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模噪声滤波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0283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80074807.2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公开的目的是减少导致共模噪声滤波器的模式转换特性劣化的可能性。共模噪声滤波器(1)包括:多个绝缘体层(20);以及第一线圈导体(31)、第二线圈导体(32)、第三线圈导体(33)、第四线圈导体(34)、第五线圈导体(35)和第六线圈导体(36)。从第一线圈导体(31)的上表面(311)到第三线圈导体(33)的下表面(332)沿向上/向下方向测量的第一间隔(II)、从第四线圈导体(34)的上表面(341)到第六线圈导体(36)的下表面(362)沿向上/向下方向测量的第二间隔(I2)、以及从第三线圈导体(33)的下表面(332)到第四线圈导体(34)的上表面(341)沿向上/向下方向测量的第三间隔(I3)满足I1

    共模噪声滤波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69849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780004371.9

    申请日:2017-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模噪声滤波器,具备非磁性体部和形成在非磁性体部的内部的第1线圈导体至第3线圈导体。第2线圈导体从第1线圈导体向下方向设置,第3线圈导体从第2线圈导体向下方向设置。第1线圈导体和第3线圈导体相对于第2线圈导体而在与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错开配置。第1线圈导体和第3线圈导体之中的至少一方从与下方向正交的上述方向观察时与第2线圈导体重叠。该共模噪声滤波器使这些线圈导体平衡良好地磁耦合,不使差动信号劣化。

    共模噪声滤波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08442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580077132.7

    申请日:2015-12-07

    Abstract: 共模噪声滤波器具备:第一至第四绝缘体层,从上起依次层叠;以及第一至第三线圈,形成在第一至第四绝缘体层,且相互独立。第一线圈具有:第一线圈导体,形成在第一绝缘体层;以及第二线圈导体,与第一线圈导体连接,并形成在第四绝缘体层。第二线圈形成在第二绝缘体层。第三线圈形成在第三绝缘体层。第一线圈导体配置为与第二线圈在俯视下重叠。第二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三线圈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为在俯视下重叠。第二线圈导体配置为与第三线圈在俯视下重叠。

    共模噪声滤波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08442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80077132.7

    申请日:2015-12-07

    Abstract: 共模噪声滤波器具备:第一至第四绝缘体层,从上起依次层叠;以及第一至第三线圈,形成在第一至第四绝缘体层,且相互独立。第一线圈具有:第一线圈导体,形成在第一绝缘体层;以及第二线圈导体,与第一线圈导体连接,并形成在第四绝缘体层。第二线圈形成在第二绝缘体层。第三线圈形成在第三绝缘体层。第一线圈导体配置为与第二线圈在俯视下重叠。第二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三线圈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为在俯视下重叠。第二线圈导体配置为与第三线圈在俯视下重叠。

    共模噪声滤波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527728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710467144.1

    申请日:2017-06-19

    Abstract: 提供一种共模噪声滤波器,其具备:层叠体,其在内部构成了多个层面;以及第一螺旋状导体和第二螺旋状导体,其分别设置在层叠体的内部的互不相同的层面。第一螺旋状导体具有:第一螺旋状导线部;第一焊盘部,其设置在第一螺旋状导线部的外侧端;以及第二焊盘部,其设置在螺旋状导线部的内侧端。第二螺旋状导体具有:第二螺旋状导线部;第三焊盘部,其设置在第二螺旋状导线部的外侧端;以及第四焊盘部,其设置在第二螺旋状导线部的内侧端。第一螺旋状导线部与第二螺旋状导线部对置。第二焊盘部与第四焊盘部在俯视下不重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