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有金属背层的荧光面的形成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337295C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02809750.5

    申请日:2002-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28

    Abstract: 本发明的附有金属背层的荧光面的形成方法,包括荧光面上形成的金属膜的规定区域上使用可将该金属膜溶解或氧化的溶液将其溶解/去除或形成高电阻的工序。金属膜的一部份被除去或形成高电阻后,其残留端部上还可覆盖绝缘性或高电阻的无机材料。甚至,可在溶解或氧化液中添加绝缘性或高电阻的无机材料,在进行金属膜的溶解/去除或形成高电阻处理的同时,让无机材料覆盖处理端部。如此,可获得能够防止因放电导致电子发射元件或荧光面受到破坏、劣化的附有金属背层的荧光面。

    场致发光荧光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场致发光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930267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580007690.2

    申请日:2005-03-04

    Abstract: 该场致发光荧光体由荧光体粒子和不来源于构成荧光体母体和活化剂的原子的电子发射材料的粒子构成,该电子发射材料粒子包含于荧光体粒子的内部,或者密合并内包于前述荧光体粒子间。场致发光元件具备含有该场致发光荧光体的发光体层。此外,另一种场致发光元件具备含有荧光体粒子和不来源于构成荧光体母体和活化剂的原子的电子发射材料粒子的发光体层,所述电子发射材料由导电性化合物形成,电子发射材料在发光体层中所占的比例为1~75重量%。可以获得发光效率高、高亮度的场致发光元件。

    图像显示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83028A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200480033986.7

    申请日:2004-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30 H01J23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具有多个电子发射元件的后背板;以及在透光性面板的内表面分别具有荧光体层的图案和光吸收层(黑色矩阵)的图案、并与所述后背板相对配置的正面板,荧光体层的各图案部具有削除与利用电子发射元件发射的电子照射而发光的发光部同心的四边形的角部而形成的多边形形状。而且,可以使荧光体层的各图案部的面积为发光部的面积的1.5~4倍。能够以高对比度而且不降低的辉度,进行高质量的显示。

    图像显示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84762A

    公开(公告)日:2006-06-07

    申请号:CN200480012008.4

    申请日:2004-04-30

    Abstract: 该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内表面形成荧光面的面板(6)和具有多个电子发射元件的背板,荧光面具有光吸收层(8)及荧光体层(9)、形成于该荧光体层上的具有分隔部(10a)的金属敷层(10)、形成于该金属敷层的分隔部上的跨着两侧的金属敷层的高电阻被覆层(11)、形成于该高电阻被覆层上的耐热性微粒层(12)和以膜状形成于该金属敷层上的以所述耐热性微粒层分隔的吸气剂层(13)。在FED这样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可以提高耐热特性,防止异常放电引起的电子发射元件和荧光面的破坏、劣化,实现高辉度、高品质的显示。

    图像显示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69106A

    公开(公告)日:2005-09-14

    申请号:CN03817016.7

    申请日:2003-0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085 H01J29/86

    Abstract: 一种图像显示装置,该装置具有在和接地部之间配置包围金属衬垫层外周边缘的高电阻间隙部,并且该高电阻间隙部具有1.0~15.0μm的粗糙度。另外,该高电阻间隙部还有一层表面电阻率为1×109~1×1015Ω/□的高电阻被覆盖层。再能使这些高电阻间隙部由多个从内侧向外侧依次表面粗糙度或表面电阻率逐渐增大的区域构成。因而能制止从金属衬垫层外周边缘开始的表面放电,防止电子发射元件、或荧光面的破坏、劣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