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469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55883.1
申请日:2024-12-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成浓度梯度液滴的微流控芯片和浓度梯度液滴生成方法,浓度梯度产生结构包括第一主通道和多个稀释通道,第一主通道上设有依次连通的多个样品室,每个稀释通道与一个样品室并联,第一主通道一端设有样品入口,液滴生成结构连通在所述第一主通道远离样品入口一端,液滴生成结构上设有分散相入口和第一液滴收集出口。通过样品室和稀释通道的优化设计,形成流阻机制,使得稀释液经过时依次与多个样品室内的样品进行交换,使得稀释液流经多个样品室后形成连续的长浓度梯度分布液滴,从而通过控制连续相、离散相的流速来实现对生成液滴大小、间隔等参数的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93995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40823.X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多模干涉光子器件快速逆向设计的电磁仿真方法,属于光子器件逆向设计领域,多模干涉光子器件包括绝缘体上硅和相变层,相变层离散为由像素单元组成的像素阵列,每个像素单元由有晶态和非晶态两种状态,通过设计这些像素的分布调控器件的折射率分布,显著影响多模波导中的模式发生干涉。模式之间的干涉可以通过传输矩阵来描述,由此,将所有的像素分布通过传输矩阵来表达,逆向设计器件的电磁仿真计算过程就可以利用传输矩阵进行快速计算,而不必使用传统的电磁仿真软件进行漫长的模拟仿真,显著提升了设计效率,这将加速光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进程,为光子技术在通信、计算、传感等多个领域的深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7469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55886.5
申请日:2024-12-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滴分裂融合的微流控芯片,通过输入端T型结构,输出端多级Y型结构设计,可以很好地在空间和时间的维度上精确地控制液体浓度,利用液滴分裂融合的原理混合样品和稀释液,液滴尺寸可控,则生成溶液浓度计算简单且可控,在末端形成浓度梯度可控的多相微量流体产生微小的液滴。本发明的微流控芯片输入端无需精确的微流泵控制流速,仅适用普通注射器即可实现特定的浓度梯度,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08757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15531.7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易失可编程的模式转换器及模式转换调控方法,绝缘体上硅基体包括二氧化硅层和位于二氧化硅层上方的硅层,绝缘体上硅包括沿光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作为输入波导区,相变层位于第二区域上方形成波导耦合区,所述第三区域作为输出波导区,相变层为由多个可像素单元构成的像素阵列,每个像素单元由具有晶态和非晶态的相变材料制成。上述非易失可编程的模式转换器,在绝缘体上硅上铺上一层相变材料,实现光信号经过发生模式转换,利用相变材料晶态和非晶态之间折射率的差异和相变材料与空气之间的折射率差,从而通过调节相变层的折射率分布,实现损耗可忽略不计的光信号可编程模式转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