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7633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77802.9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1G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29/006 , C01P2002/72 , C01P2002/85 , C01P2004/03 , C01P2004/32 , C01P2004/50 , C01P2004/61 , C01P2006/16 , C01P20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介孔结构的Cu3BiS3微米球的制备方法。将含铜前驱体、含铋前驱体、含硫前驱体溶于乙醇与丙三醇的混合溶剂中,并将所得溶液置于恒温磁力搅拌机中,于60℃进行搅拌,制得混合溶液,接着将混合溶液转入聚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在120~200℃条件下水热反应8~24小时,所得产物经离心、洗涤、烘干,即得具有介孔结构的Cu3BiS3微米球。本发明方法具有技术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原料丰富易得,成本低廉、产率高等优点。通过此法制备的Cu3BiS3微米球具有介孔结构,形貌均一,结构稳定,在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944476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499186.4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oS2/Fe2O3异质结构@多孔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使用水热法制得了二硫化钼纳米花,然后将二硫化钼纳米花分散到含有铁离子的静电纺丝有机溶液中并进行纺丝,接着利用退火处理的方法得到MoS2/Fe2O3异质结构@碳纤维复合材料。与单一组分相比,MoS2/Fe2O3复合异质结构的协同作用显著提升了其电化学性能,碳纳米纤维宿主一方面可以增强导电性,另一方面能够缓冲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复合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高倍率性能的、能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钠离子电池的制备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7907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0682486.0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S2@CoS2@多孔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制备静电纺丝液时加入四水合醋酸钴作为钴源,再通过静电纺丝及密封硫化步骤,得到二硫化钴颗粒均匀嵌入碳纳米纤维,修饰碳纳米纤维,再通过水热法在其上均匀生长二硫化钼得到MoS2@CoS2@多孔碳纤维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各结构协同作用显著提升了其电化学性能,碳纳米纤维宿主一方面可以增强导电性,另一方面能够缓冲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复合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倍率性能优良的、能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制备钠离子电池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871614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95788.5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b2S3纳米颗粒/氮掺杂碳纤维复合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合物纤维,经过空气固化、惰性气氛下碳化等步骤得到氮掺杂碳纤维,然后利用原位超声法在碳纤维表面生长Sb2S3纳米颗粒。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适用性强,得到的金属硫化物/氮掺杂碳纤维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4202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22291.X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4 , D01F1/10 , D01F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金属硫化物@多孔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使用静电纺丝的多孔碳纤维封装双金属离子,经过退火和硫化处理得到双金属硫化物@多孔碳纤维复合材料;多孔结构能够缓冲金属硫化物与钠离子反应引起的体积变化,碳纤维的强导电性为电子的转移提供了有效传输路径,双金属硫化物的协同作用显著的提升了电化学性能,从而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表现出超强的循环稳定性;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高稳定性、高导电率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85986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57571.7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D01F9/22 , D01F1/10 , D01F1/09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10/054 , H01M4/5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径碳纤维材料、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SiO2纳米球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孔洞结构的模板,分散于纺丝液中进行纺丝,得到纳米纤维,将所述纳米纤维进行预氧化和煅烧处理,得到包覆SiO2的碳纤维,再采用碱溶液刻蚀处理,得到了孔隙规则且均匀的多孔径碳纤维材料。通过控制SiO2纳米球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含量控制碳纤维的孔隙密度和孔隙大小,与单一孔径的纳米碳纤维相比,本发明的多孔径碳纤维的分级孔隙具有更高的电子导电性,介孔提供快速高效的电子传输通道,大孔增加比表面积,使钠离子稳定地吸附脱出。
-
公开(公告)号:CN114944476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0499186.4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oS2/Fe2O3异质结构@多孔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使用水热法制得了二硫化钼纳米花,然后将二硫化钼纳米花分散到含有铁离子的静电纺丝有机溶液中并进行纺丝,接着利用退火处理的方法得到MoS2/Fe2O3异质结构@碳纤维复合材料。与单一组分相比,MoS2/Fe2O3复合异质结构的协同作用显著提升了其电化学性能,碳纳米纤维宿主一方面可以增强导电性,另一方面能够缓冲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复合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高倍率性能的、能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钠离子电池的制备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