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覆电线
    5.
    发明公开
    包覆电线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485793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180029608.5

    申请日:2021-04-27

    Abstract: 一种包覆电线,具备:筒状构件,在该筒状构件中流通制冷剂;导体,其设置于所述筒状构件的外周;和包覆构件,其将所述导体的外周覆盖,所述筒状构件和所述包覆构件具有绝缘性,所述筒状构件与所述包覆构件相比具有对所述制冷剂高的耐性。

    护线套单元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28062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080097948.7

    申请日:2020-10-23

    Inventor: 丸地岳夫

    Abstract: 提供一种新颖结构的护线套单元,即使水猛烈地进入支架与面板等被装配体之间,也可有效地保持基于护线套对被装配体的按压进行的密封。护线套单元(10)装配于被装配体(52)的装配面(53),具备:筒状的护线套(12),在表面具有凹槽(38);支架(14),与护线套(12)重叠,将护线套(12)在第1方向上按压到被装配体(52);以及连通道(74),通过护线套(12)的凹槽(38)被支架(14)覆盖而形成,连通道(74)具有:第1端部(76),与支架(14)和装配面(53)的重叠面间连通;和第2端部(78),与护线套(12)和支架(14)没有重叠的部位连通。

    线束单元
    7.
    发明公开
    线束单元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194338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180055293.1

    申请日:2021-08-04

    Inventor: 丸地岳夫

    Abstract: 按照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线束单元(10)具备:多个导电路径(11),在车载机器间导电;和冷却部,冷却多个导电路径。多个导电路径具有第1导电路径(20)和与第1导电路径并排的第2导电路径(30),第1导电路径具有中空的筒状的第1内侧绝缘层(22)和将第1内侧绝缘层的外周面覆盖的第1筒状导体(21),第2导电路径(30)具有中空的筒状的第2内侧绝缘层(32)和将第2内侧绝缘层的外周面覆盖的第2筒状导体(31)。冷却部具有:第1冷却管,能使冷却介质在内部流通,由第1内侧绝缘层构成;第2冷却管,能使冷却介质在内部流通,由第2内侧绝缘层构成;以及折回管(40),将第1冷却管和第2冷却管连接。

    线束单元
    9.
    发明公开
    线束单元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05764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80056764.0

    申请日:2021-08-04

    Inventor: 丸地岳夫

    Abstract: 按照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线束单元(10)具备多个导电路径(11)和冷却多个导电路径(11)的冷却部。多个导电路径(11)具有第1导电路径(20)和与第1导电路径(20)并排的第2导电路径(30),第1导电路径(20)具有第1筒状导体(21),第2导电路径(30)具有第2筒状导体(31),第1筒状导体(21)及第2筒状导体(31)均具有第1端部(21a、31a)和与第1端部(21a、31a)相反的一侧的第2端部(21b、31b)。冷却部具有冷却管(40),冷却管(40)包括:折回管(41),将第1筒状导体(21)的第1端部(21a)和第2筒状导体(31)的第1端部(31a)连接;流入口用管(42),与第1筒状导体(21)的第2端部(21b)连接;以及排出口用管(43),与第2筒状导体(31)的第2端部(31b)连接。

    线束单元
    10.
    发明公开
    线束单元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05695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80056859.2

    申请日:2021-08-04

    Inventor: 丸地岳夫

    Abstract: 按照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线束单元(10)具备:多个导电路径(11),在车载机器间导电;和冷却部,冷却多个导电路径。多个导电路径具有第1导电路径(20)和与第1导电路径并排的第2导电路径(30)。第1导电路径具有中空的筒状的第1内侧绝缘层(22)和将其外周面覆盖的第1筒状导体(21),第2导电路径具有中空的筒状的第2内侧绝缘层(32)和将其外周面覆盖的第2筒状导体(31)。冷却部具有冷却管(40),冷却管能使冷却介质在内部流通,并且与第1内侧绝缘层及第2内侧绝缘层为分体,冷却管具有贯穿第1内侧绝缘层的第1区间(41)、贯穿第2内侧绝缘层的第2区间(42)、以及将第1区间和第2区间连接的折回部(4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