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83907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065321.6
申请日:2011-03-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豊技研
IPC: F01N1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166 , F01N1/084 , F01N1/163 , F01N247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消声器的排气气流控制装置,其能够使阀簧对阀板的闭阀力随阀板开度的增大而减小或者基本不变。排气气流控制阀(20)由以下部件构成:阀板(21),其在下游侧排气管(11)的内侧、且在封闭分流孔(17)的全闭位置(C)与敞开分流孔(17)的全开位置(O)之间转动,并在该全开位置(O)处以末端朝向下游侧排气管(11)的下游侧的方式与下游侧排气管(11)铰接;阀簧支承部件(25),其以横跨分流孔(17)的方式设于下游侧排气管(11);以及阀簧(22),其一端部固定连接于阀板的比阀簧支承部件靠下游侧排气管的下游侧的末端部,其另一端部侧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压接于阀簧支承部件,利用该阀簧的推斥力对阀板向全闭位置侧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383907B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110065321.6
申请日:2011-03-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豊技研
IPC: F01N1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166 , F01N1/084 , F01N1/163 , F01N247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消声器的排气气流控制装置,其能够使阀簧对阀板的闭阀力随阀板开度的增大而减小或者基本不变。排气气流控制阀(20)由以下部件构成:阀板(21),其在下游侧排气管(11)的内侧、且在封闭分流孔(17)的全闭位置(C)与敞开分流孔(17)的全开位置(O)之间转动,并在该全开位置(O)处以末端朝向下游侧排气管(11)的下游侧的方式与下游侧排气管(11)铰接;阀簧支承部件(25),其以横跨分流孔(17)的方式设于下游侧排气管(11);以及阀簧(22),其一端部固定连接于阀板的比阀簧支承部件靠下游侧排气管的下游侧的末端部,其另一端部侧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压接于阀簧支承部件,利用该阀簧的推斥力对阀板向全闭位置侧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339623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480035783.5
申请日:2014-06-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豊技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089 , F01N1/04 , F01N3/005 , F01N2470/04 , F01N2490/06 , Y02T10/20
Abstract: 在壳体内,以使排出气体依次流通的方式形成有多个膨胀室,该多个膨胀室中包含膨胀室,进气管的下游端部在该膨胀室中开口,以在至少一个部位具有大致U字状的弯曲部的方式在所述壳体内弯曲地形成有排气管,该排气管的上游端部在多个膨胀室中按排出气体的流通顺序处于最后的膨胀室中开口,该排气管的下游端部在大气中开口,与按排出气体的流通顺序处于最后的膨胀室(17)相邻地形成在壳体(12)内的吸音室(23)中填充有吸音材料(24),在排气管(19)的面临吸音室(23)的部分设置有多个冲孔(25)。由此能够在实现耐久性和吸音性能的提高的同时紧凑地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339623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480035783.5
申请日:2014-06-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豊技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089 , F01N1/04 , F01N3/005 , F01N2470/04 , F01N2490/06 , Y02T10/20
Abstract: 在壳体内,以使排出气体依次流通的方式形成有多个膨胀室,该多个膨胀室中包含膨胀室,进气管的下游端部在该膨胀室中开口,以在至少一个部位具有大致U字状的弯曲部的方式在所述壳体内弯曲地形成有排气管,该排气管的上游端部在多个膨胀室中按排出气体的流通顺序处于最后的膨胀室中开口,该排气管的下游端部在大气中开口,与按排出气体的流通顺序处于最后的膨胀室(17)相邻地形成在壳体(12)内的吸音室(23)中填充有吸音材料(24),在排气管(19)的面临吸音室(23)的部分设置有多个冲孔(25)。由此能够在实现耐久性和吸音性能的提高的同时紧凑地构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