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68409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80040250.6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的一方式提供一种能提高冷却效率的线束单元。按照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线束单元(10)具备:导电路径(20),在车载机器间导电;和冷却部,冷却导电路径(20)。导电路径具有(20):中空的筒状导体(21),具有导电性;和第1绝缘层(22),被筒状导体(21)覆盖。第1绝缘层(22)是使冷却介质能在内部流通的冷却管。
-
公开(公告)号:CN11591767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80039497.6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冷却效率的线束单元。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线束单元(10)具备:导电电路(20),其向车载设备间传导电;以及冷却管(40),其构成冷却导电电路(20)的冷却部。导电电路(20)具备具有导电性的中空的筒状导体(21),冷却管(40)能够供冷却介质在内部流通,并且与筒状导体(21)分体。筒状导体(21)的刚性比冷却管(40)的刚性优异。冷却管(40)贯通筒状导体(21)。
-
公开(公告)号:CN115702461A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180039927.4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线束单元具备:在车载机器间进行电气传导的导电电路;以及构成冷却导电电路的冷却部的冷却管(40)。导电电路(20)具有:具有导电性的中空的筒状导体(21);以及被筒状导体(21)覆盖的第1绝缘层(22)。冷却管(40)能够在内部流通冷媒,与筒状导体(21)为分体。而且,冷却管(40)贯穿第1绝缘层(22)。
-
公开(公告)号:CN11569922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80040256.3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的一方式提供一种能提高冷却效率的线束单元。按照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线束单元(10)具备:导电路径(20),在车载机器间导电;和冷却管(41、42),构成冷却导电路径(20)的冷却部。导电路径(20)具有中空的筒状导体(21),筒状导体(21)具有导电性。冷却管(41、42)比筒状导体(21)柔软,并且与筒状导体(21)为分体。冷却管(41、42)与筒状导体(21)的两端部连接。筒状导体(21)和冷却管(41、42)使冷却介质能在内部流通。
-
-
公开(公告)号:CN11528062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080097948.7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nventor: 丸地岳夫
Abstract: 提供一种新颖结构的护线套单元,即使水猛烈地进入支架与面板等被装配体之间,也可有效地保持基于护线套对被装配体的按压进行的密封。护线套单元(10)装配于被装配体(52)的装配面(53),具备:筒状的护线套(12),在表面具有凹槽(38);支架(14),与护线套(12)重叠,将护线套(12)在第1方向上按压到被装配体(52);以及连通道(74),通过护线套(12)的凹槽(38)被支架(14)覆盖而形成,连通道(74)具有:第1端部(76),与支架(14)和装配面(53)的重叠面间连通;和第2端部(78),与护线套(12)和支架(14)没有重叠的部位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6194338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180055293.1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nventor: 丸地岳夫
IPC: B60R16/02
Abstract: 按照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线束单元(10)具备:多个导电路径(11),在车载机器间导电;和冷却部,冷却多个导电路径。多个导电路径具有第1导电路径(20)和与第1导电路径并排的第2导电路径(30),第1导电路径具有中空的筒状的第1内侧绝缘层(22)和将第1内侧绝缘层的外周面覆盖的第1筒状导体(21),第2导电路径(30)具有中空的筒状的第2内侧绝缘层(32)和将第2内侧绝缘层的外周面覆盖的第2筒状导体(31)。冷却部具有:第1冷却管,能使冷却介质在内部流通,由第1内侧绝缘层构成;第2冷却管,能使冷却介质在内部流通,由第2内侧绝缘层构成;以及折回管(40),将第1冷却管和第2冷却管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594081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80053508.6
申请日:2014-09-16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15 , H01B3/30 , H01B9/023 , H01B11/1025 , H02G3/0481 , H02G3/06 , H05K9/0098
Abstract: 重量轻且能够容易地获得所希望的弯曲形状。对蓄电池(3)和逆变器(4)之间进行连接的电线插通于配置在车辆的底盘的屏蔽管(1)内。屏蔽管(1)具有由合成树脂材料成型为预定形状的管主体(6)。在管主体(6)成型后,在管主体(6)的外周面螺旋状地缠绕带状金属箔,而形成屏蔽部(7)。进而,屏蔽部(7)插通于热收缩管(10)内。热收缩管(10)被加热而以紧贴状态覆盖屏蔽部(7)的外周面,从而构成保护屏蔽部(7)的保护部(9)。
-
公开(公告)号:CN11605764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80056764.0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nventor: 丸地岳夫
IPC: H01B7/00
Abstract: 按照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线束单元(10)具备多个导电路径(11)和冷却多个导电路径(11)的冷却部。多个导电路径(11)具有第1导电路径(20)和与第1导电路径(20)并排的第2导电路径(30),第1导电路径(20)具有第1筒状导体(21),第2导电路径(30)具有第2筒状导体(31),第1筒状导体(21)及第2筒状导体(31)均具有第1端部(21a、31a)和与第1端部(21a、31a)相反的一侧的第2端部(21b、31b)。冷却部具有冷却管(40),冷却管(40)包括:折回管(41),将第1筒状导体(21)的第1端部(21a)和第2筒状导体(31)的第1端部(31a)连接;流入口用管(42),与第1筒状导体(21)的第2端部(21b)连接;以及排出口用管(43),与第2筒状导体(31)的第2端部(31b)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05695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80056859.2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nventor: 丸地岳夫
IPC: B60R16/02
Abstract: 按照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线束单元(10)具备:多个导电路径(11),在车载机器间导电;和冷却部,冷却多个导电路径。多个导电路径具有第1导电路径(20)和与第1导电路径并排的第2导电路径(30)。第1导电路径具有中空的筒状的第1内侧绝缘层(22)和将其外周面覆盖的第1筒状导体(21),第2导电路径具有中空的筒状的第2内侧绝缘层(32)和将其外周面覆盖的第2筒状导体(31)。冷却部具有冷却管(40),冷却管能使冷却介质在内部流通,并且与第1内侧绝缘层及第2内侧绝缘层为分体,冷却管具有贯穿第1内侧绝缘层的第1区间(41)、贯穿第2内侧绝缘层的第2区间(42)、以及将第1区间和第2区间连接的折回部(4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