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71480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86178.6
申请日:2017-02-17
Applicant: 松下制冷(大连)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 Y02B30/62 , Y02P80/152 , F25B15/06 , F25B30/04
Abstract: 一种高低区直连的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涉及高层建筑的制热设备技术领域。该热泵机组包括蒸发器、再生器、溶液泵、冷媒泵及对应的连接管路,增设高区吸收器、低区吸收器、高区冷凝器、低区冷凝器,高区热水循环回路由高区吸收器、高区冷凝器及高区水箱系统通过连接管路相连接构成,低区热水循环回路由低区吸收器、低区冷凝器及低区水箱系统通过连接管路相连接构成,高、低区制热用的热水分别通过高区热水循环回路和低区热水循环回路直接分别输送至高、低区空调末端,实现高区热水循环回路或低区热水循环回路任一运行或同时运行。本发明可为客户回收更多余热,提供更多的热量,无需通过热交换器,投资少,系统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642890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07720.1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松下制冷(大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海水冷却的换热器,以海水直接作为换热器的冷却水,采用碳钢管板外嵌钛材管板、碳钢水箱内衬钛材水箱、碳钢材质的冷却水进出口接管内衬钛材接管衬环,实现了采用钛材的换热管、管板、水箱与海水直接接触,实现了换热器在不采用钛复合板的情况下,也能解决海水对材料的腐蚀问题,同时降低了换热器的材料成本、解决了爆炸复合工艺形成的钛复合板交货期长、污染环境的问题,采用碳钢材质的管板、水箱不与海水接触,保障了换热器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本发明解决了海水的腐蚀问题,减少了系统的附属设备,大大简化了系统和降低了系统的投资,同时降低了换热器的维护成本、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871480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710086178.6
申请日:2017-02-17
Applicant: 松下制冷(大连)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低区直连的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涉及高层建筑的制热设备技术领域。该热泵机组包括蒸发器、再生器、溶液泵、冷媒泵及对应的连接管路,增设高区吸收器、低区吸收器、高区冷凝器、低区冷凝器,高区热水循环回路由高区吸收器、高区冷凝器及高区水箱系统通过连接管路相连接构成,低区热水循环回路由低区吸收器、低区冷凝器及低区水箱系统通过连接管路相连接构成,高、低区制热用的热水分别通过高区热水循环回路和低区热水循环回路直接分别输送至高、低区空调末端,实现高区热水循环回路或低区热水循环回路任一运行或同时运行。本发明可为客户回收更多余热,提供更多的热量,无需通过水‑水热交换器,投资少,系统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10317765U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21014786.7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松下制冷(大连)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利用空压机余热为进气及排气降温除湿的系统,涉及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领域。进气冷却单元下游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压缩机与空压机余热回收单元,空压机余热回收单元通过管路分别连接压缩机、冷却单元、排气冷却单元,压缩机下游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排气预冷、排气冷却单元、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通过管路连接排气预冷。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是可对空压机余热充分回收利用,另一方面是余热回收制冷可为进气和排气冷却除湿,即可提高空压机排气量,特别是夏季工况,又可提高空压机运行效率,节省干燥机的电力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215295418U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20779267.0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松下制冷(大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低温热源同时回收型制冷机组,主要应用于工业余热回收领域。制冷机组包括吸收器、蒸发器、冷凝器、再生器、热交换器、稀溶液泵、浓溶液泵和冷剂泵,冷凝器和再生器连接,吸收器与蒸发器连接,吸收器、稀溶液泵、热交换器、再生器、浓溶液泵、热交换器、吸收器按顺序依次连接构成循环机构;再生器内设有至少一个低温热源回收区和一个高温热源回收区,每一个热源回收区分别连接热源进口管路和热源出口管路,且位于再生器内的热源管路上方设有滴淋装置。制冷机组实现了溶液分段升温,有效降低溶液的循环量,提高机组的换热效率,真正实现不同品位能源的梯级高效利用,大大提高了机组的制冷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2299536U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20675146.7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松下制冷(大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取低温冷水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该机组包括冷凝器、吸收器、蒸发器、高温再生器、低温再生器、低温热交换器、高温热交换器及连接管路和溶液泵,增设监测控制系统、溶液控制管路和冷剂水控制管路,监测控制系统包括浓度测量装置、溶液控制阀、冷剂水控制阀及控制装置,浓度测量装置、溶液控制阀和冷剂水控制阀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浓度测量装置与蒸发器连接,溶液控制阀设置于溶液控制管路上,冷剂水控制阀设置于冷剂水控制管路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低浓度溴化锂溶液为冷剂,通过浓度测量装置、溶液控制阀、冷剂水控制阀及控制装置精确控制冷剂浓度,即可保证冷剂不冻结,又可制取低温冷冻水。
-
公开(公告)号:CN210463632U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20954928.1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松下制冷(大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以水为制冷剂的新型环保冷暖机,包括蒸发器、冷凝器、水蒸汽压缩机、屏蔽泵、自动抽真空装置、节流阀和滴淋系统,以水作为制冷剂,从根本上解决制冷剂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及温室效应等问题,在环保、经济性和安全稳定性等方面,有着其他制冷剂无可与之比拟的优势。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外界冷水被来自冷凝器降压节流后的低温冷媒水冷却,从而制取更低温度的冷水,用于制冷。外界温水通过吸收冷剂蒸汽液化冷凝过程所释放的大量冷凝热,制取更高温度的温水,用于供暖、卫生热水及其它工艺系统。此过程无需额外引入其它高品位热源提供热能,从而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了冷凝热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15288064U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20814709.0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松下制冷(大连)有限公司
IPC: C02F1/16 , C02F1/06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水淡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溴化锂余热回收型海水淡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再生器、冷凝器、吸收器、蒸发器、热交换器、浓溶液泵、冷剂泵、冷剂再循环泵和闪蒸室,闪蒸室分别连接海水入口管路、海水出口管路和乏汽出口管路,闪蒸室乏汽出口管路分两路分别连接至蒸发器和再生器中,蒸发器连接的乏汽凝水出口管路与再生器连接的乏汽凝水出口管路相交汇,交汇后的管路一部分连接至淡水出口管路,一部分通过凝液泵连接至吸收器中,吸收器的热水出水管路连接至闪发罐,闪发罐的蒸汽出口管路连接至闪蒸室中。本实用新型将溴化锂余热回收技术与海水淡化技术结合,极大的降低了海水淡化的能源消耗,实现了能源的多级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12081679U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20360534.6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松下制冷(大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乏汽直接利用型冷水机组,包括吸收器、蒸发器、冷凝器、再生器,还包括乏汽凝结水箱,再生器和乏汽凝结水箱连接,再生器连接的乏汽入口管路和乏汽凝结水箱连接,乏汽凝结水箱连接乏汽凝结水出口管路并装有抽真空系统管路,乏汽凝结水出口管路顺着水流方向按一定坡度进行敷设。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利用化工反应装置、电厂汽轮机、钢铁冲渣水等化工、能源、动力、冶金行业产生的乏汽作为冷水机组的驱动热源进行制冷,有效回收了乏汽的余热,同时大大简化和降低了系统的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210463648U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20959270.3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松下制冷(大连)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焦炉荒煤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属于焦化行业节能环保技术领域。由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循环氨水系统,初冷器等换热单元组成。循环氨水系统与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再生器Ⅰ构成第一换热单元,初冷器上段与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再生器Ⅱ构成第二换热单元,初冷器中段与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Ⅰ构成第三换热单元,初冷器下段与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Ⅱ构成第四换热单元,实现了循环氨水系统和初冷器中的高、中、低品位的焦炉荒煤气余热的梯级高效回收利用,通过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加热纯水用于余热锅炉供水或作为采暖水使用,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大大降低了系统中冷却塔和冷却水泵的投资费用和运转电耗,减少了冷却塔运行时冷却水的飘散损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