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苯与2,2′‑联吡啶构筑的镍配合物及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3319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241243.8

    申请日:2017-0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15/045 C07B2200/13

    Abstract: 4‑(N,N′‑双(4‑羧基苄基)氨基)甲苯与2,2′‑联吡啶构筑的镍配合物[Ni(L)(2,2′‑bpy)H2O]n及合成方法。[Ni(L)(2,2′‑bpy)H2O]n的单体分子式为:C33H29N3NiO5,分子量为:606.30g/mol,H2L为4‑(N,N′‑双(4‑羧基苄基)氨基)甲苯,2,2′‑bpy为2,2′‑联吡啶。将0.094‑0.188g分析纯H2L和0.039‑0.078g分析纯2,2′‑bpy溶于10‑20mL二次蒸馏水中,调节pH为6‑7后,再加入0.073‑0.146g分析纯六水合硝酸镍,置于聚四氟乙烯高压反应釜中,并置于170℃烘箱三天后取出,冷却至室温,打开高压反应釜,底部有绿色块状晶体即[Ni(L)(2,2′‑bpy)H2O]n。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化学组分易于控制、重复性好且产量高。

    锂离子电池用二维片状Fe3O4/C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1498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12781.4

    申请日:2020-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二维片状Fe3O4/C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以六水合氯化铁和葡萄糖的水溶液为原料,先将原料直接低温空气气氛下烧结,所得材料再在高温氩气气氛下烧结,通过两步烧结制得了锂离子电池用二维片状Fe3O4/C复合电极材料。本发明方法十分简便、成本低、产率高、制备条件易于控制,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用二维片状Fe3O4/C复合电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出色的倍率性能和大电流密度下的循环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