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36003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880113334.2
申请日:2008-10-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株式会社日本自动车部品综合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7/112 , F16D27/01 , F16F15/18 , F16H55/36 , H02K49/106 , H02K49/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传输装置,所述的动力传输装置用于将驱动力从车载驱动源传输至车载旋转装置,所述的车载旋转装置包括驱动转子和从动转子,所述的驱动转子通过皮带与车载驱动源机械连接,所述的从动转子被布置与驱动转子同轴,并与车载旋转装置的驱动轴机械连接。而且,动力传输装置设置有磁性结合部分,所述的磁性结合部分被布置在驱动转子和从动转子至少其中之一中,并且磁性结合部分通过磁力将旋转驱动力从驱动转子传输至从动转子,同时在驱动转子与驱动转子之间保持预定间隙。因此,在动力传输装置内,固有频率可远小于车辆空载时车载旋转装置所产生的振动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79097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0663655.1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16F7/00 , F16F7/08 , F16F15/02 , F16F15/04 , F16F15/073
Abstract: 初级板簧(30A、40A)在第一方向上与联接板簧(20)的第一板簧段(21)重叠,并且分别具有响应于振动而相对于第一板簧段(21)生成滑动摩擦的摩擦接触部(33a、43a)。次级板簧(30B、40B)在第二方向上与联接板簧(20)的第二板簧段(22)重叠,并分别具有响应于振动而相对于第二板簧段(22)生成滑动摩擦的摩擦接触部(33b、43b),而第二方向不同于第一方向。第三级板簧(30C、40C)在第三方向上与联接板簧(20)的第三板簧段(23)重叠,并且分别具有响应于振动而相对于第三板簧段(23)生成滑动摩擦的摩擦接触部(33c、43c),而第三方向不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1634347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910164620.8
申请日:2009-07-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上田元彦
IPC: F16D2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7/01
Abstract: 当将永磁铁(2)置于第一位置时,通过转子(4)的磁吸引力电枢(7)逆着弹性部件(8)的作用力磁性吸引至转子(4),并与转子(4)联接;当电枢(7)与转子(4)联接时,传递至转子(4)的内燃机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连接至电枢(7)的制冷剂压缩机(C),以使制冷剂压缩机(C)旋转。当将永磁铁(2)置于第二位置时,电枢(7)通过弹性部件(8)的作用力离开转子(4),并与转子(4)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360149A
公开(公告)日:2002-07-24
申请号:CN01144520.3
申请日:2001-12-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04B2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49/121 , F04B27/16
Abstract: 一种流体机械,通过改变由轴(105)从回转件(109)传递给连杆(111)的运动中轴(105)的径向分量,其中连杆连接到活塞(110)上,其能减小驱动活塞(110)往复运动的压缩机(100)的活塞冲程。因此,当轴(105)驱动回转件(109)转动一圈,滑销的中心在垂直方向上往复运动一次同时其在活塞轴线两侧前后运动。从而,当回转件(109)转动一圈,活塞(110)在缸膛(102a)内沿与驱动轴(105)纵向平行的方向往复运动两次。
-
公开(公告)号:CN104884833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380068167.5
申请日:2013-12-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16D27/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7/004 , B23P11/00 , B23P2700/50 , F16D27/112 , F16D2027/008
Abstract: 在由磁性材料构成且呈同心状配置的圆板状的多个板(331~333)中的相互相邻的两个板之间形成环插入槽(334、335),将由与板(331~333)的磁性材料相比变形阻力较大的非磁性材料构成的环(34、35)压入到环插入槽(334、335)。之后,使环插入槽(334、335)的开口部的周围塑性流动,由此使环(34、35)中残留压缩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884833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80068167.5
申请日:2013-12-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16D27/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7/004 , B23P11/00 , B23P2700/50 , F16D27/112 , F16D2027/008
Abstract: 在由磁性材料构成且呈同心状配置的圆板状的多个板(331~333)中的相互相邻的两个板之间形成环插入槽(334、335),将由与板(331~333)的磁性材料相比变形阻力较大的非磁性材料构成的环(34、35)压入到环插入槽(334、335)。之后,使环插入槽(334、335)的开口部的周围塑性流动,由此使环(34、35)中残留压缩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00365304C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510114043.3
申请日:2005-10-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带轮(1)和具有内轮毂(21)、橡胶阻尼器(22)和外轮毂(23)的轮毂(2)。由弹性材料形成并设置在外轮毂的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的一侧或两侧的轮毂侧作用部分(24)以凹凸配合方式与设置在对应于带轮的外轮毂的位置的带轮侧作用部分(12)彼此作用,从而构成轮毂和带轮之间的扭矩传递结构。轮毂侧作用部分和带轮侧作用部分具有凹凸外部形状并彼此啮合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61491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80030033.8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16D27/112 , F16D13/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7/112 , C23C8/30 , C23C10/14 , C23C10/24 , C23C10/60 , F16D3/76 , F16D13/40 , F16D13/64 , F16D13/76 , F16D2200/0021 , F16D2200/0052 , F16D2250/0046 , F16H55/36
Abstract: 一种离合器,具备:转子,该转子以钢铁材料为母材并接受来自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而旋转;以及电枢(20),该电枢以钢铁材料为母材并利用磁力而吸附于转子,由此,旋转驱动力被传递到该电枢。电枢具有接触面侧区域(42),该接触面侧区域含有在电枢被吸附于转子时与对方侧接触的接触面(20a)。接触面侧区域具有在接触面开口的多个孔(42a),并且通过母材的一部分的氮化反应而在该接触面侧区域生成有母材中的元素的氮化化合物,接触面侧区域与母材中的氮化反应的未反应部分(45)相比更硬质。
-
公开(公告)号:CN104169605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280071394.9
申请日:2012-09-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上田元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7/04 , F16D13/24 , F16D27/112 , F16D2027/001 , F16D2027/002 , F16D2027/0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磁离合器(100)具备:转子(1),其具有摩擦板(13);定子(2),其具有电磁线圈(3);和电枢(4),其通过对电磁线圈(3)的通电所产生的电磁吸引力而被吸附到摩擦板(13)。电磁线圈(3)包含多个电磁线圈(31、32),电磁离合器(100)还具备电路切换部(30、35),该电路切换部按照如下方式将对电磁线圈(3)的通电电路从并联电路切换为串联电路:在离合器接通指令被输出时,电流并行地流过多个电磁线圈(31、32),然后,若电枢(4)被吸附到摩擦板(13)则电流串行地流过多个电磁线圈(31、32)。
-
公开(公告)号:CN1360152A
公开(公告)日:2002-07-24
申请号:CN01144940.3
申请日:2001-1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04C1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8/22 , F04C18/0215
Abstract: 一种涡旋式压缩机,该压缩机可以在不采用电磁离合器的情况下实现完全0%排量运转状态。为了使动力损失降到最小,在驱动轴和涡旋件之间插入从动曲柄机构,该机构使可动涡旋件的公转半径以无级变化的方式变为零。在可动涡旋件的端板上形成有具有倾斜表面的导向孔,该倾斜表面为两级锥面。柱塞支承在壳体上,该柱塞可通过向导向孔推进或从导向孔中回撤而与导向孔配合。当柱塞在包括压力室和控制阀的运转控制装置的控制下进入导向孔中时,可动涡旋件就会进行移动,使得可动涡旋件的偏心量和公转半径减小并达到0%的排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