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的燃烧测试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3239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25290.8

    申请日:2024-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烧器的燃烧测试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燃烧器测试技术领域;其中,燃烧器主体具有沿第一方向贯通延伸的燃烧室,燃烧室一端为混合气进口,燃烧室在第二方向上的侧壁设有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采样孔,燃烧室内设有沿第一方向排布的至少一个多孔介质,第一方向垂直第二方向;送风装置能将二次风送入燃烧室内,并被配置为能在燃烧室内沿第一方向移动;采样装置包括多根采样管,每根采样管设有控制阀,多根采样管一端分别与多个采样孔连接;分析装置与多根采样管另一端连接以进行氮氧化物含量测试。本发明能在分级燃烧下对燃烧器内的不同位置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和燃烧性能探讨,找到最佳的二次风位置,以更好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金属顶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0029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0861405.9

    申请日:2022-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金属顶电极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使用物理气相沉积,在柔性衬底上制备一层金属薄膜,金属为银或铜,得到覆盖金属薄膜的柔性衬底;然后浸泡在含有缓蚀剂的乙醇溶液中,取出并吹干,随后再用无水乙醇清洗并吹干,最后将柔性衬底上的金属薄膜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空穴传输层面对面接触,压力作用下,转移金属薄膜,制备得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金属顶电极。本发明选择相对廉价的金属银或铜作为顶电极材料,显著降低了成本;通过使用化学吸附型缓蚀剂对银或铜薄膜浸泡处理,并清洗除去化学吸附层之外多余的缓蚀剂,避免银或铜腐蚀的同时,还有效保障了银或铜薄膜的表面导电性,作为顶电极所得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好。

    一种利用可聚合有机分子的造孔和增强作用制备超疏水薄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03284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710624436.1

    申请日:2017-07-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疏水及涂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可聚合有机分子的造孔和增强作用制备超疏水薄膜的方法。具体包括:制备二氧化硅溶胶和聚糠醇球分散液,将二氧化硅溶胶和聚糠醇球分散液混合后得到预成膜混合液;在加热的基底上喷涂预成膜混合液;将喷涂好的基底进行热处理,得到二氧化硅微纳结构;然后进行低表面能处理后,得到超疏水薄膜。本发明采用聚糠醇取代了常用的胶黏剂,以聚糠醇球作为造孔剂制备超疏水薄膜,既构建了多孔的微纳结构,又显著增强了超疏水表面的力学性能;本发明使用的二氧化硅溶胶具有很好的光透过率,所构建的超疏水薄膜粗糙度适中,透明度好;本发明所述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大规模生成应用。

    一种用于钙钛矿气相生长的中间相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08188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157527.4

    申请日:2019-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钙钛矿气相生长的中间相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用于钙钛矿气相生长的中间相为B类气氛与无机组分薄膜生成;所述B类气氛为CH3NH3Cl、CH(NH2)2Cl、C4H9NH3I、C4H9NH3Br、C4H9NH3Cl、NH4Cl、NH3、CH2NH2COOH、H2O、C2H6OS、C4H6O2、CH3CH2OH、CH4N2O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用于钙钛矿气相生长的中间相用于制备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半导体薄膜能够促进目标钙钛矿无机组分薄膜与有机组分气氛的反应速率;抑制目标钙钛矿的过饱和相生成;提升目标钙钛矿薄膜的均匀性;消除目标钙钛矿晶体缺陷;增大目标钙钛矿薄膜的晶粒尺寸。

    一种蒸气辅助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93340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810257299.7

    申请日:2018-03-27

    Inventor: 程一兵 肖达 彭勇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气辅助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具体包括:在基底上蒸镀电子传输层;在电子传输层上蒸镀PbI2层;将FAI和I2溶于异丙醇喷涂于另一片玻璃然后与PbI2层相对放置,真空环境中加热,使FAI和碘分子升华到PbI2镀层表面反应形成钙钛矿晶体,经退火处理后得到钙钛矿吸光层;依次旋涂空穴传输层、蒸镀金属对电极制得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本发明采用蒸气辅助法通过缓慢地气相‑固相之间相反应,可以得到连续、均匀、致密、质量高的钙钛矿薄膜,同时在钙钛矿吸光层中加以过量碘掺杂,使钙钛矿中具有光敏性的α‑FAPbI3的比例增加并降低了晶体缺陷浓度,提高了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一种碳基双层电极的制备方法及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0635046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899038.X

    申请日:2019-09-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基双层电极的制备方法及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导电碳浆料涂覆在柔性导电层上,形成均匀平整的碳浆料层;所述碳浆料层中包含有第一有机溶剂;步骤2.将所述碳浆料层浸泡至置换溶剂中,以去除所述碳浆料层中的第一有机溶剂;步骤3.将所述碳浆料层干燥,得到碳基双层电极,其中,所述置换溶剂为比所述导电碳浆料中的第一有机溶剂易挥发的第二有机溶剂。其通过预先制备成双层膜结构,再整体转移到电池上,免去了将碳导电层从基底剥离的工序,制备工艺简单,能够简单快速地制备用于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顶电极。用于钙钛矿电池中具有优异的性能。

    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印刷机

    公开(公告)号:CN105882120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610307099.9

    申请日:2016-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印刷机,包括外壳、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多个推注涂布系统;推注涂布系统包括涂布单元和推注单元,涂布单元包括涂布立柱、竖直方向滑动安装在所述涂布立柱上的涂布模头,所述涂布模头水平设置在所述真空吸附平台的上方,所述涂布模头的顶部设有入料口,其内部设有与所述入料口连接的八字形导流槽、将所述八字形导流槽分割成多个竖直通道的分流板、水平设置在所述八字形导流槽底部之间与所有竖直通道连通的狭缝,其底部设有模唇,推注单元包括向所述涂布模头供应印刷材料的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可相对涂布模头在竖直方向上升降。本发明可以在一台机器中完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所有功能薄膜的印刷,精度高,效率高。

    一种吹气装置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35706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214000.5

    申请日:2017-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Y02P70/521 H01L51/42 H01L5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的吹气装置,主要包括空气压缩机、气体压力控制阀、吹气电子控制开关和喷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导电基板,并在导电基板的导电层上沉积电子传输层;提供如上所述吹气装置,吸取钙钛矿活性层前驱体溶液均匀涂抹至导电基板的电子传输层表面,启动旋涂仪带动导电基板旋转,同时对导电基板吹气;将吹气后的导电基板保温10min后冷却至室温;在导电基板的钙钛矿活性层表面依次制备空穴传输层和金属对电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吹气法制备钙钛矿活性层,干燥的压缩空气流经溶液表面,使钙钛矿溶液均匀成膜;压缩空气获取容易且无毒无害,安全可靠。

    激光诱导钙钛矿成核结晶

    公开(公告)号:CN11308907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0291634.7

    申请日:2021-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诱导钙钛矿成核结晶,以利用飞秒激光驱动溶液中不同前驱体离子的热泳迁移以及马伦格尼对流等物质输运方法,通过利用飞秒激光脉冲局部强场的特点控制溶剂挥发的速率,实现对钙钛矿成核结晶的调控。通过飞秒局域强场可以定点定域诱导材料成核结晶,并且可以提高钙钛矿薄膜结晶性能;激光脉冲的波长和强度均可以自行选择,因此不会对系统造成光化学损伤;激光的辐射可以应用于距离较远的封闭系统,可以防止部分极性较强的溶剂在挥发过程中对加工系统腐蚀。

    一种实验室用氨气燃烧器及一种氨气燃烧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38409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660439.8

    申请日:2022-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氨气燃烧器及一种氨气燃烧试验方法,涉及氨气燃烧器技术领域。氨气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基座,燃烧器基座设有依次连接并连通的顶部气流输出腔体、切向进气腔体和轴向进气腔体。顶部气流输出腔体设有总出口;切向进气腔体连接有多个第一进气口;轴向进气腔体连接有第二进气口。在预混燃烧模式,分别往第二进气口和第一进气口通入助燃气体和氨气,氨气与助燃气体混合后从总出口处喷出;在非预混燃烧模式,将燃烧器基座、中心气流导管组装,第二进气口或第一进气口通入助燃气体,中心气流导管通入氨气,氨气和助燃气体在总出口附近混合,被点燃后形成非预混纯氨火焰。本发明可为多种不同条件研究纯氨火焰提供了便利条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