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8301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710858052.6
申请日:2017-09-21
IPC: H02S50/10
Abstract: 本发明为基于电压电流的光伏阵列故障检测装置与方法,其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主机与多个从机,光伏组件的每条串联支路上设有一个电流传感器和多个电压传感器,每条串联支路上的光伏组件以检测分辨率为单位被分为若干组,相邻四组光伏组件构成最小电压检测模型;在每个最小电压检测模型设置三个电压传感器和一个继电器以检测四组光伏组件串联后两端的电压;设置在每条串联支路上的电压传感器通过所述从机连接至所述主机,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所述从机连接;设置在每条串联支路上的电流传感器与所述主机连接。本发明采用电压传感器复用技术,在复用处设置继电器,避免了检测盲区,简化了计算过程,能够用较少的传感器检测出故障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425088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857818.9
申请日:2017-09-21
IPC: H01L31/077 , H01L31/0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 H01L31/077 , H01L31/0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异质结太阳电池,包括背电极层、位于背电极层之上的P层、位于P层之上的窗口层,所述窗口层为掺杂了Al的ZnO薄膜;掺杂了Al的ZnO薄膜与P层形成PN结。本发明将透明导电氧化层与N型窗口层合二为一,形成NIP型异质结太阳电池,通过在单晶硅上用不同带隙的材料制备而成异质结,提高了太阳电池的效率,增加了太阳能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483012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858052.6
申请日:2017-09-21
IPC: H02S5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S50/10
Abstract: 本发明为基于电压电流的光伏阵列故障检测装置与方法,其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主机与多个从机,光伏组件的每条串联支路上设有一个电流传感器和多个电压传感器,每条串联支路上的光伏组件以检测分辨率为单位被分为若干组,相邻四组光伏组件构成最小电压检测模型;在每个最小电压检测模型设置三个电压传感器和一个继电器以检测四组光伏组件串联后两端的电压;设置在每条串联支路上的电压传感器通过所述从机连接至所述主机,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所述从机连接;设置在每条串联支路上的电流传感器与所述主机连接。本发明采用电压传感器复用技术,在复用处设置继电器,避免了检测盲区,简化了计算过程,能够用较少的传感器检测出故障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65866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910982712.0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东谛思纳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暨南大学韶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为基于多层功能薄膜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其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多个阴极变色功能层、电解质层、阳极变色功能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第一透明电极层设置在阴极变色功能层的相对外表面上,第二透明电极层设置在阳极变色功能层的相对外表面上;多个阴极变色功能层包括由MoO3材料制成的主阴极变色功能层和被覆于主阴极变色功能层的相对外表面的辅阴极变色功能层,主阴极变色功能层厚度大于辅阴极变色功能层厚度。本发明融合了多个变色功能层材料的优点,以解决钼的氧化物的电致变色器件的附着性差、稳定性不佳的问题,实现所制器件的稳定性、电致变色响应速度和光调范围等综合性能的提升,降低器件制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658660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982712.0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东谛思纳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暨南大学韶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为基于多层功能薄膜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其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多个阴极变色功能层、电解质层、阳极变色功能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第一透明电极层设置在阴极变色功能层的相对外表面上,第二透明电极层设置在阳极变色功能层的相对外表面上;多个阴极变色功能层包括由MoO3材料制成的主阴极变色功能层和被覆于主阴极变色功能层的相对外表面的辅阴极变色功能层,主阴极变色功能层厚度大于辅阴极变色功能层厚度。本发明融合了多个变色功能层材料的优点,以解决钼的氧化物的电致变色器件的附着性差、稳定性不佳的问题,实现所制器件的稳定性、电致变色响应速度和光调范围等综合性能的提升,降低器件制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65519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648972.0
申请日:2016-08-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韶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网稳压用双向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分布式能源微网中,包括步骤:当微网在孤岛模式运行时,将双向变流器作为调节微网的功率来稳定电压,并作为各分布式电源的参考电压;对双向变流器进行多环控制,所述多环控制包括:基于功率环、电流环和电压环的控制。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基于分布式能源微网中的电力电子变流器以稳定微网电压为主要功能,研究大功率单级式双向变流器的控制策略,使得双向变流器成为微网电压稳定的唯一主要单元。相比传统的双环控制策略,本发明增加功率环和重复控制器的多环反馈控制策略可以从功率流动角度来平衡微网中各个分布式电源以及负荷的供给关系,实现微电网电压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207458972U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21213356.9
申请日:2017-09-21
IPC: H01L31/077 , H01L31/03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异质结太阳电池,包括背电极层、位于背电极层之上的P层、位于P层之上的窗口层,所述窗口层为掺杂了Al的ZnO薄膜;掺杂了Al的ZnO薄膜与P层形成PN结。本实用新型将透明导电氧化层与N型窗口层合二为一,形成NIP型异质结太阳电池,通过在单晶硅上用不同带隙的材料制备而成异质结,提高了太阳电池的效率,增加了太阳能的利用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776113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1733876.1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东谛思纳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暨南大学韶关研究院
IPC: G02F1/161 , G02F1/15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致变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致变色玻璃,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玻璃层、第一透明电极层、多个阴极变色功能层、电解质层、阳极变色功能层及第二透明电极层。且在第一透明电极层旁设有电极引点,第二透明电极层旁设有电极引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钼的氧化物的电致变色玻璃的附着性差、稳定性不佳的问题,总体上降低了电致变色玻璃的成本,获得了较好电致变色综合性能的电致变色玻璃。
-
公开(公告)号:CN207234734U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21213726.9
申请日:2017-09-21
IPC: H02S5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基于电压电流的光伏阵列故障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主机与多个从机,光伏组件的每条串联支路上设有一个电流传感器和多个电压传感器,每条串联支路上的光伏组件以检测分辨率为单位被分为若干组,相邻四组光伏组件构成最小电压检测模型;在每个最小电压检测模型设置三个电压传感器和一个继电器以检测四组光伏组件串联后两端的电压;设置在每条串联支路上的电压传感器通过所述从机连接至所述主机,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所述从机连接;设置在每条串联支路上的电流传感器与所述主机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压传感器复用技术,在复用处设置继电器,避免了检测盲区,简化了计算过程,能够用较少的传感器检测出故障位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