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30354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080053256.9
申请日:2010-11-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3 , H01M8/026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用隔板设置有具有多个直线部(11)和一个以上的折回部(12)的反应气体流通区域(8),一个以上的折回部(12)中的至少一个折回部(12)具有气体混合部(12b)、气体合流部(12a)以及气体分流部(12c),气体合流部(12a)和气体分流部(12c)中设置有第二肋部(14),第二肋部(14)形成为位于内侧的第二肋部(14)在延伸方向上的长度比位于外侧的第二肋部(14)在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短,位于离中央肋部(13A)的最外侧的最外方第二肋部(141)形成为朝向中心线(131)向内侧弯曲。
-
公开(公告)号:CN102150311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980135738.6
申请日:2009-09-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5 , H01M8/026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241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膜电极组件(5)和第一隔板(6a)和第二隔板(6b),膜电极组件(5)具有夹持高分子电解质膜(1)的比周边部位于内侧的部分的一对电极(4a,4b),在第一隔板(6a)的一个主面上形成有第一反应气体通道(8),在第二隔板(6b)的一个主面上以具有第二肋部(12)的形式形成有第二反应气体通道(9),第一反应气体通道(8)被形成为,其上游部(18b)上的第一反应气体通道宽度相对于第二肋部(12)的比例大于其下游部(18c)上的第一反应气体通道宽度相对于第二肋部(12)的比例,并且,其上游部(18b)上的第一反应气体通道宽度相对于第二肋部(12)的比例成为规定比例。
-
公开(公告)号:CN102308419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080006584.3
申请日:2010-08-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8/0234 , H01M8/0239 , H01M8/0243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膜电极接合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燃料电池,能够进一步提高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在本发明中,使隔着彼此相邻的气体通路(21)的肋部(22)的多孔度低于肋部的下方区域(23)的多孔度。由此,能够抑制肋部的变形和反应气体的过度透过,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发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301514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80006098.1
申请日:2010-11-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26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3 , H01M8/0265 , H01M8/0267 , H01M8/04029 , H01M8/2475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具备:具有高分子电解质膜(1)和一对电极(4A、4B)的膜-电极组件(5),在一个主面上弯曲地形成有沟槽状的第1反应气体流路(8)的第1隔板(6A),在一个主面上弯曲地形成有沟槽状的第2反应气体流路(9)的第2隔板(6B);第1反应气体流路(8)被形成为:从第1隔板(6A)的厚度方向看,在电极(4A)的区域内,包含从其上游端起最初与第2反应气体流路(9)相分离的部分的第1特定部分(51)的宽度,小于第1反应气体流路(8)的第1特定部分(51)上游侧部分的宽度,并且小于第1反应气体流路(8)的第1特定部分(51)的下游侧部分的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150311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0980135738.6
申请日:2009-09-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5 , H01M8/026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241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膜电极组件(5)和第一隔板(6a)和第二隔板(6b),膜电极组件(5)具有夹持高分子电解质膜(1)的比周边部位于内侧的部分的一对电极(4a,4b),在第一隔板(6a)的一个主面上形成有第一反应气体通道(8),在第二隔板(6b)的一个主面上以具有第二肋部(12)的形式形成有第二反应气体通道(9),第一反应气体通道(8)被形成为,其上游部(18b)上的第一反应气体通道宽度相对于第二肋部(12)的比例大于其下游部(18c)上的第一反应气体通道宽度相对于第二肋部(12)的比例,并且,其上游部(18b)上的第一反应气体通道宽度相对于第二肋部(12)的比例成为规定比例。
-
公开(公告)号:CN102301514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080006098.1
申请日:2010-11-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26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3 , H01M8/0265 , H01M8/0267 , H01M8/04029 , H01M8/2475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具备:具有高分子电解质膜(1)和一对电极(4A、4B)的膜-电极组件(5),在一个主面上弯曲地形成有沟槽状的第1反应气体流路(8)的第1隔板(6A),在一个主面上弯曲地形成有沟槽状的第2反应气体流路(9)的第2隔板(6B);第1反应气体流路(8)被形成为:从第1隔板(6A)的厚度方向看,在电极(4A)的区域内,包含从其上游端起最初与第2反应气体流路(9)相分离的部分的第1特定部分(51)的宽度,小于第1反应气体流路(8)的第1特定部分(51)上游侧部分的宽度,并且小于第1反应气体流路(8)的第1特定部分(51)的下游侧部分的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379055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80001665.9
申请日:2011-03-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4/8605 , H01M8/0258 , H01M8/0265 , H01M8/1004 , H01M8/241 , H01M8/2483 , H01M8/2484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具备膜电极组件(5)、第1隔板(6a)、第2隔板(6b);在第1隔板(6a)的与第1电极(4a)相接触的一个主面上以多根直线状的第1肋部(11)并行的方式形成有沟槽状的第1反应气体流路(8);在第2电极(4b)的与第2隔板(6b)相接触的一个主面上以多根直线状的第2肋部(12)并行的方式形成有沟槽状的第2反应气体流路(9);第1反应气体流路(8)的至少上游部(18b)的第1反应气体流路宽度相对于第2肋部(12)的比例为大于0且1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308419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080006584.3
申请日:2010-08-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8/0234 , H01M8/0239 , H01M8/0243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膜电极接合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燃料电池,能够进一步提高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在本发明中,使隔着彼此相邻的气体通路(21)的肋部(22)的多孔度低于肋部的下方区域(23)的多孔度。由此,能够抑制肋部的变形和反应气体的过度透过,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发电性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