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凸轮轴表面缺陷的智能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7171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73288.3

    申请日:2024-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凸轮轴表面缺陷的智能检测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模型构建模块和缺陷检测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凸轮轴表面图像;所述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凸轮轴表面图像,对各表面不同类型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凸轮轴表面缺陷特征数据;所述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基于凸轮轴表面缺陷特征数据,构建凸轮轴表面缺陷检测模型;所述缺陷检测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凸轮轴表面缺陷检测模型对待检测凸轮轴表面图像进行测试,完成凸轮轴表面缺陷的检测。本发明解决了人工目测法的效率低下,容易漏检、错检等问题,能更准确的检测出凸轮轴表面的缺陷。

    一种凸轮轴故障模拟分析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6880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96739.X

    申请日:2023-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凸轮轴故障模拟分析系统,包括故障模拟子系统,用于进行凸轮轴运转模拟以及模拟过程中的故障参数设置;信号采集子系统,用于采集凸轮轴运转模拟过程中的状态参数;故障预测子系统,用于根据状态参数预测凸轮轴出现故障的时间;预测校验子系统,用于根据状态参数对凸轮轴故障进行实时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故障预测子系统的预测结果进行校验;数据存储子系统用于对状态参数、预测结果以及检测结果进行存储;综合分析子系统,用于根据存储数据获取凸轮轴的最佳运行参数。本发明提高了凸轮轴故障预测的精确性,并对凸轮轴故障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一种分段式凸轮轴的装配工具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0097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78971.3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装配件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分段式凸轮轴的装配工具,包括:第一横杆的前端相对设置有两第一纵杆,两第一纵杆通过第一驱动件相对于第一横杆相向或相反移动,第一横杆的后端固接有沿远端延伸的支撑杆的一端;位于第一纵杆顶端前侧且与第一纵杆转动抬升的固定板,第一纵杆的顶端后侧设置有支撑座,第一纵杆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支撑座通过第二驱动件与固定板滑动配合以构成加固区间,加固区间用于支撑单段凸轮轴;相对于第一横杆升降的第二横杆,第二横杆的前端设置有挤压件,挤压件用于与设置在加固区间内的单段凸轮轴压力接触。本发明能够提高对单段凸轮轴的支撑稳定性,提高装配效率,保障装配单段凸轮轴时的精准度。

    一种基于液氮汽化膨胀的换热器胀接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3831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10938033.5

    申请日:2022-08-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液氮汽化膨胀的换热器胀接装置及方法,基于液氮汽化膨胀的换热器胀接装置包括:胀接台;夹紧组件,安装于胀接台,用于对换热器的铜管进行夹紧限位;定位密封组件,安装于胀接台,用于对铜管的两端进行固定并密封;充液氮组件,用于往铜管内充入液氮。本发明利用胀接台、夹紧组件和定位密封组件对铜管进行装夹定位,且充入液氮后可进行密封,保证胀接效果;将液氮通入铜管内迅速吸热汽化产生高压气体进行胀接,无需空气压缩机、气体增压器与高压气源等增压设备进行增压来提供胀接压力,而且不损伤铜管内壁的细微结构,不受胀接管道管径大小、管径长度和管径形状的限制,无需清理胀接后的铜管且环境无污染。

    一种基于液氮汽化膨胀的换热器胀接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3831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38033.5

    申请日:2022-08-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液氮汽化膨胀的换热器胀接装置及方法,基于液氮汽化膨胀的换热器胀接装置包括:胀接台;夹紧组件,安装于胀接台,用于对换热器的铜管进行夹紧限位;定位密封组件,安装于胀接台,用于对铜管的两端进行固定并密封;充液氮组件,用于往铜管内充入液氮。本发明利用胀接台、夹紧组件和定位密封组件对铜管进行装夹定位,且充入液氮后可进行密封,保证胀接效果;将液氮通入铜管内迅速吸热汽化产生高压气体进行胀接,无需空气压缩机、气体增压器与高压气源等增压设备进行增压来提供胀接压力,而且不损伤铜管内壁的细微结构,不受胀接管道管径大小、管径长度和管径形状的限制,无需清理胀接后的铜管且环境无污染。

    一种基于真空环境的换热器负压胀接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32970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0938028.4

    申请日:2022-08-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真空环境的换热器负压胀接装置及方法,一种基于真空环境的换热器负压胀接装置,其包括:密闭容器,内设有负压腔,设有供铜管的两个铜管口插入的插孔;密封结构,设于插孔内壁,以与铜管口外周壁密封接触;膨胀夹紧组件,用于使铜管口发生膨胀变形压紧密封结构实现铜管口外周与插孔内壁的密封以及铜管口的固定;真空负压系统,与负压腔连通,用于对负压腔抽真空并能使真空压力值保持恒定。本发明利用真空负压产生的气压差作为胀接压力,气压差产生的胀接压力不会对铜管内壁螺纹等结构造成损伤,保证铜管内壁不受破坏,且真空环境中压差相对均匀,可实现铜管的均匀胀接,相比利用增压设备实现气压胀接,真空负压更加安全。

    一种基于视觉分析的凸轮轴表面损伤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1536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31476.9

    申请日:2023-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分析的凸轮轴表面损伤检测系统,包括:数据收集子系统,用于收集历史凸轮轴表面影像数据;数据处理子系统,用于对所述历史凸轮轴表面影像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处理图像数据集;模型构建子系统,用于构建机器视觉模型,通过所述处理图像数据集对所述机器视觉模型进行训练,获得损伤检测模型;结果生成子系统,用于获取实时凸轮轴表面影像数据,将所述实时凸轮轴表面影像数据输入至所述损伤检测模型中进行计算,获得检测结果。本发明通过通过视觉分析技术对凸轮轴进行处理,可以提取图像中微小的细节和特征,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准确的分类和检测。这使得可以检测到凸轮轴表面的微小损伤,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精度。

    一种装配式凸轮轴压装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4043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50832.4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凸轮轴装配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装配式凸轮轴压装机,包括:安装平台;移动平台上设置有夹持件,钢管的一端和夹持件可拆卸连接且钢管位于移动平台底面中心位置处;转动盘转动连接在安装平台顶面中心位置处,转动盘顶面固接有限位架,限位架内盛放有若干凸轮,若干凸轮的内孔相互重合,转动盘与移动平台上分别开设有通孔,两通孔与若干凸轮的内孔相互重合,移动平台带动钢管移动并贯穿若干凸轮内孔以及两通孔。本发明实现了:通过移动平台带动钢管贯穿若干凸轮以及转动盘后依次对凸轮固定,无需钢管重复抬升并将每一凸轮套设在钢管上,同时设置的转动盘实现每一凸轮安装角度的准确性,提高了装配式凸轮轴的安装效率。

    一种自动化管翅式散热管液压胀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37204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48993.0

    申请日:2023-0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散热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管翅式散热管液压胀接装置,包括底板、固定底座、导杆、驱动机构、移动底座、夹具、滑台和旋转充液头;将装配翅片的铜管放置在移动底座上,将其固定在夹具上,在固定好待胀接的散热管后,使用带螺纹的旋转充液头连接在固定底座上,通过控制驱动机构驱动滑台朝移动底座的方向移动,移动底座在滑台的推动下沿导杆朝固定底座的方向移动,直至将铜管抵紧在移动底座和滑台之间,随后控制外部液压泵启动,使得对铜管和翅片进行胀接,从而能够便于将铜管和翅片进行连接,在连接时非常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