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3285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29201.X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龙井茶炒制机的物料温度控制盖板及其工作方法。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龙井茶炒制机的物料温度控制盖板,包括一个长方形的风扇板,所述风扇板上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板的两条长边分别通过铰链与一个盖板铰接,盖板可翻动,盖板上设置有网孔,所述风扇板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支架与龙井茶炒制机的两侧固定连接。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龙井茶炒制机的物料温度控制盖板及其工作方法,能够实现迅速提升和降低茶鲜叶物料温度,能够实现龙井茶炒制过程的快速温度变化控制,提高龙井茶品质,通过本发明方法所得产品色泽更亮、香气更高、滋味更醇,品质较对照提升明显,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3285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29999.8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龙井茶涩味的加工方法。包括:避光通风摊放:天气晴好时段,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龙井茶鲜叶放置于室内竹匾上静置避光通风摊放至含水量50‑60%;高温杀青快速脱水:在扁形茶炒制机锅体上方设置网状遮挡物2.0~3min快速提升龙井茶鲜叶的温度,并启动风扇装置0.5~1min快速降低龙井茶鲜叶的温度和多余水分;青锅做形处理;辉锅炒干处理,得到龙井茶成品。本发明方法得到了酚氨比降低,涩味降低的龙井茶产品,该产品较常规工艺的生化成分中茶多酚含量降低,氨基酸含量升高,酚氨比降低,感官品质中的涩味降低,品质总分提升,与常规工艺龙井茶涩味降低明显,提升了龙井茶茶叶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288994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93451.1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夏秋茶原料加工红茯茶的工艺方法,包括采摘夏秋季的鲜叶;对所述鲜叶进行萎凋处理,时间为18‑24小时;对萎凋后的鲜叶进行揉捻‑‑发酵后得到毛茶;对所述毛茶进行干燥;干燥后对所述毛茶进行称重后汽蒸;在121摄氏度,20分钟的条件下装瓶灭菌;对处理过的毛茶接种菌液;本发明采用新型的红茯茶工艺对进行处理,口感柔和,使新茶无苦涩味,色泽均匀,茶香纯正。
-
公开(公告)号:CN11301647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11133.3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宜山区机械化耕作的茶园种植方法,在山坡上设置固定宽度的环绕上升式坡道进行茶园种植,在所述坡道上的内侧预留设置有操作空间,在所述坡道上的外侧种植茶树,在任意上下相邻两个坡道之间沿着山坡设置有人行通道,在山坡顶部坡道的终点处设置有一个顶部操作平台。本发明保障了山地茶园操作道没有间断,可以连续作业,避免了山区茶园上方环道茶园耕作机械无法进入的问题,相比人工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茶园耕作机械转向操作问题;解决了人工通行问题,减少了茶园日常管理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26463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51790.9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扁形红茶的冷冻发酵工艺,包括采集新鲜茶叶后对所述茶叶进行摊放萎凋,将所述茶叶冷冻存放后,将所述茶叶取出解冻5~6h后对所述茶叶进行理条和做形,在炭火上烘焙提香,本发明通过应用冷冻发酵工艺,既确保扁形茶独有的外形特点,较大的缩短传统红茶发酵时间,促进发酵的均匀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效,提升红茶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363285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0929999.8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龙井茶涩味的加工方法。包括:避光通风摊放:天气晴好时段,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龙井茶鲜叶放置于室内竹匾上静置避光通风摊放至含水量50‑60%;高温杀青快速脱水:在扁形茶炒制机锅体上方设置网状遮挡物2.0~3min快速提升龙井茶鲜叶的温度,并启动风扇装置0.5~1min快速降低龙井茶鲜叶的温度和多余水分;青锅做形处理;辉锅炒干处理,得到龙井茶成品。本发明方法得到了酚氨比降低,涩味降低的龙井茶产品,该产品较常规工艺的生化成分中茶多酚含量降低,氨基酸含量升高,酚氨比降低,感官品质中的涩味降低,品质总分提升,与常规工艺龙井茶涩味降低明显,提升了龙井茶茶叶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126463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51334.4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锐薯香扁型红茶的烘焙提香工艺,包括采集新鲜茶叶后对所述茶叶进行摊放萎凋和超声预处理,将所述茶叶和提香物分别置于托盘中,并且茶叶和提香物分别重叠摊放处理,将所述茶叶取出解冻5~6h后对取出所述提香物后所述茶叶进行理条和做形后将所述茶叶均匀摊在炭火上烘焙提香,温度为80~90℃,时间为20~30分钟。本发明采用冷藏工艺处理和合适的烘焙条件,使得将茶叶经具有稳定的香气,在炭火下烘焙下进行提香,保持了红茶的外观的情况下,提升成品茶叶品质和香气。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