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线阵CCD的位移测量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0560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46120.1

    申请日:2023-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线阵CCD的位移测量方法。使用FPGA对线阵CCD采集到的4段特定位置的光强信号采样,然后对采样信号进行中值滤波处理,获得4路稳定准确的信号值。通过运算消掉信号直流量求出2路正交的信号,使用CORDIC算法求出对应的相位,最后把相位按对应计数关系转换为位移。本发明对线阵CCD采集到的光强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具有精度高,硬件资源占用少的特点。

    双频激光干涉测量中实时相位延迟补偿及相位解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3114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96536.5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频激光干涉系统信号处理板卡中不同通道间相位延迟的实时补偿、待测相位实时解调方法,双频激光干涉信号在光电转换器下转换成电信号后通过放大器、增益补偿、模数转换器转换后转换为数字信号,对数字信号同时进行一阶正交下的混频运算及低通滤波处理,去除掉混频后信号的高频分量,后对低通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混频及相位差分运算,从而对变频状态下的相位延迟进行实时补偿,后再对补偿后的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相位差分运算,从而实时解调出待测相位。本发明可对变频状态下的相位延迟进行补偿,消除了变频状态下相位延迟难以补偿的问题,并且可以实时解调出待测相位,提高了相位测量精度,可以广泛应用于干涉型激光传感技术领域。

    双频激光干涉测量中一种通道间实时相位延迟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3114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96505.X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频激光干涉系统信号处理板卡中不同通道间相位延迟的测量方法,双频激光干涉信号在光电转换器下转换成电信号后通过放大器、增益补偿、模数转换器转换后转换为数字信号,对数字信号同时进行一阶正交下的混频运算及低通滤波处理,去除掉混频后信号的高频分量,后对低通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混频及差分运算,从而求解出变频状态下的相位延迟,后在通过FPGA内部数字频率合成器生成信号与原始信号进行混频以及低通滤波处理,从而实时消除相位延迟的影响。本发明可对变频状态下的相位延迟进行求解,消除了变频状态下相位延迟难以求解的问题,以及解决了变频状态下相位延迟无法实时补偿的问题,提高了相位测量精度,可以广泛应用于干涉型激光传感技术领域。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φ-OTDR振动信号识别分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67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20120.1

    申请日:2023-0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φ‑OTDR振动信号识别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6种振动事件的一维时域信号;S2、将一维时域信号进行二维图像转换;S3、建立My method神经网络;S4、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首先进入My method神经网络中卷积、池化以及全连接层进行训练;S5、经过卷积、池化和全连接层之后的输出向量转换为My method神经网络中SVM输入向量并进行训练;S6、利用测试数据进行识别分类的测试。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φ‑OTDR振动信号识别分类方法,所述方法可实现对不同振动事件的快速识别及分类。

    双频激光信号处理板卡测量通道间一种实时相位延迟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6463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596523.8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频激光信号处理板卡测量通道间一种实时相位延迟补偿方法,双频激光干涉系统信号处理板卡中在模数转换器转换后转换为数字信号,对数字信号同时进行一阶正交下的混频以及低通滤波,用反正切运算模块从而计算出变频状态下的相位延迟,后再利用FPGA内部的数字频率合成器与原始测量信号进行混频及低通滤波,从而消除变频状态下不同测量信号间的相位延迟。本发明方法可以对变频状态下的信号进行实时相位延迟补偿,避免了变频状态下相位延迟无法实时补偿的问题;计算中运用了三角函数的性质,从而消除相位延迟所带来的影响,消除了相位延迟带来的非线性误差,提高了相位测量精度,消除了相位延迟带来的非线性误差,提高了相位测量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