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7064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32984.5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补骨脂素的白蛋白二氧化锰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纳米制剂由纳米制剂由补骨脂素、二氧化锰、聚丙烯酰胺盐酸盐和白蛋白组成,其中,所述补骨脂素、二氧化锰、聚丙烯酰胺盐酸盐与白蛋白的质量比为5‑25∶2.5∶2.5‑12.5∶0.8‑6。该纳米制剂显著提高了补骨脂素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且具有酸敏感和延迟释放特性,同时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可用作缺氧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调节剂,改善三阴性乳腺癌微环境,进而用于制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627053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33035.9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9/51 , A61K31/352 , A61K47/24 , A61K47/34 , A61K47/14 , A61P15/14 , A61P35/00 , A61P39/06 , B82Y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槲皮素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槲皮素纳米制剂由槲皮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蛋黄卵磷脂、二硬脂酰基聚乙二醇2000组成,其中,槲皮素、聚乳酸强基乙酸共聚物、蛋黄卵磷脂、二硬脂酰基聚乙二醇2000的质量比为:2‑3∶10‑20∶40‑60∶2.5‑15。通过将槲皮素负载于纳米制剂,显著提高了槲皮素的水溶性、生物利用度以及药用性,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可有效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的活力和并诱导其自噬作用,从而抑制了MCF‑7乳腺癌细胞的生长,适合用于制备治疗乳腺癌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7653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61712.5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9/51 , A61K47/34 , A61K47/24 , A61K47/10 , A61K31/37 , A61P35/00 , A61P31/04 , A61P31/10 , A61P37/02 , A61P19/10
Abstract: 本发明属药物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骨脂素聚合物脂质杂化纳米粒的制剂处方。除含有0.7质量份补骨脂素外,该制剂加入5质量份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作为载体结构的刚性支撑,赋予脂质层机械稳定性;加入8质量份大豆卵磷脂形成脂质单分子层,补骨脂素和聚合物包裹于其疏水核心中;加入1.5质量份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作为表面活性剂,嵌入脂质单分子层中形成聚乙二醇化隐形层,保持空间稳定性和体内长循环,加入泊洛沙姆188作为乳化剂。该制剂粒径较小,分散性好,包封率高达6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37043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52352.5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9/51 , A61K31/122 , A61K47/34 , A61K47/2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黄素聚合物脂质杂化纳米粒的应用,其用于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大黄素聚合物脂质杂化纳米粒由大黄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脂质材料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按照质量比3‑4∶20‑25∶40‑50∶8‑9组成。本发明提供的大黄素聚合物脂质杂化纳米粒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可以在血液循环中稳定存在,并在肿瘤部位积累,其通过胞吞进入乳腺癌耐药细胞,通过内涵体或溶酶体降解脂质外壳和聚合物包裹层,释放游离大黄素,游离大黄素通过与靶受体的疏水口袋结合,影响IL‑6/JAK2/STAT3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从而可用于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进而可用于改善乳腺癌耐药性的信号通路调节剂,提高乳腺癌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6536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61963.3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9/51 , A61K31/122 , A61K47/2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黄素脂质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将脂质材料包裹于以大黄素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混合形成的有机相的外层,并用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进行表面修饰;其中,所述大黄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脂质材料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的质量比为2.5~4∶20~25∶30~50∶7~9,所述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1∶6~8。该大黄素脂质聚合物纳米粒的粒径较小,包封率高达60%以上,其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可用于提高大黄素生物利用度,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32770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86166.3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骨脂素甘露糖化壳聚糖聚合物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由补骨脂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壳聚糖和甘露糖组成,其中,补骨脂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壳聚糖和甘露糖的质量比为2‑10∶10‑30∶16.5‑38.5∶1‑9。该补骨脂素甘露糖化壳聚糖聚合物纳米颗粒由游离的补骨脂素药物和甘露糖化壳聚糖聚合物载体组成,与传统的补骨脂素相比,具有更稳定的结构和更好的理化性质,同时生物利用度、肿瘤靶向性更高,可作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及细胞因子的调节剂,还可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生长进而可应用于制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24925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047986.3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9/52 , A61K47/42 , A61K47/22 , A61K31/704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载黄芩苷的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载黄芩苷的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叶酸偶联白蛋白载体溶于缓冲溶液中,得到叶酸偶联白蛋白载体溶液;S2.边搅拌边将溶解有黄芩苷的无水乙醇溶液加入步骤S1得到的载体溶液中,超声,滴加戊二醛溶液进行交联固化,旋蒸出乙醇溶液,即得所述包载黄芩苷的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该纳米粒的制备方法简单,粒径较小,分散性好,包封率高,克服了黄芩苷水溶性差的缺陷,有效地提高了黄芩苷的生物利用度,提高了纳米粒的肿瘤靶向性和抗肿瘤药效,无毒副作用,在作为或制备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24925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47986.3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9/52 , A61K47/42 , A61K47/22 , A61K31/704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载黄芩苷的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载黄芩苷的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叶酸偶联白蛋白载体溶于缓冲溶液中,得到叶酸偶联白蛋白载体溶液;S2.边搅拌边将溶解有黄芩苷的无水乙醇溶液加入步骤S1得到的载体溶液中,超声,滴加戊二醛溶液进行交联固化,旋蒸出乙醇溶液,即得所述包载黄芩苷的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该纳米粒的制备方法简单,粒径较小,分散性好,包封率高,克服了黄芩苷水溶性差的缺陷,有效地提高了黄芩苷的生物利用度,提高了纳米粒的肿瘤靶向性和抗肿瘤药效,无毒副作用,在作为或制备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