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12029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1910649711.4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可视化热管毛细芯测试装置,包括一测试箱体,测试箱体侧面设置有一冷凝器,在所述测试箱体的第一端上设置第三观察窗,在所述测试箱体的第二端上设置第一法兰,第一法兰上设置加热结构和工质引入口,所述测试箱体侧面还设置有第一观察窗、第二观察窗,和用于排除工质的工质引出口。该装置可以进行低温、常温以及高温热管毛细芯的测试;同时,该装置既可以测试毛细芯的毛细性能,也可以用于观察冷凝现象;在测试箱体前端、侧面均设置可视观察窗,观察视野更大,改善腔室内的光线,便于可视化观察;毛细芯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任意调节和旋转,测试范围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145951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10343954.5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途复合高温热管,包括主热管和辅热管,辅热管依次与导热件和受热件连接,形成具有半封闭空腔的轴对称结构,主热管第一端与半封闭空腔贴合,第二端裸露在空气中,主热管中设置主工质,与导热件连接的辅热管第一端内设置辅工质,第二端内设置不凝气体。本发明可以同时充装两种工质,极大地拓宽了高温热管的工作温度范围,由于辅热管工作温度低,因此当辅热管先启动后,增大了主热管的受热面积,有利于主热管的快速、均匀启动,同时,本发明结构简单,无需附加系统,因而适用性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41202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649711.4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可视化热管毛细芯测试装置,包括一测试箱体,测试箱体侧面设置有一冷凝器,在所述测试箱体的第一端上设置第三观察窗,在所述测试箱体的第二端上设置第一法兰,第一法兰上设置加热结构和工质引入口,所述测试箱体侧面还设置有第一观察窗、第二观察窗,和用于排除工质的工质引出口。该装置可以进行低温、常温以及高温热管毛细芯的测试;同时,该装置既可以测试毛细芯的毛细性能,也可以用于观察冷凝现象;在测试箱体前端、侧面均设置可视观察窗,观察视野更大,改善腔室内的光线,便于可视化观察;毛细芯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任意调节和旋转,测试范围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17440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343657.0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毛细芯测试装置和方法,属于热管技术领域,该装置的测试箱体内设置工质,毛细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设置在支撑板第一侧面上,毛细芯第一端部设置在工质内,支撑板第二侧面上设置加热件,加热件与毛细芯第二端部位置平齐,支撑板第二侧面设置在测试箱体第一侧面上,测试箱体第二侧面设置观察窗,测试箱体顶部一侧设置冷凝器,顶部另一侧设置出口。本发明可以用于常温和高温热管毛细芯的测试,测试过程完全密封的循环过程,更加接近热管的真实运行环境,设备简单,测试方法易掌握,测试结果直观,因而适用性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14595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343954.5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途复合高温热管,包括主热管和辅热管,辅热管依次与导热件和受热件连接,形成具有半封闭空腔的轴对称结构,主热管第一端与半封闭空腔贴合,第二端裸露在空气中,主热管中设置主工质,与导热件连接的辅热管第一端内设置辅工质,第二端内设置不凝气体。本发明可以同时充装两种工质,极大地拓宽了高温热管的工作温度范围,由于辅热管工作温度低,因此当辅热管先启动后,增大了主热管的受热面积,有利于主热管的快速、均匀启动,同时,本发明结构简单,无需附加系统,因而适用性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83940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237000.6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界面接触热阻的高精度测试方法,属于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测试方法采用先进的非接触热成像技术进行多个数据点的平均处理,较现有界面温差的界面外推或随机取值选取方法,该测试方法能更为精准的计算得到界面温差,也更进一步提高了采用先进热成像技术进行界面接触热阻的测试精度,可实现高温、瞬态和微纳米尺度的界面接触热阻高精度测试,并且可实现从常温~2700℃温度区间的界面接触热阻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9839406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910237000.6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界面接触热阻的高精度测试方法,属于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测试方法采用先进的非接触热成像技术进行多个数据点的平均处理,较现有界面温差的界面外推或随机取值选取方法,该测试方法能更为精准的计算得到界面温差,也更进一步提高了采用先进热成像技术进行界面接触热阻的测试精度,可实现高温、瞬态和微纳米尺度的界面接触热阻高精度测试,并且可实现从常温~2700℃温度区间的界面接触热阻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981375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1910243647.X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热流法测定界面接触热阻的高精度方法,属于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的双向加热热流方法,加热体布置在测试本体中心位置,通过在加热体周围布置多层真空隔热屏,相比较于端部更容易进行绝热处理,实现样品对的一维导热。本发明可以同时测量两组试样对材料的界面接触热阻;且采用了先进的非接触热成像技术进行多个数据点的平均处理,可更高精度地实现高温、瞬态和微纳米尺度的界面接触热阻高精度测试,并且可实现从常温~2700℃温度区间的界面接触热阻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981375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243647.X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热流法测定界面接触热阻的高精度方法,属于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的双向加热热流方法,加热体布置在测试本体中心位置,通过在加热体周围布置多层真空隔热屏,相比较于端部更容易进行绝热处理,实现样品对的一维导热。本发明可以同时测量两组试样对材料的界面接触热阻;且采用了先进的非接触热成像技术进行多个数据点的平均处理,可更高精度地实现高温、瞬态和微纳米尺度的界面接触热阻高精度测试,并且可实现从常温~2700℃温度区间的界面接触热阻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7967403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460127.1
申请日:2017-12-28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 G06F2217/16 , G06F2217/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热界面材料热导率的预测方法,其步骤为,建立石墨烯填料、环氧树脂以及两者的复合模型;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石墨烯填料尺寸、功能化以及层数对其热导率的影响,探讨石墨烯填料与环氧树脂基体材料界面的传热机理,以及计算不同体系的温度分布情况等;基于傅里叶定律的理论基础,结合Maxwell-Garnett有效介质理论,提取满足定理要求的参数进行计算得到热界面材料的有效热导率。本发明研究了不同尺寸、不同层数以及不同功能化的石墨烯对界面热阻的影响,更深入细致,通过结合仿真和理论研究减少实验的成本,更安全有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