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构造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81828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080037190.4

    申请日:2010-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备第一车门板、第二车门板、滑动机构以及铰链机构的车门构造。滑动机构具有第一滑动导轨、第二滑动导轨、第一导向体以及第二导向体。第一滑动导轨以沿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上述第一车门板的上部或下部延伸的方式设置于车体。第一导向体设置于上述第一车门板,并被上述第一滑动导轨引导。第二滑动导轨设置于上述第二车门板。第二导向体设置于上述第一车门板,并被上述第二滑动导轨引导。在上述第一车门板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上述第一引导体处于从上述第一滑动导轨脱离的状态或者能够脱离的状态。

    车门构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81828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37190.4

    申请日:2010-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备第一车门板、第二车门板、滑动机构以及铰链机构的车门构造。滑动机构具有第一滑动导轨、第二滑动导轨、第一导向体以及第二导向体。第一滑动导轨以沿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上述第一车门板的上部或下部延伸的方式设置于车体。第一导向体设置于上述第一车门板,并被上述第一滑动导轨引导。第二滑动导轨设置于上述第二车门板。第二导向体设置于上述第一车门板,并被上述第二滑动导轨引导。在上述第一车门板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上述第一引导体处于从上述第一滑动导轨脱离的状态或者能够脱离的状态。

    连接器部件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44011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280013060.6

    申请日:2012-0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4 B60K2001/0438 B60K2001/0472 H01R13/63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连接器部件,能容易地进行连接器彼此的结合。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部件(车辆侧电连接器(100)),将车辆侧连接器(120)经由用橡胶构成的支承部件(130A、130B)支承于基座托架(110),所以基座托架(110)与车辆侧连接器(120)因支承部件的弹性变形而容许压缩方向(Z方向)的相对位置偏移以及滑动方向(X-Y平面内的方向)的相对位置偏移。即使在车辆侧电连接器(100)与蓄电池侧电连接器(200)之间存在位置偏移、倾斜而产生滑动方向的相对位置偏移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支承部件(130A、130B)的弹性变形进行自身修正。因此借助车辆侧电连接器(100)能容易地进行将蓄电池侧电连接器(200)结合时的结合。

    连接器部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44011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280013060.6

    申请日:2012-0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4 B60K2001/0438 B60K2001/0472 H01R13/63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连接器部件,能容易地进行连接器彼此的结合。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部件(车辆侧电连接器(100)),将车辆侧连接器(120)经由用橡胶构成的支承部件(130A、130B)支承于基座托架(110),所以基座托架(110)与车辆侧连接器(120)因支承部件的弹性变形而容许压缩方向(Z方向)的相对位置偏移以及滑动方向(X-Y平面内的方向)的相对位置偏移。即使在车辆侧电连接器(100)与蓄电池侧电连接器(200)之间存在位置偏移、倾斜而产生滑动方向的相对位置偏移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支承部件(130A、130B)的弹性变形进行自身修正。因此借助车辆侧电连接器(100)能容易地进行将蓄电池侧电连接器(200)结合时的结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