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输介质及热传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4444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80012663.9

    申请日:2020-02-06

    Abstract: 一种热传输介质,用于热传输系统,该热传输系统具备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装置(10)以及设置有电气设备(33~35)的热传输介质回路(30)。热传输介质在热传输介质通路循环,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并从电气设备吸热。热传输介质是不含水的无水类液体,且由极性比水低的物质构成。由此,能够确保低温时的热传输介质的低粘度。另外,使用不含水的无水类液体作为热传输介质,由此能够抑制热传输介质的导电性由于使用而上升。

    制冷循环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939698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080041490.3

    申请日:2020-05-27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10)具备压缩机(11)、在室内制热时将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作为热源来加热送风空气的散热器(12)及使通过散热器后的制冷剂减压的减压部(13)。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在设备冷却时作为冷却发热设备的冷却器发挥功能且在室内制热时作为吸热器发挥功能的蒸发器(14)及控制减压部的节流开度的开度控制部(80a)。散热器具有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部(121)及对通过冷凝部后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并贮存循环内剩余的液体制冷剂的储液部(122)。开度控制部在室内制热时控制减压部的节流开度,以将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侧的制冷剂状态维持为饱和状态或潮湿状态。与设备冷却时的减压部的节流开度的调整区域相比,室内制热时的调整区域的节流开度的下限小。

    制冷循环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25977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80045059.6

    申请日:2020-07-0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室内制热时抑制油的滞留的制冷循环装置。制冷循环装置(10)能够实施加热向空调对象空间吹送的送风空气的室内制热。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将含有油的制冷剂压缩并排出的压缩机(11)和在室内制热时将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作为热源来加热送风空气的散热器(12)。制冷循环装置具备使通过散热器后的制冷剂减压的制冷剂减压部(13)、在室内制热时作为吸热器发挥功能的蒸发器(14)以及控制制冷剂减压部的开度控制部(80a)。开度控制部至少在室内制热时执行使制冷剂减压部的节流开度变化的波动处理,以使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侧的制冷剂状态交替地变化为具有过热度的过热状态和含有潮湿蒸汽的潮湿状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