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81733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0724537.0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豊技研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转换器和外壳的制造方法,该催化转换器具备筒状的外壳以及整体型催化剂载体,该筒状的外壳具有至少一对保持筒部以及将这些保持筒部之间一体地连结的缩径筒部,该整体型催化剂载体被单独地收纳在保持筒部内;与保持筒部对应的筒状的外壳材料中的与保持筒部之间对应的部分利用模压成型形成上述缩径筒部;在该催化转换器中,对缩径筒部进行模压成型时的冲压负载在缩径筒部的圆周方向上非常不均等的情况受到抑制。本发明的催化转换器中,缩径筒部(18)在圆周方向上在隔着间隔的2个以上部位形成有平坦部(18a),传感器(23)被安装在这些平坦部(18a)中的至少1个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281733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810724537.0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豊技研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转换器和外壳的制造方法,该催化转换器具备筒状的外壳以及整体型催化剂载体,该筒状的外壳具有至少一对保持筒部以及将这些保持筒部之间一体地连结的缩径筒部,该整体型催化剂载体被单独地收纳在保持筒部内;与保持筒部对应的筒状的外壳材料中的与保持筒部之间对应的部分利用模压成型形成上述缩径筒部;在该催化转换器中,对缩径筒部进行模压成型时的冲压负载在缩径筒部的圆周方向上非常不均等的情况受到抑制。本发明的催化转换器中,缩径筒部(18)在圆周方向上在隔着间隔的2个以上部位形成有平坦部(18a),传感器(23)被安装在这些平坦部(18a)中的至少1个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952917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810460562.2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内燃机的排气装置,具有涡轮壳体以及设于其上的空燃比传感器。涡轮壳体具有:第1、第2集合排气管,其分别形成有供来自第1、第2气缸组的燃烧室的排气流动的第1、第2通路;以及合流排气管,其形成有使在第1与第2通路中流动的排气合流的合流通路,第1和第2通路并列设置,在将形成合流通路的内壁划分为与形成第1通路的内壁连续的第1连续内壁和与形成第2通路的内壁连续的第2连续内壁时,空燃比传感器以向合流通路内的中央侧突出的方式设于第1连续内壁,在第1连续内壁的比空燃比传感器靠上游侧的部分设置有引导部,从包括第1、第2通路、合流通路和空燃比传感器的纵剖面观察时,该引导部向合流通路的中央侧形成为凸状。
-
公开(公告)号:CN108930608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810460670.X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F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凸缘接合构造,即使高温的排气持续流动也能够保持密封性。凸缘接合构造(20)的特征在于,将内燃机(1)的气缸盖(2H)与涡轮壳体(4)的凸缘(21、22)之间隔着密封圈(23)接合起来,气缸盖的凸缘(21)在该凸缘的端面上具有第一集合排气管(11)和第二集合排气管(12)的端部,涡轮壳体的凸缘(22)在该凸缘的端面上具有与气缸盖的第一集合排气管和第二集合排气管的端部对应的第一合流前排气管(13)和第二合流前排气管(14)的端部,密封圈(23)在气缸盖侧的面(37)上具有直线部分比曲率半径短的圆角长方形状的压边筋(39),该压边筋包围气缸盖的凸缘所具有的第一集合排气管和第二集合排气管的端部。
-
公开(公告)号:CN108952917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460562.2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内燃机的排气装置,具有涡轮壳体以及设于其上的空燃比传感器。涡轮壳体具有:第1、第2集合排气管,其分别形成有供来自第1、第2气缸组的燃烧室的排气流动的第1、第2通路;以及合流排气管,其形成有使在第1与第2通路中流动的排气合流的合流通路,第1和第2通路并列设置,在将形成合流通路的内壁划分为与形成第1通路的内壁连续的第1连续内壁和与形成第2通路的内壁连续的第2连续内壁时,空燃比传感器以向合流通路内的中央侧突出的方式设于第1连续内壁,在第1连续内壁的比空燃比传感器靠上游侧的部分设置有引导部,从包括第1、第2通路、合流通路和空燃比传感器的纵剖面观察时,该引导部向合流通路的中央侧形成为凸状。
-
公开(公告)号:CN108930608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460670.X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F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3/1827 , F01N13/1855 , F01N2450/24 , F16L2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凸缘接合构造,即使高温的排气持续流动也能够保持密封性。凸缘接合构造(20)的特征在于,将内燃机(1)的气缸盖(2H)与涡轮壳体(4)的凸缘(21、22)之间隔着密封圈(23)接合起来,气缸盖的凸缘(21)在该凸缘的端面上具有第一集合排气管(11)和第二集合排气管(12)的端部,涡轮壳体的凸缘(22)在该凸缘的端面上具有与气缸盖的第一集合排气管和第二集合排气管的端部对应的第一合流前排气管(13)和第二合流前排气管(14)的端部,密封圈(23)在气缸盖侧的面(37)上具有直线部分比曲率半径短的圆角长方形状的压边筋(39),该压边筋包围气缸盖的凸缘所具有的第一集合排气管和第二集合排气管的端部。
-
公开(公告)号:CN105705745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480061266.5
申请日:2014-10-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37/186 , F01N13/008 , F01N13/143 , F01N2260/20 , F02B67/10 , F02F1/243 , F02F1/42 , Y02T10/144
Abstract: 一种排气结构(3),其具备排气歧管(20)和具有涡轮壳体(50)的增压器(30)。涡轮壳体(50)具备与排气歧管(20)连通的流入口(50a)、形成有涡轮叶片的收纳空间的收纳部(52)、以及形成有从流入口(50a)通往收纳空间的流入路(53a)的流入部(53)。在流入部(53),形成有传感器安装部(53b),并且形成有节流部(53c),随着从流入口(50a)去往传感器安装部(53b),该节流部(53c)在各气缸(2)的排列方向上的宽度逐渐缩小。该结构能够提高各气缸(2)的燃烧状态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705745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80061266.5
申请日:2014-10-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37/186 , F01N13/008 , F01N13/143 , F01N2260/20 , F02B67/10 , F02F1/243 , F02F1/42 , Y02T10/144
Abstract: 一种排气结构(3),其具备排气歧管(20)和具有涡轮壳体(50)的增压器(30)。涡轮壳体(50)具备与排气歧管(20)连通的流入口(50a)、形成有涡轮叶片的收纳空间的收纳部(52)、以及形成有从流入口(50a)通往收纳空间的流入路(53a)的流入部(53)。在流入部(53),形成有传感器安装部(53b),并且形成有节流部(53c),随着从流入口(50a)去往传感器安装部(53b),该节流部(53c)在各气缸(2)的排列方向上的宽度逐渐缩小。该结构能够提高各气缸(2)的燃烧状态的检测精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