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1069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924081.X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制品及其养护方法。该混凝土制品,包括以下组分:水泥280‑500份、粉煤灰80‑160份、Fe3O4磁流体20‑60份、水90‑160份、砂600‑740份、碎石1000‑1200份、石墨烯5‑15份、增粘剂10‑20份;硅烷偶联剂5‑10份。该混凝土制品的养护方法,包括步骤:先将砂、碎石、水泥混合;再加入Fe3O4磁流体、石墨烯和水继续混合;再加入硅烷偶联剂与增粘剂的混合物得到混合浆料;将所述混合浆料浇筑成型终凝1‑3h后,控制电加热温度50‑60℃养护,再控制电加热温度40‑45℃养护得到所述混凝土制品。该方法可以在缩短养护周期的同时能够提高混凝土制品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39997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1811420081.5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硅酸盐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赤泥固硫灰钢渣粉耦合激发胶凝材料及其应用,所述胶凝材料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赤泥10~50%,固硫灰5~40%,钢渣40~80%。本发明利用赤泥固硫灰钢渣粉三种固体废弃物耦合激发制备胶凝材料,在水化早期,固体废弃物中的氢氧化钙(或游离氧化钙)和溶出的铝离子以及固硫灰中硫酸根反应生成的钙矾石可以调节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改善早期强度和收缩性能;同时,赤泥和固硫灰提供的碱性和硫酸盐环境有助于钢渣中硅铝离子的溶出,继续水化形成的C‑S‑H凝胶提高后期强度。本发明所述胶凝材料的应用具有工艺简单,控制简便,节能环保,易于工业化应用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40224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700668.7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碳化涂层提高混凝土制品耐久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80‑100份碳化活性胶凝材料、0‑20份辅助钙源、0.1‑2.0份碳化层增强剂、1‑6份减水剂和25‑45份水混合均匀,得到碳化涂料;将碳化涂料涂覆在制品基体表面,经静置和碳化后得到涂覆有碳化涂层的混凝土制品。本发明通过引入辅助钙源,能够缩短碳化时间,有利于提高碳化装置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满足制品生产工艺需求;本发明通过将钢渣等碳化活性胶凝材料制备的碳化涂层应用到混凝土制品表面,实现了通过碳酸钙涂层经济、方便、有效地提高混凝土制品耐久性能的目的,同时拓宽了碳化活性胶凝材料的应用范围,且能大量固存二氧化碳,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200692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97073.6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铁相硅酸盐水泥制品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高铁相硅酸盐水泥熟料和水按照1:(0.15‑0.25)的质量比混合后搅拌均匀制成湿料,随后将湿料置于模具中压制成坯体,再将坯体置于碳化养护室内进行加速碳化处理,得到高铁相硅酸盐水泥制品;其中,上述高铁相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为:硅酸三钙20‑33%、α‑硅酸二钙3‑8%、γ‑硅酸二钙36‑41%、铝酸三钙1‑3%、铁铝酸四钙18‑35%。本发明通过选择特定组成的水泥熟料制备高铁相硅酸盐水泥制品,经过矿相碳化和水化共同作用形成具有超高强度、耐侵蚀的高铁相硅酸盐水泥制品;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生产周期短。
-
公开(公告)号:CN11132042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0047099.6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4B28/00 , C04B111/20 , C04B111/72 , C04B111/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化硬化的混凝土结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清理需要修复的区域;填充或涂抹修复材料;所述修复材料的成分按重量份数计算如下:碳化胶凝材料:100份,碳化增强剂:1‑10份,细骨料:5‑70份,减水剂:2‑6份,水:6‑16份;使用密封装置封闭待修复区域;向封闭的待修复区域通入二氧化碳修复气体。本发明基于碳化硬化原理,修复材料强度发展快,强度等级高,修复后能迅速投入服役过程;碳化过程中修补材料体积会产生微膨胀,且后期服役过程中体积稳定性优良,与基体结合紧密,粘结性强,不易出现脱落现象;修复浆体流动性可设计调控,满足涂抹、喷射、浇灌多种工艺,工程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398428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34139.0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监测碳化制品强度发展的测试方法与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预制好的测试样品置于碳化环境箱中;将温度传感器置于所述测试样品的表面中心位置;将超声波传感器的发射端探头和接收端探头分别置于测试样品的模具两侧并使发射端探头和接收端探头与所述测试样品保持紧密接触;密闭所述碳化环境箱,并向所述碳化环境箱中通过混合气体,以使所述碳化环境箱内的气压上升至预设气压;获取有效的温度数据和超声波传输速度数据并保存,并对采集的有效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测试样品的碳化温升曲线和超声波速度曲线。本发明可以准确测量碳化过程中测试样品的温度变化以及弹性波在样品内的传输时间,进而有效反应碳化制品的强度发展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39305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97640.1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γ-C2S基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2.0-2.3的钙硅摩尔比,将钙质原料与硅质原料混球磨混合,得到烧成原料,其中,所述钙质原料为石灰石、泥灰岩、钢渣中的一种,所述硅质原料为砂岩、硅石中的一种或多种;2)将所述烧成原料与质量分数为10%的无水乙醇混合,压制成坯体,烘干后,烧结,自然冷却,得到γ-C2S基胶凝材料。本发明使用工业原料制备γ-C2S基胶凝材料,所制备的γ-C2S基胶凝材料具有自粉化特性,可以降低熟料的粉磨能耗,其碳化制品同时具有γ-C2S碳化制品的快硬高强的特点。而且本发明使用工业原料烧结制备γ-C2S基胶凝材料,大大降低了γ-C2S的生产成本,对碳化硬化胶凝材料的工业生产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01838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416597.7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增强碳化硬化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低分子量壳聚糖与水按0.02~0.1g/mL配置成溶液备用;选取高碳化活性硅酸钙矿物,通过粉磨控制其粒度为5-15μm备用;将粉磨后的硅酸钙与壳聚糖水溶液混合,经搅拌、研磨后使其混合均匀,通过压制成型,然后在二氧化碳气氛下养护获得碳化硬化体材料。本发明创造性的利用壳聚糖增强碳化硬化体,使其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壳聚糖在碳化体中可以调控碳化产物晶型,促进钙离子溶出从而促进碳化反应的进行。该增强技术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并且极大地提高了碳化硬化体的机械强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92210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54825.8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4B28/00 , C04B40/02 , C04B38/00 , C04B111/82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彩色碳化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彩色碳化硬化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碳化胶凝材料83~88份、颜料0.5~2份、碳化增强剂0.4~1.5份和水10~15份。本发明提供的彩色碳化硬化材料色彩丰富,抗压强度高,耐磨性能好,使用周期长,可作为彩色瓷砖使用;该彩色碳化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简单、可控性高、成本低廉,同时可固化二氧化碳,符合如今社会的绿色节能减排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09485357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431331.5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钢渣碳化的GRC板。所述基于钢渣碳化的GRC板的原料按体积份数计:钢渣40~45份,石英砂40~50份,玻璃纤维2~6份,水5~10份。本发明基体由所述钢渣经碳化硬化形成,通过钢渣碳化工艺将钢渣转变为具有胶凝性能和优异力学性能的基体,并将惰性石英砂和玻璃纤维均匀分散其中;同时,碳化基体特有的低碱性环境对玻璃纤维的耐碱性要求低,因此可以使用普通中碱玻璃纤维,降低生产成本;GRC板期体积收缩变形极低,体积稳定性高;制备得到的基于钢渣碳化的GRC板具有力学性能优异、耐久性高、成本低、环境友好性高以及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控、制备周期短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