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7383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10119352.1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 桂林市绿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 C02F3/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氨氧化与氢自养反硝化耦合深度脱氮的装置与方法,通过将膜生物反应器(MBR)与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MBFR)两种工艺结合,能有效控制膜污染,并利用厌氧氨氧化和氢自养反硝化的耦合作用同步去除水中的NH4+-N、NO2--N和NO3--N,具有高质量出水和活性污泥菌种流失少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98856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02930.6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3/28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氮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包括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和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主体,反应器主体底部设有第一进水口,顶部设有沼气排出口,侧壁上端设有第一出水口,反应器主体内设有厌氧污泥床,厌氧污泥床上方的反应器主体内设有三相分离器;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筒体,反应器筒体下端设有进气口和第二进水口,进气口连接沼气排出口,第二进水口连接第一出水口,反应器筒体内设有中空纤维膜组件,反应器筒体上端设有第二出水口和出气口。本发明能够实现COD和氮素的同步去除,降低温室效应的风险,提高产物的利用率,而且对电子供体的依赖性较低,不受碳源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084955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19423.3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3/28 , G16C20/10 , G16C20/9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响应曲面法优化厌氧氨氧化膜生物反应器脱氮性能的方法、脱氮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响应曲面法来优化厌氧氨氧化膜生物反应器的脱氮性能,解决了在实际工程中污水的无机碳源浓度、厌氧氨氧化膜生物反应器的温度和厌氧氨氧化膜生物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三个因素联合作用影响厌氧氨氧化膜生物反应器脱氮性能的问题,能够在实际工程应用时快捷、有效地确定更合理的脱氮参数从而使厌氧氨氧化膜生物反应器具有高的污水总氮去除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5151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033358.4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3/30 , C02F101/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碳氮比污水同步脱氮除碳的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膜生物反应器(MBR)和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MBfR)耦合,在MBR中发生有机物氧化和硝化过程(氨氧化、亚硝化等),NH4+‑N经过硝化作用变为NO3‑‑N,部分不完全硝化会产生少量的NO2‑‑N;MBfR则是将NO3‑‑N和NO2‑N转化为N2,由于MBfR中的细菌属于自养型细菌,无需投加有机碳源,能够有效利用无机碳源,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有机碳源不足的劣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03117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434533.7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3/00 , C02F101/16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基质膜生物膜反应器,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主流反应器、供气结构和水桶,主流反应器包括第一反应器主体,第一反应器主体内设置有第一分散膜组件,第一分散膜组件包括第一纤维膜束,第一纤维膜束包括若干中空纤维膜,第一分散膜组件的各中空纤维膜之间设置有间隙,第一分散膜组件的各中空纤维膜的两端分别伸出第一反应器主体,并与供气结构连通,第一反应器主体的下端开设有第一进口,第一反应器主体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出口,第一进口与水桶连通,第一出口与出水阀门连通。本发明能够有效增加微生物附着面积,使微生物均匀附着,同时,可以提高生物量积累,使得反应器具有更高的抗污染负荷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75151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033358.4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3/30 , C02F101/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碳氮比污水同步脱氮除碳的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膜生物反应器(MBR)和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MBfR)耦合,在MBR中发生有机物氧化和硝化过程(氨氧化、亚硝化等),NH4+‑N经过硝化作用变为NO3‑‑N,部分不完全硝化会产生少量的NO2‑‑N;MBfR则是将NO3‑‑N和NO2‑N转化为N2,由于MBfR中的细菌属于自养型细菌,无需投加有机碳源,能够有效利用无机碳源,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有机碳源不足的劣势。
-
公开(公告)号:CN209537084U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20205267.2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 桂林市绿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 C02F3/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厌氧氨氧化与氢自养反硝化耦合深度脱氮的装置,通过将膜生物反应器(MBR)与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MBFR)两种工艺结合,能有效控制膜污染,并利用厌氧氨氧化和氢自养反硝化的耦合作用同步去除水中的NH4+-N、NO2--N和NO3--N,具有高质量出水和活性污泥菌种流失少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的处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