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7383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10119352.1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 桂林市绿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 C02F3/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氨氧化与氢自养反硝化耦合深度脱氮的装置与方法,通过将膜生物反应器(MBR)与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MBFR)两种工艺结合,能有效控制膜污染,并利用厌氧氨氧化和氢自养反硝化的耦合作用同步去除水中的NH4+-N、NO2--N和NO3--N,具有高质量出水和活性污泥菌种流失少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66855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342695.X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 桂林市绿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B79/02 , A01G17/005 ,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卡斯特地区重金属尾砂库的复垦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对矿区尾砂库干滩进行平整,使其表面坡度不高于0.1%;(2)在步骤(1)处理后的干滩上按网状形式,以140cm的间距挖30cm宽×30cm深的沟槽;(3)通过外运取土的方式,将能种植植物的土壤运至尾库区干滩边,将土均匀铺置于步(2)挖好的沟槽内;(4)在步骤(3)土表层覆盖一层植物凋落物;(5)自下而上以间距50cm的距离在步骤(3)、步骤(4)铺置的土壤上套种芒草及三叶青藤,植物种植后洒水施肥护理,直至植物正常存活;(6)待步骤(5)种植的植物长势稳固之后,便能形成较完整的生态系统。本发明能有效控制尾砂库重金属污染,修复尾砂库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209537084U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20205267.2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 桂林市绿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 C02F3/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厌氧氨氧化与氢自养反硝化耦合深度脱氮的装置,通过将膜生物反应器(MBR)与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MBFR)两种工艺结合,能有效控制膜污染,并利用厌氧氨氧化和氢自养反硝化的耦合作用同步去除水中的NH4+-N、NO2--N和NO3--N,具有高质量出水和活性污泥菌种流失少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的处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890841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329986.7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3/28 , C02F1/44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富里酸处理含硝酸盐废水的方法,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投加富里酸(FA),FA通过参与胞外电子传递过程提高了电子传递效率,增强了微生物和细菌内多种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微生物分泌信号分子的能力,加强了群体感应过程的发生,进而提升反硝化菌还原硝氮的能力,促进挂膜,不仅价格低廉,而且不会对反应系统内的微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缩短生物膜挂膜所需要的时间并提高NO3‑‑N的去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2561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82423.0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氧化沟脱氮处理器及其脱氮工艺,该处理器包括外沟体和中间分隔体,外沟体的左端部为三角形结构且形成了厌氧区,外沟体的右端为半圆形结构且形成了好氧区,中间分隔体固定设置在外沟体中,中间分隔体的左端设置有对厌氧区的流道间隙进行调节的移动调节部,中间分隔体的右端设置成与外沟体右端同心的半圆形结构,好氧区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曝气单元和第二曝气单元,位于第二曝气单元下游的外沟体中设置有推流装置;本氧化沟脱氮处理器不仅提高了整体的脱氮效果,而且在污水流速改变后,还能够通过移动调节部调节流经厌氧区的污水流速一致,使得污水能够在厌氧区中进行充分脱氮处理,保证了对污水的脱氮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95976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704919.X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3/28 , C02F3/34 , C02F101/36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氢基质膜生物膜反应器系统及处理三级工业废水中4‑溴苯酚(4‑BP)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系统中,将所述第一氢基质膜反应器(2)和第二氢基质膜反应器(3)竖直且平行放置,提高了氢基质膜反应器的反应效率。利用本发明的系统处理三级工业废水中的4‑BP时,能够使4‑BP充分与第一氢基质膜反应器和第二氢基质膜反应器中的氢基质生物膜接触,氢自养还原菌能将高浓度的4‑BP还原成无毒产物,以达到4‑BP高效、绿色和安全去除的目的,大大降低了经济成本。进一步地,第二氢基质膜反应器的结构设置,简化了膜丝简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5151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033358.4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3/30 , C02F101/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碳氮比污水同步脱氮除碳的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膜生物反应器(MBR)和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MBfR)耦合,在MBR中发生有机物氧化和硝化过程(氨氧化、亚硝化等),NH4+‑N经过硝化作用变为NO3‑‑N,部分不完全硝化会产生少量的NO2‑‑N;MBfR则是将NO3‑‑N和NO2‑N转化为N2,由于MBfR中的细菌属于自养型细菌,无需投加有机碳源,能够有效利用无机碳源,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有机碳源不足的劣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14507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44486.8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镧改性污泥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功能材料和环境水处理领域,用来去除市政污水中的磷酸盐。此发明以剩余污泥为生物炭原材料,经过镧改性后,制备出高效经济环保的吸附剂La‑BC。当La‑BC的投加量为10mg,pH为5.0时吸附容量最大。在用固定床柱去除市政污水的实验中,在5mL/min的流速下,1‑2g的La‑BC处理需要时间为7.58‑9.08h。利用上述方案制备得到的镧改性污泥生物炭不仅使剩余污泥资源化而且对磷酸盐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量最高可达144.62mg/g。
-
公开(公告)号:CN11314507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43357.7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碳化镧改性污泥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功能材料和环境水处理领域,用来去除市政污水中的磷酸盐。此发明以剩余污泥为生物炭原材料,经过镧改性后,再热解制备出高效经济环保的吸附剂BC‑La‑BC。当BC‑La‑BC的投加量为10mg,pH为3.0时吸附容量最大。在用固定床柱去除市政污水的实验中,在5mL/min的流速下,1‑2g的BC‑La‑BC处理需要时间为2.92‑5.08h。利用上述方案制备得到的镧改性污泥生物炭不仅使剩余污泥资源化而且对磷酸盐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量最高可达131.58mg/g。
-
公开(公告)号:CN111862737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32154.8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9B2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可远程操控的毕托管流速测定实验平台。包括可电脑操控的毕托管流速测定实验装置、服务管理器以及用户终端;通过互联网连接可电脑操控的实验装置与服务管理器;以及服务管理器与用户终端;可电脑操控的实验装置含基本实验装置及PLC控制系统、触摸屏电脑和摄像头等;PLC控制系统可以控制可远程操控的电子实验装置的运行;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控实验的运行情况;触摸屏电脑与PLC连接,用于实施PLC相关的软控制等;本发明合理利用资源,扩大受益人群范围。可以解决高校无实验条件、因突发情况有关实践环节不能得以实现、仿真模拟实验缺乏真实体验的问题等。通过共享远程实验,达到教学目的,实现共享教育理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