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5705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623906.3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敏型微小RNA光纤传感装置及制作、测量方法,该装置包括锥形微纳光纤、氧化石墨烯spacer层、纳米硫化铜和DNA探针;锥形微纳光纤的过渡区和均匀区形成干涉结构,作为光纤传感探针与单模光纤熔接;氧化石墨烯spacer层光纤微纳区域侧面上组装成单层膜;纳米硫化铜通过静电吸引作用组装于氧化石墨烯表面;DNA探针通过共价键作用固定于光纤表面;光纤传感探针在DNA探针固定后浸入含有微小RNA的溶液中,并将光源输入到锥形微纳光纤中,利用锥形微纳光纤侧面的倏逝波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的特性,对微小RNA与DNA探针的特异性结合引起的折射率变化进行检测。本发明实现单分子微小RNA的识别和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53826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83008.3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溶液中实时监测电荷移动的传感装置、制备及监测方法,该传感装置包括锥形微纳光纤,包括具有光纤均匀区和光纤过渡区的传感探针,用于产生表面倏逝波并形成干涉光;以及包覆光纤均匀区的光纤增敏复合材料层,用于在所述锥形微纳光纤表面组成复合界面,提升锥形微纳光纤的灵敏度;以及电解质溶液,用于在所述锥形微纳光纤表面形成电解质离子界面层,并产生电荷的定向移动。本发明采用的微纳光纤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不受电场和磁场干扰,可实现对电荷移动的原位、实时监测,在溶液中局部电荷监测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55713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626522.7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纳米结构光热变构过程实时监测的传感装置及制作、测量方法,该装置包括锥形微纳光纤干涉仪和金纳米结构分散液;锥形微纳光纤干涉仪的过渡区和均匀区形成干涉结构,且锥形微纳光纤干涉仪作为光纤传感探针与单模光纤熔接;光纤传感探针浸泡入含有金纳米结构的分散液中;用激光照射金纳米结构分散液,并将光源输入到微纳光纤干涉仪中,利用锥形微纳光纤干涉仪表面的倏逝波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的特性,对所处环境中金纳米结构光热变构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变化进行监测。本发明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利用光纤传感探针体积小的特点,可实现金纳米结构光热变构过程的原位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407413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99293.7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2138 , G01N21/41 , G02B6/02123 , G02B6/02176 , G02B2006/02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哑铃型结构光纤光栅的制备方法及温度不敏感折射率传感器,方法包括:(1)选取双折射保偏光纤,所述双折射保偏光纤的横截面结构为应力施加区的二重对称结构;(2)采用193nm准分子激光器和相位掩膜刻蚀技术在双折射保偏光纤中刻入布拉格光栅;(3)再采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对该光纤光栅应力施加区进行腐蚀,将两个应力施加区腐蚀成二维不对称结构。传感器包括沿光传输路径顺序连接的宽带光源、哑铃型光纤光栅、偏振控制器、偏振分光器和光谱分析仪;本发明的温度不敏感折射率传感仪,采用二重不对称结构的高双折射的保偏光纤,利用其独特的双折射及偏振特性,经过刻写光栅和化学腐蚀熊猫光纤结构,克服温度对灵敏度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613950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335683.4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21/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45 , G01N2021/4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敏型细胞色素c光纤传感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锥形微纳光纤、石墨烯界面和DNA适配体;锥形微纳光纤的过渡区和均匀区形成干涉结构,且锥形微纳光纤与单模光纤熔接构成光纤传感探针;石墨烯界面为银纳米颗粒修饰的石墨烯界面,且石墨烯界面在锥形微纳光纤侧面上组装成单层膜;DNA适配体通过非共价键作用固定在石墨烯界面的表面;光纤传感探针在DNA适配体固定后浸入含有细胞的培养液中,并将光源输入到锥形微纳光纤中,利用锥形微纳光纤侧面的倏逝波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的特性,对细胞色素c分子与DNA适配体的特异性结合所引起的适配体构象变化进行检测。本发明可实现人体内细胞色素c的胞外原位测量,避免对细胞的侵入式伤害和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2984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14161.1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21/45 , G01N21/5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革兰氏阳性菌检测与光热抑菌一体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光纤传感探针浸入到待测体系中,对所述锥形微纳光纤干涉仪输入第一激光以产生倏逝波和干涉,监测干涉光的干涉峰波长情况,当干涉峰波长出现变化时,判定待测体系中存在革兰氏阳性菌,则进行步骤2,反之则不存在革兰氏阳性菌;步骤2、切换激光光源,对所述锥形微纳光纤干涉仪输入第二激光以激发纳米材料层的光热作用进行光热抑菌。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装置简单小巧、检测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检测限低等优点,可实现革兰氏阳性菌特异性检测与光热抑菌一体化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41975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97314.5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D5/353 , G01K11/3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界面光热过程的传感装置、系统及制作、测量方法,该传感装置包括锥形微纳光纤干涉仪,包括具有光纤均匀区和光纤过渡区的传感探针,用于产生表面倏逝波并形成干涉光;以及包覆所述光纤均匀区的至少一层光热作用纳米材料层,所述至少一层光热作用纳米材料层包括氧化石墨烯界面层,用于吸收激光能量产生温度变化,所述锥形微纳光纤干涉仪响应所述温度变化干涉光的干涉峰位置发生变化。本发明具有普适性高、可实现实时、原位监测,同时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还采用了小巧灵活的设计方式,使用更方便,成本更低廉;且在实现材料特性原位、实时监测的同时,对材料用量的需求非常低,在化学材料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557131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811626522.7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纳米结构光热变构过程实时监测的传感装置及制作、测量方法,该装置包括锥形微纳光纤干涉仪和金纳米结构分散液;锥形微纳光纤干涉仪的过渡区和均匀区形成干涉结构,且锥形微纳光纤干涉仪作为光纤传感探针与单模光纤熔接;光纤传感探针浸泡入含有金纳米结构的分散液中;用激光照射金纳米结构分散液,并将光源输入到微纳光纤干涉仪中,利用锥形微纳光纤干涉仪表面的倏逝波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的特性,对所处环境中金纳米结构光热变构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变化进行监测。本发明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利用光纤传感探针体积小的特点,可实现金纳米结构光热变构过程的原位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613980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810376821.3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催化剂催化过程实时监测的传感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锥形微纳光纤和催化剂纳米颗粒层;所述锥形微纳光纤的过渡区和均匀区形成干涉结构,且锥形微纳光纤与单模光纤熔接构成光纤传感探针;所述催化剂纳米颗粒层固定在锥形微纳光纤表面以组装成单层膜;所述光纤传感探针在催化剂纳米颗粒层固定后浸入含有机物分子的溶液中,有机物分子在锥形微纳光纤表面富集形成有机物界面层,并将光源输入到锥形微纳光纤中,利用锥形微纳光纤表面的倏逝波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的特性,对有机物界面层的光催化过程进行监测。本发明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光纤传感的灵敏度,而且利用光纤传感探针体积小的特点,可实现光催化过程的原位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557051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811623906.3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敏型微小RNA光纤传感装置及制作、测量方法,该装置包括锥形微纳光纤、氧化石墨烯spacer层、纳米硫化铜和DNA探针;锥形微纳光纤的过渡区和均匀区形成干涉结构,作为光纤传感探针与单模光纤熔接;氧化石墨烯spacer层光纤微纳区域侧面上组装成单层膜;纳米硫化铜通过静电吸引作用组装于氧化石墨烯表面;DNA探针通过共价键作用固定于光纤表面;光纤传感探针在DNA探针固定后浸入含有微小RNA的溶液中,并将光源输入到锥形微纳光纤中,利用锥形微纳光纤侧面的倏逝波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的特性,对微小RNA与DNA探针的特异性结合引起的折射率变化进行检测。本发明实现单分子微小RNA的识别和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