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红外材料、检测器和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0035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0948603.3

    申请日:2023-07-31

    Inventor: 陈固纲 饶毅

    Abstract: 本公开的各方面一般涉及短波红外(SWIR)材料、SWIR检测器和使用方法。在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SWIR检测器,其包括:布置在衬底的第一部分上方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在其中具有沟槽;以及布置在衬底的至少第二部分上方的并且位于导电层的沟槽内的空穴传输层。SWIR检测器还包括,布置在所述空穴传输层的至少一部分上方的光转换层,所述光转换层包含具有化学式AaBbMcXd的组合物,其中:A是有机基团或其离子;B为有机基团、无机基团或其离子;M是金属或其离子;X是卤素或其离子;并且,a、b、c和d是表示A、B、M和X的量的数字。

    二维铜纳米片的高产率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058695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428192.9

    申请日:2019-05-22

    Inventor: 陈书堂 陈固纲

    Abstract: 基于Cu的纳米结构因其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而具有优异的催化、电子和等离子体激元性能。已针对催化CO2电还原探索了一系列Cu材料,包括箔、球形纳米颗粒、纳米线和纳米立方体。然而,CO2电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要求Cu催化剂保持高的裸露表面原子百分数以提高产物选择性。本公开描述了一种高温还原方法来在疏水体系中制备尺寸范围为约40nm至约13μm的Cu纳米片。三辛基膦(TOP)的纯度对于Cu纳米片的形状控制合成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调节TOP/Cu-十四烷基胺络合物的进给摩尔比研究了形貌演变。通过本公开的方法形成的Cu纳米片具有高的表面积和在溶液中超过三个月的稳定性。这些Cu纳米片在将CO2还原为燃料中具有应用。

    基于层状纳米带的化学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722891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710177201.2

    申请日:2017-0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传感器,其具有包括活性层状纳米材料的多条纳米带的基材和用于当与物质接触时测量所述多条纳米带中的至少一部分纳米带的电或物理特性的变化的物质检测部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化学传感器检测物质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构造基材以便于通过化学传感器进行化学检测的方法。

    官能化金属、其合成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519741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296259.X

    申请日:2022-03-24

    Inventor: 陈书堂 陈固纲

    Abstract: 本公开的方面通常涉及官能化金属、用于生产官能化金属的方法以及官能化金属作为例如用于化学阻抗传感器的传感材料的用途。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官能化金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条件下使用胺引入包含第10族至第14族金属的第一前体以形成包含第10族至第14族金属的第二前体。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二条件下使用第三前体引入该第二前体以形成该官能化金属,该第三前体包含具有式HS‑R‑COOH的有机材料,其中R为未经取代的烃基、经取代的烃基、未经取代的烷氧基或经取代的烷氧基。

    二维铜纳米片的高产率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0586953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910428192.9

    申请日:2019-05-22

    Inventor: 陈书堂 陈固纲

    Abstract: 基于Cu的纳米结构因其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而具有优异的催化、电子和等离子体激元性能。已针对催化CO2电还原探索了一系列Cu材料,包括箔、球形纳米颗粒、纳米线和纳米立方体。然而,CO2电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要求Cu催化剂保持高的裸露表面原子百分数以提高产物选择性。本公开描述了一种高温还原方法来在疏水体系中制备尺寸范围为约40nm至约13μm的Cu纳米片。三辛基膦(TOP)的纯度对于Cu纳米片的形状控制合成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调节TOP/Cu‑十四烷基胺络合物的进给摩尔比研究了形貌演变。通过本公开的方法形成的Cu纳米片具有高的表面积和在溶液中超过三个月的稳定性。这些Cu纳米片在将CO2还原为燃料中具有应用。

    用作催化剂的双金属结构的合成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7988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255479.2

    申请日:2023-03-16

    Inventor: 陈书堂 陈固纲

    Abstract: 本文所述的各方面整体涉及双金属结构、其合成及其用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形成双金属纳米框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使包含铂(Pt)的第一前体与包含第8‑11族金属(M2)的第二前体反应来形成第一双金属结构,其中,M2不含Pt;使包含Pt的第三前体与第一双金属结构反应以形成第二双金属结构,该第二双金属结构的Pt与第8‑11族金属的摩尔比比第一双金属结构更高;以及引入第二双金属结构与酸以形成双金属纳米框架,该双金属纳米框架的Pt与第8‑11族金属的摩尔比比第二双金属结构的更高,该双金属纳米框架具有下式:(Pt)a(M2)b,其中:a是Pt的量;b是M2的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