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72260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610693624.5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用于鱼类单殖吸虫的体外培养方法。所述体外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无菌条件下,将经传代培养的细胞重悬于第一培养基中,调整细胞密度后转接于培养皿中,置于第一培养条件下培养,待细胞贴壁后,弃去所述第一培养基,加入第二培养基,待用;(2)将从鱼体剥离的单殖吸虫重悬于第二培养基,然后转接于步骤(1)所述培养皿中,于第二培养条件下培养,获得在体外存活的鱼类单殖吸虫。本发明解决了单殖吸虫必须寄生在鱼鳃或幼鱼鳍条上,无法离体存活的问题,不会像传统的单殖吸虫病研究受到流行季节的限制,因此具有缩短单殖吸虫病新药创制研究周期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4245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47028.X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 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邓平 , 余少梅 , 张立强 , 何弯弯 , 朱泽亮 , 刘鹿忆 , 苏可先 , 唐永国 , 张光华 , 魏朝辉 , 罗杨志 , 胡少迪 , 刘欣苑 , 姚秀荣 , 郑程鹏 , 艾桃山 , 张生元
IPC: A61K36/535 , A61P43/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抗鱼类应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鱼类应激的复方制剂及其应用。该复方制剂包含以重量份数计1~100份的当归、1~100份的迷迭香及1~100份的紫苏叶提取物配制得到。该复方制剂能够提高温度急剧变化后过量投喂状态下黄颡鱼抗应激能力,缓解因此引起的黄颡鱼应激状态下机体抵抗力下降,以提高养殖存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7947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1173953.3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 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A61K36/481 , A61P37/04 , A23K10/30 , A23K20/10 , A23K50/80 , A61K36/41 , A61K36/19 , A61K36/46 , A61K31/2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免疫增强剂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属于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复方免疫增强剂优选由垂盆草水提物与大蒜素复配组成。本发明首次将垂盆草提取物与大蒜素复配应用于水产动物免疫增强剂,并且,本发明从水产养殖动物本身出发,利用中草药提取物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增强对病原及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从根本上减少鱼体疾病的发生。并且,本发明开发的植物源性药物,不存在环境污染及耐药性的问题,安全有效。此外,本发明室内攻毒试验显示,对加州鲈免疫保护率达69.2%,大塘应用试验显示,能够提高加州鲈、斑点叉尾鮰、小龙虾免疫抗病力,促生长,提高摄食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37947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73953.3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IPC: A61K36/481 , A61P37/04 , A23K10/30 , A23K20/10 , A23K50/80 , A61K36/41 , A61K36/19 , A61K36/46 , A61K31/2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免疫增强剂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属于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复方免疫增强剂优选由垂盆草水提物与大蒜素复配组成。本发明首次将垂盆草提取物与大蒜素复配应用于水产动物免疫增强剂,并且,本发明从水产养殖动物本身出发,利用中草药提取物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增强对病原及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从根本上减少鱼体疾病的发生。并且,本发明开发的植物源性药物,不存在环境污染及耐药性的问题,安全有效。此外,本发明室内攻毒试验显示,对加州鲈免疫保护率达69.2%,大塘应用试验显示,能够提高加州鲈、斑点叉尾鮰、小龙虾免疫抗病力,促生长,提高摄食力。
-
公开(公告)号:CN215103299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1161111.2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 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体‑联动式高密度小球藻培养装置,包括单个或多个串联的透光柱状培养容器、外部框架、循环装置,所述培养容器位于外部框架内,培养容器为密封结构,用于小球藻的培养;所述外部框架用于固定培养容器;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进水管、循环泵和下循环管道,用于物料内部循环、进料、排料及串联培养装置间物料循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体‑联动式高密度小球藻培养装置,该装置可用于单个或多个串联装置培养小球藻,多个串联培养时可单独控制各培养装置,调整物料进出,在室内外均可培养,缩短培养周期,降低培养风险,保证小球藻的质量和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172260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93624.5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A01K67/0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用于鱼类单殖吸虫的体外培养方法。所述体外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无菌条件下,将经传代培养的细胞重悬于第一培养基中,调整细胞密度后转接于培养皿中,置于第一培养条件下培养,待细胞贴壁后,弃去所述第一培养基,加入第二培养基,待用;(2)将从鱼体剥离的单殖吸虫重悬于第二培养基,然后转接于步骤(1)所述培养皿中,于第二培养条件下培养,获得在体外存活的鱼类单殖吸虫。本发明解决了单殖吸虫必须寄生在鱼鳃或幼鱼鳍条上,无法离体存活的问题,不会像传统的单殖吸虫病研究受到流行季节的限制,因此具有缩短单殖吸虫病新药创制研究周期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64262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603659.1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水生动物健康生长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属于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由按质量百分比的以下组分组成:葡萄籽提取物45%~90%;茶叶提取物10%~55%;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采用的葡萄籽提取物和茶叶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促生长、抑菌作用,但是其主要成分原花青素是生物类黄酮,而茶多酚是稠环芳香烃及其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结构不同,作用于机体的机制也不尽相同,两个复配,优势互补,效果更佳。且本发明采用中草药提取物,无毒无公害,不存在对养殖生态环境破坏和水产品药物残留的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667157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23680.9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鱼类非特异性免疫力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饲料添加剂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粉碎牡丹籽壳,加入30‑70%乙醇溶液,在料液比1:10‑50、温度30‑70℃条件下超声提取10‑30min;S2,将提取液装入到HPD100大孔吸附树脂中,用3‑8倍柱体积的30‑70%乙醇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饲料添加剂。本发明以牡丹籽壳作为原料、通过醇提和大孔树脂纯化得到饲料添加剂,其芪类含量丰富,有效组分多,功效丰富,添加至饲料中喂养鱼类时能有效提高鱼类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大大增强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在动物养殖生产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79432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77742.3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 武汉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中心 , 武汉农业检测中心
IPC: A23K50/80 , A23K10/37 , A23K20/158 , A23K4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增强免疫力的渔用饲料添加剂及渔用饲料,所述饲料添加剂包括牡丹籽种壳、牡丹籽油或两者的组合。本发明的可增强免疫力的渔用饲料添加剂的牡丹籽种壳和牡丹籽油安全、无毒、有效,可以作为替抗饲料或饲料添加剂使用,提高喂养物的机体免疫力,还能提高其抵抗环境压力和病菌感染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643518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604489.9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IPC: A61K31/715 , A61P37/04 , A23K50/80 , A23K20/1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渔用免疫增强剂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渔用免疫增强剂,由按质量百分比的以下组分组成:黄芪多糖33%~75%;白术多糖25%~67%;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的渔用免疫增强剂为组合制剂,更能发挥免疫增强作用。本发明采用的黄芪多糖和白术多糖都能提高鱼体非特异性免疫,但是两者作用方式不同,作用效果也不同,将两者结合,作用互补,提高鱼体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大大增强。而且,本发明的渔用免疫增强剂作用效果好。室内攻毒试验显示,免疫保护率达58.8%,大塘应用试验显示,免疫保护率达64%。另外,本发明采用的原料均为中草药提取物,无毒无公害,不存在对养殖生态环境破坏和水产品药物残留的隐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