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7402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80018866.3
申请日:2014-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5/0233 , B23K35/286 , B32B15/016 , C22C21/00 , C22F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硬钎焊接合结构体是对于在如下的铝合金所构成的芯材上包覆有由Al-Si系合金构成的钎料的硬钎焊板进行硬钎焊而成。该铝合金含有Si:高于0.3并在1.0质量%以下、Mn:高于0.6并在2.0质量%以下、Cu:高于0.3并在1.0质量%以下、Mg:高于0.15并在0.5质量%以下,余量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平均晶粒直径为50μm以上,存在于晶界的Mg-Si系金属间化合物和Al-Mg-Si-Cu系金属间化合物的占有率在4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361522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081070.X
申请日:2013-0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0012 , B23K1/0004 , B23K35/0238 , B32B15/016 , C22C21/00 , F28F21/089 , Y10T428/12764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该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具有心材、在心材的一面侧形成的牺牲材料以及在心材的另一面侧形成的焊料。心材由铝合金构成,含有Si:0.1~1.0质量%、Cu:0.5~1.2质量%、Mn:0.5~2.0质量%,剩余部分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牺牲材料由铝合金构成,含有Si:超过0.2质量%且0.8质量%以下,Zn:超过2.0质量%且5.0质量%以下、Mg:1.0~4.5质量%,剩余部分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焊料由铝合金构成。所述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的加工硬化指数n值为0.05以上。心材的垂直于轧制方向的截面的平均结晶粒径为10μm以下。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即使在薄壁材料时,强度、耐腐蚀性也优良,并且电焊焊接时的制管性及耐焊接裂纹性(电焊焊接性)也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5074026B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480018866.3
申请日:2014-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5/0233 , B23K35/286 , B32B15/016 , C22C21/00 , C22F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硬钎焊接合结构体是对于在如下的铝合金所构成的芯材上包覆有由Al‑Si系合金构成的钎料的硬钎焊板进行硬钎焊而成。该铝合金含有Si:高于0.3并在1.0质量%以下、Mn:高于0.6并在2.0质量%以下、Cu:高于0.3并在1.0质量%以下、Mg:高于0.15并在0.5质量%以下,余量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平均晶粒直径为50μm以上,存在于晶界的Mg‑Si系金属间化合物和Al‑Mg‑Si‑Cu系金属间化合物的占有率在4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361522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310081070.X
申请日:2013-0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0012 , B23K1/0004 , B23K35/0238 , B32B15/016 , C22C21/00 , F28F21/089 , Y10T428/12764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该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具有心材、在心材的一面侧形成的牺牲材料以及在心材的另一面侧形成的焊料。心材由铝合金构成,含有Si:0.1~1.0质量%、Cu:0.5~1.2质量%、Mn:0.5~2.0质量%,剩余部分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牺牲材料由铝合金构成,含有Si:超过0.2质量%且0.8质量%以下,Zn:超过2.0质量%且5.0质量%以下、Mg:1.0~4.5质量%,剩余部分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焊料由铝合金构成。所述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的加工硬化指数n值为0.05以上。心材的垂直于轧制方向的截面的平均结晶粒径为10μm以下。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即使在薄壁材料时,强度、耐腐蚀性也优良,并且电焊焊接时的制管性及耐焊接裂纹性(电焊焊接性)也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5793663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80064670.8
申请日:2014-11-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26 , F28D1/05366 , F28D1/05383 , F28F9/182 , F28F2225/08 , F28F2275/122 , F28F2280/04
Abstract: 热交换器具备多个管(2),以及位于多个管(2)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且连通于多个管(2)的集管(5)。集管(5)具有接合有多个管(2)的芯板(51)与固定于芯板(51)的箱主体部(52)。芯板(51)具有管接合面(511)、密封面(512),以及连接管接合面(511)与密封面(515)之间的倾斜面(513)。倾斜面(513)相对于长度方向倾斜,从而使管接合面(511)与多个管(2)的长度方向的端面(20)之间的距离不同于密封面(512)与所述端面(20)之间的距离。多个管(2)在插入管接合面(511)及倾斜面(513)的状态下接合于管接合面(511)及倾斜面(513)。
-
公开(公告)号:CN101135544B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710148341.3
申请日:2007-08-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在将热交换器的总箱(5a,5b)的箱主体(50b)和芯板(50a)彼此紧固之前,将凝胶体密封材料或液体密封材料施加到芯板(50a)的密封表面(51c)和箱主体(50b)的密封表面(53)中的至少一个上并且将其硬化。由此,形成由于其密封部件的粘性粘附到密封表面上的密封部件(54)。以由硬化了的密封部件(54)密封芯板(50a)的密封表面(51c)与箱主体(50b)的密封表面(53)之间的部分的状态,将芯板(50a)与箱主体(50b)彼此紧固在一起。因此,当芯板(50a)和箱主体(50b)彼此紧固在一起时,可以避免密封部件(54)发生扭曲或弹性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1191706A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申请号:CN200710192886.4
申请日:2007-1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器用总箱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芯板上形成第一接合部分;相对于芯板的基部设置箱体;以及朝箱体移动第一壁部分,从而使得第一接合部分与箱体接合。在形成第一接合部分的过程中,芯板的一部分被弯曲,该部分从芯板的第一壁部分延伸。在设置箱体的过程中,箱体被设置从而使得基部覆盖箱体的开口和限定箱内部空间。通过朝箱体移动第一壁部分,使得第一接合部分与箱体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1382589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080035384.4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贮水箱(10)具备:形成有用于对冷却水进行气液分离的内部空间(SP)的气液分离部(100)、形成有用于向所述内部空间供给冷却水的第一开口(121、122)的入口部(120)、形成有用于从所述内部空间排出冷却水的第二开口(131)的出口部(130)及从所述内部空间的底朝向上方侧突出的突出部(110)。所述气液分离部和所述突出部形成为,在沿着水平面的截面上,所述气液分离部的内周面(101)的形状和所述突出部的外周面(111)的形状成为彼此同心的圆,所述内部空间中的、所述气液分离部的内周面与所述突出部的外周面之间的部分成为环状流路(FP),所述贮水箱构成为从所述第一开口流入的冷却水在所述环状流路回旋地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41330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80028896.2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贮水箱(10)具备:气液分离部(100)、流入部(120)、流出部(130)以及筒状的突出部(110)。气液分离部以规定的轴线为中心形成为有底筒状。流入部使冷却水流入气液分离部的内部。流出部使冷却水从气液分离部的内部流出。突出部形成为在气液分离部的内部从底壁部(101)沿着规定的轴线延伸。在突出部的顶端部,突出部的内部空间在气液分离部的内部空间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09029053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810725261.8
申请日:2014-11-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热交换器具备多个管(2),以及位于多个管(2)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且连通于多个管(2)的集管(5)。集管(5)具有接合有多个管(2)的芯板(51)与固定于芯板(51)的箱主体部(52)。芯板(51)具有管接合面(511)、密封面(512),以及连接管接合面(511)与密封面(515)之间的倾斜面(513)。倾斜面(513)相对于长度方向倾斜,从而使管接合面(511)与多个管(2)的长度方向的端面(20)之间的距离不同于密封面(512)与所述端面(20)之间的距离。多个管(2)在插入管接合面(511)及倾斜面(513)的状态下接合于管接合面(511)及倾斜面(51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