一输送管的中心轴与第二输送管的中心轴形成的夹角角度。上述的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均可用于输送泥沙,当第二输送管出现泥沙堵塞时,可以控制调节组件牵引第二输送管,使得第二输送管相对第一输送管转动,进而改变第一输送管的中心轴与第二输送管的中心轴形成的夹角角度。通过持续改变两个输送管的夹角角度,有利于疏通第二输送管内的泥沙,尽可能地降低泥沙堵塞对工期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39983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14904.X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属于电机系统设计技术领域,其中,该系统包括:按钮控制箱,包括用于选择进入恒转速模式的第一开关,以及,选择进入恒功率模式的第二开关,所述按钮控制箱用于发送与恒转速模式对应的第一输入信号,或,与恒功率模式对应的第二输入信号;控制模块,分别与按钮控制箱以及异步电机连接,用于基于模糊PID控制器以及第一输入信号控制异步电机进入恒转速模式,或,基于模糊PID控制器以及第二输入信号控制异步电机进入恒功率模式。本发明通过将模糊PID算法引入到电机控制中,有效地解决了电机的恒转速或恒功率模式的智能化控制难以实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1281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11397478.9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1N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研究颗粒与气泡帘相互作用的实验装置,包括实验水池、环流装置、气泡帘发生装置、颗粒释放装置以及颗粒收集装置;实验水池为环形且内部具有实验水;环流装置供以驱动实验水在实验水池内循环流动;气泡帘发生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以及气泡发生管,气泡发生管在实验水中产生气泡帘;颗粒释放装置供以向实验水内添加颗粒物;颗粒收集装置供以拦阻实验水中的颗粒物。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验装置通过检测颗粒物排放量与颗粒收集装置收集到颗粒物之间的差值,从而获得颗粒物拦阻量的实验数据,通过改变实验参数就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不同条件下气泡帘拦阻效果的实验数据了。
-
公开(公告)号:CN117943233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83825.5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带漆雾回收的喷漆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自带漆雾回收的喷漆机器人包括喷涂模块、安全防护模块以及移动模块:喷涂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喷涂泵、供料管路和喷嘴,喷涂泵通过供料管路向喷嘴供给漆料;安全防护模块,包括回收罩和漆雾回收装置,回收罩罩设于喷嘴的外侧,漆雾回收装置与回收罩的内侧连通;移动模块,承载喷涂模块和安全防护模块。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回收罩连通漆雾回收装置,可以快速、高效地同时进行喷漆与漆雾回收工作,保证喷漆工作的质量;同时,设置移动模块代替作业人员手持,适应不同场所的生产需求和工艺要求。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简捷,而且使用范围更广、喷涂质量更高,环境污染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1641157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246942.7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桩装置,包括水锤仓、压力产生组件及气体发生器更换装置,压力产生组件包括压力室、导气结构以及气体发生器,导气结构固定于压力室的侧壁并与压力室连通,气体发生器包括用于装载产气药的多个构件,气体发生器更换装置包括产气药传输器和机械臂,其中,产气药传输器用于将装载有产气药的构件由靠近作业船端的一侧传送至靠近机械臂的一侧,以及将处于第二使用状态下的构件由靠近机械臂的一侧传送至靠近作业船端的一侧,机械臂用于将处于第一使用状态下的构件与导气结构固定连接,以及将处于第二使用状态下的构件由导气结构转移至产气药传输器上;本发明提供的打桩装置能够实现气体发生器的自动化安装或者拆卸。
-
公开(公告)号:CN11196488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655114.5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铰刀施工模拟实验装置,其包括:实验池;机架;升降组件,其包括滑动件和升降驱动件,升降驱动件安装于机架本体,升降驱动件输出端连接滑动件,升降驱动件驱动滑动件沿竖直方向上滑动;调角组件,其包括转动件、摆杆、转动驱动件和摆动驱动件,转动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滑动件,摆杆一端铰接于转动件,摆杆另一端延伸进实验池,转动驱动件输出端连接转动件,其驱动转动件转动,摆动驱动件驱动摆杆相对转动件摆动;刀头组件,其包括刀头座和刀头电机,刀头座安装于摆杆的自由端,刀头电机安装于刀头座。本发明所提供的铰刀施工模拟实验装置,可使铰刀在不同旋进角度和不同旋转速度下进行模拟施工,获得铰刀的最佳旋进角度和旋转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565722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21444.4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防泥浆扩散的可动双绞刀防护装置,涉及疏浚装置技术领域。该防泥浆扩散的可动双绞刀防护装置包括两个分别用于固定绞刀的桁架、与桁架一一对应连接的两个固定罩、至少一条第一限位带及至少一条第二限位带;两个固定罩分别罩设于对应的绞刀上,第一限位带的两端分别可伸缩地与两个固定罩连接,第二限位带的两端分别可伸缩地与两个固定罩连接;第一限位带位于两个绞刀的顶部一侧,第二限位带位于两个绞刀远离桁架的一侧。本申请提供的防泥浆扩散的可动双绞刀防护装置能够在调整两个桁架及绞刀之间的位置时同步调整两个固定罩的位置,并利用第一限位带和第二限位带限制绞刀旋转时翻动的泥浆扩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